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險」不是真的沒有風險!美國公債的真相:那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的說法

2022-04-11 08:40

? 人氣

「無風險」不是真的沒有風險。(美聯社)

「無風險」不是真的沒有風險。(美聯社)

風險社會

我們看待特定風險的態度,甚至是我們如何定義風險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受到的資訊轟炸。政府、媒體與同儕尤其扮演著具影響力的角色,他們是強調或是低估風險,將影響民眾對於自己或他人處理風險的信心。已故德國社會學家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主張,政府會「塑造」(stage)風險,透過溝通及強化特定風險排序來型塑公民認知。在許多時候,「政府說很危險的事」與「民眾擔憂的事」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1980年代,貝克與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風險社會」(risk society)一詞,以反映一個持續對抗現代性(modernity)副作用的世界,包括那些「無法預測、沒有人能獲得充分保障的威脅」。2015年過世的貝克像是學術界的搖滾巨星,他描繪出一個無論窮人或富人都深受威脅的反烏托邦世界。在那個世界中,有著崩潰的市場、失能的法律制度、加劇風險程度的新興科技,以及促成風險社會化且利潤私有化的金融市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風險社會:一個充斥人為風險的世界。

貝克和他的追隨者主張,社會早該重新評估管制與分散風險的系統。他們說得太對了!全球化將來自不同文化、具不同觀點的人們齊聚一堂,大家對於「什麼是真的,什麼不是」、「什麼可以接受、什麼無法容忍」的看法各異其趣,形成一個風險態度及認知彼此衝突的危險組合。

「當風險愈難估算,不同文化所導致的風險認知差異影響就愈大,於是『風險』與『文化造成的風險認知』之間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從不同國家與文化的角度來看同一種風險,卻認知到各自不同的『現實』。」貝克主張:「隨著全球化進展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文化認知的碰撞與互斥性也將與日俱增。貝克認為這種風險文化與現實間的碰撞,是今日地緣政治的根本性問題。如今,全球各國回應新冠疫情的方式南轅北轍,再度證實貝克的看法。

「相互碰撞的風險文化與現實」的概念可以有效解釋政治上的分歧,無論是美國的紅州與藍州*,或是各國公民間對恐懼與期待的鴻溝。政治人物關心選民對風險的看法,他們會助長或淡化對風險的恐懼,來影響選民的判斷。國家的未來取決於公民與領導者能否在諸多議題上達成共識,包括:能容忍哪些風險、希望盡量消除哪些風險。討論全球性風險也一樣,我們必須將各國的風險態度納入考量,用全新視角看待國際談判,來達成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協議。

延伸閱讀:台股面臨三大風險,但也有三大利多支撐!施羅德:長線投資的甜蜜點已經浮現

「無風險」的風險

「消除風險」的想法聽來十分誘人,但正如同「將風險與不確定性分開」的想法一樣,註定只是個幻想。試想,深夜時收看的電視產品廣告中,宣稱你可以先試用看看、完全無須承擔任何風險,這有可能是真的嗎?世上根本沒有這種好事,產品要不就有效,要不就沒效,如果你決定退回產品,你得浪費時間走到最近一間郵局,支付退貨的郵資,然後望穿秋水等著付出去的錢何時才能回到你手中。

當大蕭條以來的房地產多頭市場步入尾聲,也就是2007年至2010年房價暴跌的前夕,美國人深信一種被強力洗腦下的說法:房子是「無風險」(risk-free)的投資。接著,歷史又再一次證明,「無風險」不過是個危險的幻覺。

接下來,我們看看政府公債的例子,或許談起來會有點枯燥,但請忍耐一下,因為這件事很重要。監管單位會要求各家銀行提供文件,載明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證券和其他資產的風險層級,而且要定期反映出價值變化,「依市價評價」(marking to market)。然而,由於政府融資得仰賴銀行,希望盡量取得最便宜的資金,銀行被允許在資產負債表上將政府債券列為「無風險」。這種心照不宣的做法大有問題,因為如同個人和企業會宣布破產,政府也有違約的可能。當國家陷入窘境時,會支付更多利息,補償投資人因為書面上「零風險」的債券而承受的額外風險。也就是說,銀行帳面上的資料與實際的風險漸行漸遠。

評估機率:我們可以給出一個可能性的風險,即便數字很容易變動。
計算機率:由明確的方法與可觀察的數據判斷出來的可能性。
純風險:危險或有損失的可能性。
情境風險:機會與危險同時被積極考量的選擇。

我們需要更新的詞彙,以反映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與風險的關係。首先,如果風險確實存在,我建議應該停止使用「零風險」一詞。此外,我們必須拋棄百年來凱因斯與奈特陣營對風險及不確定性的區分方式,改以「評估機率」(estimated probability)指稱那些僅能給出一個可能性、無從確定、約略數字,通常只是基於猜測的風險。「評估機率」反映出我們對數字的主觀判斷,而「計算機率」(calculated probability)則是根據壽險精算表或天氣圖之類的數據集計算出的客觀可能性。

部分風險專業人士習慣用「純風險」(pure risk),表示僅有不利面向的風險(即危險),以「情境風險」(context risk)表示同時帶有危險與機會的風險。不過,這樣的區分法象徵風險的負面意涵依舊高過正面意涵。

負面風險:危險。
正面風險:機會。

本書中使用「風險」(risk)一詞時,採取的是價值中立的概念,代表可能是壞事,也可能是好事。若為「負面」風險,我將使用「危險」(danger)一詞,這類風險通常是潛在的壞處多過於好處,是需要盡力避免的事,例如醫生說你有心臟病徵兆,但你依然常吃起司漢堡;或是明明下著大雷雨,你卻硬要站在空曠的高爾夫球場正中間。若為「正面」風險,我則使用「機會」(opportunity)一詞,代表這類風險通常能帶來較多好處,例如升職或創業。不過,有一點請務必牢記在心:不論談的是負面風險或正面風險,兩者皆具有不確定性,這意味著,結果不一定會失敗,也不一定會成功。

作者介紹|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

創造「灰犀牛」一詞,呼籲重新檢視有可能發生、明顯而具衝擊性的事件,讓我們及時警醒並採取行動。曾撰寫四本深具影響力的書,包括《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這本書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塑造世界各政府的政策和商業戰略。在一場TED演講中,渥克更把灰犀牛理論擴大應用在個人問題上。

她曾是媒體和智庫的高階經理人,亦被遴選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古根漢獎得主。並且創辦戰略顧問「灰犀牛公司」(Gray Rhino & Company),公司總部位於芝加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找出生活中的灰犀牛:認識你的風險指紋,化危機為轉機》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