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反同三公投」讓社會如此震撼?他道出「民主也會傷害弱勢」的可怕真相

2018-04-25 11:39

? 人氣

焦慮的動員與日常生活

第三個原因,是同婚支持者立場與心情又一次的倒轉。在大法官做出748號解釋之後,挺同和反同的立場逆轉。同婚支持者從原本的積極倡議,轉變成消極等待;反同團體則從原本的被動抵制,轉變成必須積極動員以確保同志「至少不會拿到比專法更多的權益」。但在公投提案出來之後,變成雙方都必須積極動員,以求在年底的公投當中擊垮對手。雙方在「動員」或「不動員」之間選擇。這場「誰先退縮就輸了」的遊戲,賭注是無數同志的人生,代價就是社會運動過程中的傷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釋憲後,同運暫時進入低度動員的狀態。事實上如果雙方都不動員,時間自然會證明同婚沒那麼有殺傷力:不會造成全球暖化、不會讓人跟摩天輪結婚、不會讓爸爸媽媽變成雙親一跟雙親二,也不會導致少子化(過勞才會)……然後,我們就能夠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回頭來談性別、談人權。但這顯然不是反同方想要的結果。所以,現在與其說我們重新動起來了,不如說我們「被迫」重新動起來了。

除了制度之外,我們也憂心於「公投過程」本身所將造成的傷害。由於公投結果會影響實際的制度,可以預見公投過程將會激化雙方的衝突,惡意會被凝聚到讓人無法呼吸的濃度。理性的討論變得困難,也讓「被公投」的群體再一次被傷害。我們當然知道更多的社會溝通對於推動同婚是有必要的;但在過去幾十年之間性別倡議的歷程,也讓我們深深記得,這樣的投入並不只是資源和數字的計算,而必須承擔人與人面對面溝通時的摩擦、傷害與挫折。

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釋憲之後性別運動的大型動員稍歇。除了在法制面上同運團體已經站到一個相對穩固的位置,在心理上也是因為:我們都累了。希望可以(至少是暫時)回到生活中與朋友愛人相伴。燒一桌菜,在電影痛哭一場,到堤防上吹吹海風。但如今我們又將面臨最苛刻的質疑,從自己的性別、自己的伴侶與家庭,即將從理所當然的日常中消退。我們又將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確認,自己愛的性別是對的,自己所屬的性別是對的。我們不但要去「對抗欺負阮的人」而無法「陪愛人去看電影」;更因為我們發現,那些「欺負阮的人」原來並不是大魔王,他們就在社會之中。我們必須重新站上戰場,卻發現自己無路可退,沒有安全的所在可供庇護。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彩虹起義」是個很鮮活的口號。正是因為無路可退了,才要往前衝撞。只是這次的心情少了幾分悲壯,多了幾分無奈。打倒大魔王的史詩已經不會重演了。拔劍四望,我們到底會衝到哪裡去呢?

作者介紹|畢慕瑜

人類學學徒,在泥巴裡仰望海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同婚公投的焦慮與未來)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