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看幾本書?她:人可以無知,但不能把無知當驕傲!中國的成年人幾乎不讀書…

2018-04-25 07:20

? 人氣

很多人都認為,在學校已經把學習的過程完成了,工作如果賺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人生。(示意圖非本人/AP)

很多人都認為,在學校已經把學習的過程完成了,工作如果賺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人生。(示意圖非本人/AP)

當我們越來越成熟地運用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也越來越愛我們的時候,我們對同類事情的判斷分析和表達也會越來越準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習、總結、歸納、演繹、推理這些學習的基本方法,能幫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自己,也認識這個世界。我們在摔打之中學會了如何和他人相處,學會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喜歡或討厭的人,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進化過程之中祖先留在我們大腦之中的殘存經驗,有一部分是我們在後天的學習。

很多女人在家庭出現問題的時候,猶如青天霹靂,只會一味地煩惱、難受、傷心,反復糾結,追問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對她。但若是把自己放在生物群體之中觀察,瞭解到男性衝動冒險和渴望新鮮感的生物特性,以及女性的依賴家庭、渴望安寧和需要穩定環境孕育後代的生物天性,也許我們會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多一份理解的坦然。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很多女人在家庭關係中出現問題,會一味地煩惱、追問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對她。(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做,才能改變》的作者程程在微博上曾經說過:「一個人只有完全明白問題產生的根源,洞察並做好準備迎接最深遠的結果後,才有可能真正去努力學著放下。」

可想而知,想要真正地透徹理解一件事的本質,並非是雞湯式的自我安慰和喊喊口號,看幾句觸動人心的話,就能到達彼岸的。我們需要不停地學習,需要不停地累積自己的學識,追求宇宙的真理,才能明白: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我們的痛苦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經驗,是如何積累的?我們在日後的生活,該如何去避免這些痛苦產生的根源?

有一個笑談,亦可算是美談的說法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教授們大部分都活到了九十歲以上,這算是哲學的另一種妙用吧。但凡我們運用哲學的思維,追根溯源地瞭解了我們情感發生和發展的根源,我們就會對情緒、對痛苦、對人生多一層理解和坦然。

可見知識的好處,不僅僅是直接作用於人生,讓我們掌握技能之後獲得經濟收入、改變生活方式、能運用工具,更重要的是,知識還可以間接作用於人生,讓我們能反思自己、總結自己、超脫自己,洗滌和淨化我們的心靈。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都是古人美好的想像,發展到現在,雖然我們都知道是一件笑談,可是通過讀書獲得的精神愉悅,是其他東西所無法替代的。

據統計,中國的閱讀率普遍較低,每到閱讀日,中國媒體也會陳述這個事實。舉例而言,中國人每人每年閱讀實體書不到四本,而日本人年均是四十本,一些歐美國家更多,可達一百本以上。中國人在年均閱讀的四本書中,大部分又是由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完成的,成年人幾乎不讀書。

儘管不停有人痛陳讀書與不讀書的利害關係,但是很多人仍然不情願讀書。讀書是獲得知識最方便的途徑,因為很多書,尤其是那種公認的名著,幾乎凝聚著古往今來優秀人才一生的心血。

而中國的很多家庭普遍都是孩子在讀書,當然孩子們的讀物之中,既有《哈利波特》這樣的暢銷書,也有各種世界名著。媽媽們呢,普遍在看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爸爸們呢,基本上就是工作、娛樂,偶爾看一些生活類的實用書,能夠靜下心來看文學書陶冶情操的,基本沒有。承擔這一閱讀使命的就只有他們的孩子。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在學校已經把這個學習的過程完成了,工作如果賺錢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人生;如果沒賺錢,還是先考慮填飽肚子這個比較實際的問題吧。

那種工作了還能一直將閱讀習慣堅持下去的人,除了工作需要的讀物,還能堅持看文藝作品的,基本上都是少數人,有人稱之為「文藝青年」。但是文藝青年往往是帶著貶義和嘲弄意味出現的,甚至有時候是一種諷刺的稱呼。

(示意圖/
文藝青年往往是帶著貶義和嘲弄意味出現的,甚至有時候是一種諷刺的稱呼。(示意圖/Anthony Tran@unsplash

當一個群體開始集體嘲弄學識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無聊,而是無知了。很多人把愛讀書的人稱為「書呆子」,認為讀書就是死讀書,不社交。我想問問,何謂社交?在一起吃飯喝酒,說一些奉承話,就是所謂的社交嗎?還是刷微博、刷微信這一類,所謂打發時間的交往和交流,就是他們口中的「社交」了嗎?

很多人把結識名人當成一種榮耀、一種資本,如果一個人只是你認識他,他不是真心欣賞你、想要幫助你,那這個人於你來說,除了多點茶餘飯後的談資,還能有什麼其他作用呢?再反問一句,如果讀書不一定能獲得輝煌的人生,那靠玩遊戲、刷微博、刷微信就能嗎?

人因為受自身諸多條件的限制,有時候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讀書。但是一個人若是有向學之心,就仍然是有救的,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讀書,還從正面、側面去攻擊別人,這是最不道德的行為。你可以不去實踐真理,但是你沒有資格去否定它。

作者|采薇

暢銷勵志書作家,文學碩士。提倡理性思考,感性生活。

經歷過太多發狂發燒的故事後才知道,品嘗過傷痛滋味的人才能變得理性和成熟。相信分享是溫暖的陽光,能為人們曬掉所有不值一提的悲傷。其他著作:《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本文經授權轉自春光出版《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只需做更好的自己》(原標題:人可以無知,但絕不能把無知當驕傲)
責任編輯/蔡昀暻

「柯黑」號召「蛋洗」大遊行?柯P連任之路現危機?頭條政風事帶你揭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