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標語反讓自殺率飆高!麻浦大橋為何成為南韓自殺大橋?一窺背後殘酷真相

2022-05-22 10:30

? 人氣

麻浦大橋自殺防治的成效,仍有不少懷疑的聲音,尤其是麻浦大橋上題刻的那些標語,更引發各界爭議(示意圖/Pixabay)

麻浦大橋自殺防治的成效,仍有不少懷疑的聲音,尤其是麻浦大橋上題刻的那些標語,更引發各界爭議(示意圖/Pixabay)

我們從汝矣島出發,走過麻浦大橋往江北的方向前進。在漢江的眾多橋梁中,麻浦大橋尤其被賦予了自殺的意象,因為在漢江自盡的個案有半數以上發生在麻浦大橋。因此,麻浦大橋在韓國人的印象中,是比首爾任何一座特定的建築物都更能代表「死亡」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在每年9月10日的「世界預防自殺日」,媒體回顧韓國自殺現況與癥結的報導中,總會提及麻浦大橋。漢江有超過20座橋梁,唯獨麻浦大橋的跳橋自殺率最高,原因在於汝矣島。麻浦大橋連接著汝矣島東側的證券街,在股市中失利的投資者,抑或銷售金融商品失敗、背負賠償責任的證券公司員工,往往在麻浦大橋走上絕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麻浦大橋附近發生自殺事件的消息一傳開,有著各種際遇的人們便相繼來到麻浦大橋結束生命。起初的自殺者反映了汝矣島的地理特性,隨後的自殺者則投射出首爾與韓國的時局現況,麻浦大橋的「死亡意象」就這麼擴張。沒過多久,麻浦大橋搖身成為首爾的「自殺勝地」。根據一位在麻浦大橋附近工作的上班族描述,自殺地點大部分是從汝矣島上麻浦大橋約三分之一路程左右的位置;那裡最能清楚看見周圍的汝矣島漢江公園與汝矣島一帶的公寓大樓。人們大多是在光天化日的白晝跳下,眼前可見的景物,是他們最後的痕跡。但何以出現這樣的舉動,汝矣島漢江公園與附近公寓大樓的人們始終未曾察覺。

若要深究這個議題,走在麻浦大橋上必須細心觀察,因為麻浦大橋與其他漢江的橋梁在外觀上並無明顯的差異;但如果稍微留意,就會發現「麻浦大橋極力抵抗著自殺」。先來看看麻浦大橋的欄杆;麻浦大橋的欄杆比起其他漢江的橋梁高出許多。首爾市在2016年耗資約6億韓圓,將欄杆加高了1公尺,原本的欄杆約莫是成年男性胸前的高度。2016年加高了1公尺後,麻浦大橋的自殺人數確實減少了。高築的欄杆代替了溫暖的抄截,在終局的瞬間挽住即將逝去的生命。

此外,麻浦大橋的欄杆還有個特殊設計。橋上的欄杆刻著一些標語,在這裡轉譯幾段內容給臺灣讀者參考。「感覺糟透了的時候,伸個懶腰,抬頭看看蔚藍的天空吧」、「敞開心房。你不是一個人」、「吃飯了嗎?過得好嗎?起風了呢,今天如何?沒什麼事吧?很疲憊吧,雖然你沒說,但我明白。心情壞透了的時候,伸個懶腰,喝杯咖啡如何?不錯吧?或是散散步?」、「嗯……那些讓你難受的,試著把它當作擦肩而過的風怎麼樣?」、「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等你上了年紀看看……」、「還記得幾年前讓你苦惱的事情嗎?想不太起來了對吧?這次也會過去的」、「母親生下了孩子,全心全意地愛著孩子。如此重複數百次才有了現在的你」、「你的生命是比國寶還要珍貴的至寶」、「你很會游泳?」、「你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是該回頭看看自己了」。林林總總48組標語,分別銘刻在麻浦大橋兩側的欄杆上。

麻浦大橋是在2012年9月開始刻上這些標語。首爾市政府為了解決「死亡勝地」麻浦大橋背後的自殺問題,與三星生命.第一企劃(Cheil Worldwide)共同推出了「生命之橋」計畫。這些標語是藉由公開徵集,將市民投稿的作品轉化為雙向對話的形式,希望能挽留試圖跳橋自盡的生命。這份企劃原本的構想是,即將走上絕路的當事人看到麻浦大橋欄杆上的標語,能夠得到安慰並停下腳步。我們沿著這些標語走過麻浦大橋,子夜時分的麻浦大橋。雖然這些文字竭盡全力想要阻止,但汝矣島那端的漢江遊覽船乘船碼頭依然閃耀得不可一世;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比,微妙地牽動著情緒。沿著欄杆上銘刻的標語行走,步伐漸趨沉甸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一部電話機。

