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愛為名的關心,壓得你喘不過氣?精神科醫師:多自處也是逃出情緒勒索之道

2018-05-03 05:20

? 人氣

所以面對壞情緒,你要學會

一、了解情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看診中,經常發現病人抑制自己對情緒的察覺力,有時甚至到無感的程度。明明憂鬱症了好幾個月,初診時卻說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還要醫師問:「是睡不好、太焦慮,還是心情不好呢?」往往要暖身好幾分鐘,眼淚簌簌的流下來,才說得出「我很難過,心情很不好。」

焦慮亦然,明明緊張到心跳100、同樣的問題重複問了五次,還說自己沒焦慮,也不緊張。我們的教育從小灌輸「情緒」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乖」小孩不敢有情緒,不敢表達情緒;反而讓那些放任情緒及利用情緒的人勒索、控制了他們。

所以第一步要面對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也能解讀別人的情緒跟意圖,進而掙脫「恐懼」、「焦慮」跟「罪惡感」的壞情緒。

(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從小被灌輸「情緒」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乖」小孩長大後不善表達情緒。(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二、學會說「不」

當你學會情緒是什麼?你就知道別人如何利用你的情緒在操控你,或讓你活在不好的情緒裡。但要學會如何跟別人的勒索控制說「不」,拒絕不合理的要求,遠離壞情緒的影響,往往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要認清「恐懼」往往是假象,假如「恐懼」是真實的,那叫威脅,不叫勒索。

每個人對別人的情緒其實沒那麼多被強加的「義務」跟「責任」,其實重要的是有「義務」跟「責任」讓自己快樂,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假「義務」跟「責任」之名讓你有「罪惡感」,讓你活得不快樂,反而能跟你共同分享。

三、勇敢做自己

很多時候「情緒勒索」不是直接衝著你來的,而是利用周遭的朋友親戚,假「愛」跟「關心」之名,讓你活在「罪惡感」裡。所以勇敢做自己,不用試圖去做一堆解釋,討好一堆身邊的人。

太頻繁的互動,過多的「被」討論,到最後連對自己都喪失信心,真的沒意義。

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原則,讓別人了解跟尊重你的想法,而不是讓大多數的人稱許同意。假如犧牲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快樂,換來某幾個人的滿意、某些人的讚美,那樣子的生活恐怕也不是你要的。

說「情緒勒索」其實是一件沉重的負擔,但它在生活中卻真實的在上演著,或明或暗,或多或少,讓你不能快樂地過生活。這些往往不是誠心誠意的溝通、好好講道理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堅強的意志跟談判的能力作後盾,持之以恆的表達自己,勇敢做自己,才能擺脫那惱人的「情緒勒索」。

作者│黃偉俐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著有《失眠勿擾》一書。

責任編輯/蔡昀暻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偉俐醫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