交往久了,覺得對方跟當初不一樣了?心理師一句話打醒所有人對愛情的幻想

2018-05-11 07:20

? 人氣

愛情的開始,是一種美化和誇大的幻想。

哈哈鏡是一種遊樂場常見的遊樂設施,藉表面凹凸不平的鏡面,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不真實得令人發笑,故名為哈哈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愛情,一開始的想像,我們眼中看見的對方,也像是看見哈哈鏡一樣,凹凸扭曲,並不真實,卻可以帶我們進入一種夢幻世界,如癡如醉、如喜如狂。

這就是許多愛情的開始。之所以讓人傾心,往往各自都執著在自己主觀認定,認為所看見的對方,正是我們所愛的樣子。有時候,我們還會再強化及更誇大那些,在對方身上我們所認同的面貌,然後為之著迷。

當我們內心布滿粉紅色的愛戀泡泡,眼中看見的世界,都成了粉紅色,自然所看見的對方,也是如此完美、如此迷人。

想像中的美好,一定會破滅

當你認定了他的幽默風趣,如此迷人,你情不自禁地就陷入在他滔滔不絕的談話中,感覺他真的是一個萬人迷,只要站在人前,就輕易地成為萬眾矚目的巨星,讓人不捨移開眼光。

當你認定了她的嬌柔甜美,是如此迷人,你不可自拔地就跌入情網,感覺到非自己不可,只有自己可以保護她、照顧她,帶她到一個好好維護她的天真、她的美麗的地方。

不論一開始,你認定的對方,究竟是如何地擄獲你的心,我們都無法避免地以美化的方式,來修飾你所看見的對方,並放大那些你認為足以吸引你的優點:孝順、乖巧、善良、客氣、天真、聰明、木訥、老實、體貼、柔順……然後,告訴自己:沒錯了,這就是我想要愛的人!

但是,好景不長,情況也越來越令你困惑,怎麼當初覺得孝順善良的男人,後來卻越看越是「媽寶」和「軟弱」?當初覺得很有個性主見的女孩,後來卻覺得怎麼那麼「公主病」或「情緒化」?

還有,當初覺得非常有正義感,總是行俠仗義的男人,後來卻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得理不饒人,老是要把別人逼進懸崖似的,總是自認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正確,無法良性溝通,也根本不關心他人的感受是什麼。

或是,那個一開始令你覺得,好溫柔、好小鳥依人,總是以你的意見為主,讓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極為重要的女孩,怎麼後來卻是強烈依賴,無法照顧自己,連自己的生活安排都沒有辦法,任何選擇都要求你決定、承擔的「菟絲花」?(備註:菟絲花:為一種纏繞、寄生的草本植物。是生理構造特別的植物,其組成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攀緣性的莖攀附在其他植物,並且從接觸宿主的部位發育為特化的吸器,進入宿主直達韌皮部,吸取養分維生。)

到底是你愛錯了人?還是對方性格大變?或是根本是進入了一場騙局?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在愛情的關係裡,交往越久,就覺得愛上的那個人,越來越陌生,越來越和當初所愛上的那個人,判若兩人。

不是對方變了,而是你從未真正地認識他

其實,不是對方變了,而是你從未真正認識這一位,你愛上的那個人。

愛情的一開始,為了吸引有興趣的對方,對自己有所注意,我們就像求偶的動物一樣,盡其所能,展現自己最有魅力、有優勢的一面,來讓對方願意保持接觸、建立關係。或是以社會普遍認為的「好」的條件、「好」的面貌,來建構自己的價值,好讓想吸引的對象,進一步相互認識。

愛情的催化下,人確實會將自己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加上愛情的滋潤,在關係中的行為舉止,也多了許多想討對方開心、取悅對方的表現。(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愛情的催化下,人確實會將自己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但這並不代表,他原本的性格就是如此。(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以至於,愛情的一開始,兩方都把自己最能吸引人的優勢條件和面貌,盡情展現,同時,把自己某些不想被對方發現的面貌或情況,隱藏起來。在這樣的時刻,愛情的催化下,人確實會將自己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加上愛情的滋潤,在關係中的行為舉止,也多了許多想討對方開心、取悅對方的表現。

