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李阿姨的故事 啟發台灣230萬個糖尿病患

2022-05-24 08:00

? 人氣

李阿姨(圖右)近兩年惱人的糖足潰瘍最後終於在楷和診所李嘉傑院長(圖左)的照護下於14週完全癒合,李阿姨特別感謝李院長的照顧。

李阿姨(圖右)近兩年惱人的糖足潰瘍最後終於在楷和診所李嘉傑院長(圖左)的照護下於14週完全癒合,李阿姨特別感謝李院長的照顧。

台灣糖尿病患高達230萬人,糖尿病足盛行率2.6%,因糖尿病導致截肢的病患一年超過6500個案例,尤其在偏鄉,糖尿病長者的照護更是困難。李嘉傑醫師選擇在屏東南州成立楷和診所,默默為慢性病長者付出心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四月中旬,風傳媒的採訪團隊來到屏東縣南州鄉,南台灣小鎮慣有的質樸和陽光。我們在三民路一排三層樓民宅中,找到楷和診所,李嘉傑醫師正在為一位70歲的李阿姨看診。

李阿姨罹患糖尿病超過40年,糖足潰瘍困擾多年,反覆治療依然感染潰爛。她最初來門診時,足底已經有一個9平方公分的嚴重傷口,就像腳底破了一個大洞。李阿姨說:「什麼最新敷料都用了還是沒效,心情真的很差,還擔心是不是腳保不住了 ?」

後來透過李醫師對傷口持續照護與血糖控制,並採用台灣最新研發的糖足潰瘍外用新藥,經過14週治療,不僅傷口明顯改善,上皮也完全長出。

李阿姨的女兒說:「當初上網查很久才找到有新的藥物,想不到在李醫師這就能治療,很開心看到媽媽又能行動自如。」

另一位陳阿姨有超過10年的糖尿病史,因為騎車不小心割到腳,傷口足足三個月無法癒合。陳阿姨本來就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糖尿病足對她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她到李醫師門診獲得改善,現在傷口幾乎已經完全恢復。

陳阿姨說:「把自己照顧好很重要,現在很聽醫生話,都會密切注意血糖。」

李嘉傑院長在屏東南州的行醫夢想

李嘉傑院長到屏東南州行醫,有一個特別的故事。他的母親是南州在地人,加上父親年事已高,夫妻倆毅然決定回南州發展,在這個人口不到1萬1千人的偏鄉,追尋夢想。

在鄉下,慢性病患的照護資源相對缺乏。李嘉傑院長發現南州雖然有衛生所及兩家診所,但都只看診到下午六點,晚上時段如果需要看診的老人家,就必須往潮州或東港跑。

在南州,李嘉傑院長發現老人家除了慢性病缺乏關注,更發現糖尿病足部傷口的正確照護也不足。因此,他在去年底成立「慢性傷口治療特診」,希望能夠照顧糖尿病患與其他慢性傷口患者,透過改善疾病,讓病患的生活品質更好。

李阿姨和陳阿姨的病例,讓李嘉傑院長在屏東的努力,有了具體的回饋。也讓台灣的糖尿病足醫療進入新的里程碑。

李嘉傑醫師(前排右)與李阿姨(前排中)、陳阿姨(前排左)合影。視病猶親,醫病之間的關係就像家人。
李嘉傑醫師(前排右)與李阿姨(前排中)、陳阿姨(前排左)合影。視病猶親,醫病之間的關係就像家人。

從醫療過程和社會成本來看,糖足潰瘍不僅影響病患生活與工作,也讓家屬承受極大負擔與壓力。李嘉傑院長說:「糖尿病足潰瘍的醫療費用平均要14萬元,還有時間成本,若不幸截肢的醫療費加義肢、護理費等,要花到近40萬元。」

