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一副「我什麼都懂」的人往往很沒料!不小心就讓自己變更「無知」的4個方法

2018-04-24 06:20

? 人氣

他人的大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人透過把知識傳授給他人或自己的下一代,然後他人又把知識傳播出去,這形成了比「比特幣」更古老的「去中心化儲存方式」。

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人們無需學習有關馬桶的相關知識—人們會把製造馬桶的任務,交給懂得製造馬桶的人、有相關知識的人。

而懂得製造馬桶的人也無需凡事親力親為,他也會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他會找到陶瓷、金屬及塑膠的製造商,向他們購買製造出馬桶的材質;他會找到人體工學的專家,設計出形狀符合人體需求的馬桶。

這些具備了與馬桶相關知識的人,又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把知識傳播、分享出去,再過幾十年,就算你已經遺忘了本文說過的馬桶的知識,但還是有人會幫你記住。

人類的分工體系,能夠彌補個體的無知。他人的大腦,能夠彌補個體的無知。

由此得出,第二個讓自己走向無知的方法,就是拒絕與他人共享知識,少讓自己與他人連接。

第二個讓自己走向無知的方法,就是拒絕與他人共享知識,少讓自己與他人連接。(圖/Pakutaso)
第二個讓自己走向無知的方法,就是拒絕與他人共享知識,少讓自己與他人連接。(示意圖/Pakutaso

個體的無知程度

判斷個體的無知程度,可粗略分成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個是「個人的角度」:

如果把一個人的大腦簡單的看作是「知識的載體與解決問題的機器」,那麼每一個人的無知程度,都能以其「所知的知識,以及能解決的問題之總和」作出粗略的判斷—所知的知識越少,能解決的問題越少,無知的程度越高。

同是人類,但每個人在學習與思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並不相等,那些努力學習知識,努力思考問題的人無知的程度較低。

由此得出,第三個通往無知的方法,就是不在學習與思考方面付出任何努力。

第三個通往無知的方法,就是不在學習與思考方面付出任何努力。(圖/Pakutaso)
第三個通往無知的方法,就是不在學習與思考方面付出任何努力。(示意圖/Pakutaso

上面提出的可說是基本常識,比較有趣的,是用「群體的角度」來判斷個體的無知程度,我們可以用一個思想實驗來帶出:

想像有一個瘋狂的科學家掌握了克隆技術,他找上了小明,然後完美的把小明複製了出來,原來的小明和複製出來的小明的大腦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他們大腦的性能才智是相等的。

接著,瘋狂的科學家讓「小明一」回到城市生活,然後把「小明二」放到一個無人荒島,現在,如果讓你來判斷誰比較無知的話,你會怎麼選?

我會選「小明二」。因為回到城市的「小明一」,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許多事情,例如,他可以借助谷歌的力量搜索所遇問題的答案;他可以借助朋友的建議來想通人生難題;他可以透過看書來降低無知的程度。

反觀「小明二」,他所在的荒島什麼都沒有,他無法獲得任何新知,無論他多麼渴望能增進自己。而隨著時間推移,就連他自身原有的知識都會慢慢被遺忘掉,他的無知程度會慢慢提升。

從這一角度看來,無知的敵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是我們「獲得知識的能力」,更具體的說,是「訪問他人知識」的能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