綠底白色線條的圖示,心型圖案相連著電話機,這個標誌下方設置了一部電話,名為「SOS生命專線」。只要拿起話筒按下按鈕,受過自殺防治諮詢訓練的諮商人員就會在彼端接聽。如果諮商人員研判情況危急,就會立刻通報該轄區的派出所,在5分鐘之內出動消防員或警察至現場阻止當事人自殺。事實上,近期與麻浦大橋相關的新聞,比起「成功自殺」的消息,更多的是關於跳橋後的救援與自殺前的因應。自2011年起,漢江的各大橋梁上都陸續設置了「SOS生命專線」,截至2017年,共有74部專線電話設置在首爾的19座漢江大橋上。過去7年來,約有6,500人透過專線進行諮商,其中1,077名自殺高風險個案在自盡前獲救。漢江橋梁上的自殺死亡人數從2011年的95名,銳減至2017年的13名,SOS專線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理查德.賽登(Richard H. Seiden)的論文《他們如今在何方?》(Where are they now?),自盡前遭到警方制止的個案中,僅有6%試圖再次自殺。麻浦大橋的「生命之橋」計畫就是抓住這項論點,在名為「制止」的外表下,傾注「支持與溫度」。在尋短的生命之前,麻浦大橋竭力奮鬥。

安慰與欺瞞之間

嘗試撕下死亡勝地標籤的「麻浦大橋生命之橋轉化工程」,乍看之下似乎是成功的。生命保險基金會藉由S0S生命專線累積了足足7年的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總計有20,312次來電;至2017年年底為止,共協助了6,365件試圖自殺的個案,以及132件目擊自殺的通報,總共進行了6,497次諮商。諮商專線前前後後挽救了1,077條珍貴的生命,一年的平均救援人數為154人。在各界的努力之下,漢江橋梁上的自殺死亡人數從2011年的95人,銳減至2017年的13人,在這6年間顯著下降。

然而,如果依橋梁別來看諮商的件數,情況就大不相同。被冠上「自殺人數第一名的橋梁」的麻浦大橋,累積的諮商個案數高達4,534件,占整體的70%之多,維持著壓倒性的首位。因此,對於麻浦大橋自殺防治的成效,仍有不少懷疑的聲音,尤其是麻浦大橋上題刻的那些標語,更引發各界爭議這些「安慰人心的對話」於2012年9月銘刻在麻浦大橋上以後,試圖自殺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反而以2013年93名、2014年184名、2015年202名,以及2016年211名的態勢逐漸增加。有評論指出,在SOS生命專線與治安單位的協力之下,雖然從物理上抑制了麻浦大橋的跳橋人數,但橋上的標語卻無法減少或打消人們自殺的念頭。原因之一在於麻浦大橋上的標語是票選出來的。麻浦大橋在題上這些標語後,策劃了世界首次的自殺防治運動,麻浦大橋因此聲名大噪,並於2013年榮獲了37個海外知名廣告節的好評與大獎。 然而,這些標語實際上並未真正觸及人們的內心。

專家公開坦言,這些標語並未經過心理學專業的審校,呈現得過於粗糙。許多評論指出,愈是壓抑自己不要想起特定的詞彙,反而愈會揮之不去,這正是所謂的白熊效應(White Bear Effect);將橋梁刻意妝點成不要自殺的氛圍,成為致命的敗筆。但更關鍵的理由在於,這些標語在安慰的糖衣下隱藏著欺瞞。對於遭遇痛苦而瀕臨憂鬱和死亡的人來說,「這次也會過去的」如此徒具形式而抽象的標語並不會帶來安慰,反而讓人墜入空虛的深淵;「你是珍貴的存在」這類試圖喚起自尊感的標語,對於自尊已經被打趴在地的人來說,更是備感壓力;而那些簡化、略帶幽默的標語,原本是希望尋死的人可以破涕為笑,但看在生無可戀的人們眼中,卻像是把匕首狠狠刺入心底。有自殺經驗的當事人坦言,尤其是「等你上了年紀看看,年輕時的煩惱根本不算什麼」這種標語不僅毫無安慰效果,反而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傲慢與欺瞞。此外,「你很會游泳?」這句話雖然以幽默的口吻懇求對方別跳下去,但對於在死亡邊緣掙扎的人來說,這樣的標語實在太過粗暴。而且,這些標語旁邊盡是「下流的塗鴉」。由此可見,不僅對試圖自殺的當事人而言,就連從一般人的視角看來,這些標語都「不是那麼懇切」,因此人們毫不遲疑地題上各種塗鴉。有時,這些塗鴉中還會出現比標語更溫暖、更觸動人心的作品。比起夾藏欺瞞的施惠式安慰,露骨的日常軌跡反而顯得真誠坦率。

作者介紹| 郭奎煥、南霄兒

郭奎煥(KWAG KYUHWAN)

「窓Project」團隊企劃者,致力於推動臺灣—韓國文化交流,將《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等書引介至韓國。關注東北亞的主要媒介及交會空間。爲了轉移與傳達各地陋巷的風景和情緒,正在流浪中。

南霄兒(NAM SORA)

現居臺北,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班進行臺—韓比較研究,同時也在師大進修推廣學院教授韓文。曾經參與過臺—韓文化交流推動團隊「窓Project」,為《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韓文版譯者。嘗試將臺灣的風景與聲音傳遞給韓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游擊文化《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

責任編輯/陳怡蓁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