愛情發生時,大腦會分泌的其中一種物質是多巴胺(dopamine),它能產生一種很歡欣愉悅的感覺。多巴胺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讓腦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對周圍血管有輕度收縮作用,升高動脈血壓。因此,多巴胺的作用之一,是能消除緊張和抑鬱。

在這種情形下,人在愛情中,就容易感覺到喜悅、興奮、有活力、減少焦慮和憂鬱感。在愛情的熱戀期(有可能介於一個月至一年之間),這種愉悅興奮感,也會讓我們接觸到對方時,即使發現有所差異或衝突之處,也不以為意,甚至以合理化的解釋,自圓其說,讓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可以持續進行。

因為,動情激素的作用力非常強烈,通常會讓你鎖定自己想關注的焦點,無法瞻前顧後全面觀察,以致偏頗及衝動行為也容易發生。往往,在關係中,單憑的都只是自己一廂情願,或自作多情的看法,自顧自地解讀自認為已充分了解的對方,當然也聽不進第三者的客觀看法。

慢慢地,當兩人互動已趨於穩定,關係有足夠的接觸時間,過了熱戀期,此時多巴胺及其他的大腦分泌物質趨於緩和,人的「心盲」狀態,才會消退,重新看見全局,也看見真實。本來不以為意的,會開始感到介意;本來有一番合理化解釋的情況,卻讓人不得不承認某些事實的存在。而這個時候,愛戀關係也是進入最大衝突及最危急的階段,關係中的一切,就如覆蓋的薄紗被掀開,讓人不得不看見真相。

沒有人是完美的

而這個真相,對於兩個人來說,真相就是:「沒有人是完美的」。而所有的面貌,其實都是一體兩面,甚至以不同的面貌或表現,展現出同一個人的人格狀態。只是,在愛情的一開始,熱戀狂愛時期,你的大腦無法理智地思考這一個事實,你的愛情經驗,也尚不足以讓你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絕對地好,和絕對地壞。

你以為的好中,有壞的存在;你以為的壞中,卻有好的存在。

只是,我們都太天真地以為,人是可以輕易被二分法的,當你認定他是「好」時,就認定他絕對「沒有壞」;當你認定他為「壞」時,就認定他絕對不是「好」。

當你的人生,經歷過了幾段關係,越多地認識他人,也越多認識了自己,便會明白,人都不是單一面貌的存在。(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當你的人生,經歷過了幾段關係,越多地認識他人,也越多認識了自己,便會明白,人都不是單一面貌的存在。(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然而,當你的人生,經歷過了幾段關係,越多地認識他人,也越多認識了自己,便會明白,人都不是單一面貌的存在。在人性和生活歷史的交互作用下,我們都有必須因應生存環境所長成的性格,也有被周圍人事物所塑造出的生存模式,關於那些「好」與「壞」的評價或標籤,不過是我們認識一個人時,最粗淺的表面罷了。

當愛情激素退去,當我們看見了再真實不過的彼此時,那時候,我們才是真正進入兩人的「關係」,學會真正地認識彼此,也學會真實地互動。如此,我們才不是活在幻想中,拉進一個人進入劇本裡,過度想像對方的美好,再驚嚇於對方的醜惡。

作者|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目前擔任璞成心理學堂總監、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至今已出版19本心理範疇作品,主題涵蓋臨終關懷、悲傷療癒議題、自我人格發展、情緒修復以及關係議題。除了以寫作推動心理觀點,也長期投入心理教育講授、團體課程和工作坊帶領、心理諮商等工作。出版及心理學推廣足跡遍及華人社會,是許多機關、單位及民眾所信任的心理專業工作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完美情人不存在:從愛戀關係的內在陰影和心理投射中覺醒,破除愛情幻覺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