糖尿病患截肢一年逾6500個案例

李嘉傑院長表示,在台灣230萬的糖尿病患中,糖尿病足盛行率達2.6%,每年都上升。糖尿病導致截肢的病患一年就超過6500個案例,三年內再次截肢率更高達41%。

下肢足部潰瘍是糖尿病嚴重的慢性併發症,讓病患和家屬承受很大的負擔。
下肢足部潰瘍是糖尿病嚴重的慢性併發症,讓病患和家屬承受很大的負擔。

李嘉傑院長指出,糖尿病的高血糖造成的血管病變,病患的血管阻塞循環不良,只要稍有一點細微傷口,就容易演變成慢性潰瘍。加上高血糖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因此感覺會變得遲鈍。而潰瘍多發生在下肢或足部被疏忽之處,因此病患對傷口沒有疼痛感,常常延誤治療。

糖尿病患普遍免疫力較差,高血糖的傷口環境沒有即時處理,就會變成細菌孳生的溫床,等到就醫時常都是已經很嚴重的潰爛感染,甚至已經往內侵襲為骨髓炎。

當糖尿病患的足潰瘍已經很嚴重,就會需要跨科別的複合式治療模式。李嘉傑院長說明,糖尿病牽涉全身性病變,如果合併有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就會需要心臟血管外科進行下肢動脈導管檢查,或動脈腔內氣球擴張術及支架放置,來處理血管阻塞或進行血管重建;新陳代謝科則是提供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足的初步篩檢及藥物治療;整形外科則需評估傷口處理,如果已經有壞死組織,就必須考慮進行清創、採集細菌培養、投以抗生素等,並依照傷口嚴重程度進行不同方式的手術處理,治療過程相當繁複。

楷和診所外觀。李嘉傑院長就像家庭醫師一樣,連過年都有病患來就診。
楷和診所外觀。李嘉傑院長就像家庭醫師一樣,連過年都有病患來就診。

新藥有效縮短癒合時間

糖足潰瘍沒有特效藥,常常面臨即便做了清創甚至截趾、截足或截肢,仍舊有相當高的感染機會。但最近事情有了轉機。

李嘉傑院長表示,台灣的生技團隊經過多年研發出一款新的外用藥膏,對治療糖尿病足潰瘍有相當顯著療效。他說:「這樣的藥物幾乎是全球首見,不僅有效縮短癒合治療時間,足潰瘍癒合效果,更大幅優於傳統外敷治療。」

李嘉傑院長強調,足潰瘍是糖尿病患很重要的課題,若病情持續惡化甚至會組織壞死而形成壞疽,導致整個足部甚至小腿的廣泛壞死。因此,下肢足部尚未有傷口之前,平時就要做好防護保健,可預防糖尿病足潰瘍產生;如已形成細微傷口甚至是潰瘍傷口,則更應迅速積極治療,以避免傷口惡化與截肢。

身為社區家庭醫師,李嘉傑院長理解糖尿病足潰瘍對病患與家人帶來的重大影響,儘管目前標榜糖足潰瘍治療的產品相當多,像是治療神經性潰瘍生物活性產品、生長因子、含銀敷料或局部使用抗菌劑等,但卻無任何產品獲得國際糖尿病足工作小組(IWGDF)治療指南的推薦,治療效果也有限,反覆治療過程都像無止境的噩夢纏身。

台灣生技團隊研發的新治療方式,讓李嘉傑院長治療糖尿病足患者獲得相當好的效益。未來他期望此新藥能擴展新適應症,嘉惠更多急性與慢性傷口病人。

洗溫水 不洗熱水

在生活上,李嘉傑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要格外注意足部照護,每次洗澡時都要用溫水絕不可使用熱水,並以中性肥皂做好足部清潔;平時穿著寬鬆透氣的布鞋,避免硬式拖鞋,尤其更不要赤腳走路。

還有,要常常修剪指甲與厚皮,有些長輩的傷口就是從厚皮乾燥龜裂開始,一定要特別注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