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老師不會教怎麼消除煩惱…他從佛法領悟,只需調整6種生活態度便能離苦得樂

2018-06-20 05:20

? 人氣

四、保護自我,不要發瞋心

當人遭遇攻擊的時候,難免會生氣、憤怒,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瞋心能帶來反擊的力量與對抗敵人的勇氣,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仔細分辨,你會發現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瞋心是一種完全只想傷害他人的情緒,卻常被自我保護的外衣所掩飾。瞋心會傷害別人,但自我保護不一定要傷害別人,更強調理智的思考。

很多人誤以為必須透過傷害他人、把別人拉下來,才能夠保護自己,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別忘了,無論我們如何千方百計把誰從某個位置上拉扯下來,總會有別人坐上那個位置。

我們不需要瞋心所帶來的煩惱,但需要透過冷靜、理智、愛心與悲心產生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們不需要瞋心所帶來的煩惱,但需要透過冷靜、理智、愛心與悲心產生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五、學習忍辱,而非屈就

屈就是什麼呢?就是無條件的刻意壓低自我,在他人的面前低聲下氣,產生矮人一截的委屈感。而忍辱則是透過對理由和真相的認知,把傷害他人的心降到最低。當人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將瞋心降到最低,消除想要傷害其他人的念頭,保持內心對於加害者不報復的態度,就是忍辱。

佛家一直強調忍辱的重要性,因為人不應該有傷害他人的心態。平時如果能夠修忍辱,無論遭遇到怎麼樣的困境、任何因素的影響,都不會在心中生起瞋心。

然而忍辱並非單純忍讓、壓抑情緒或單方面忍氣吞聲承受別人給予的傷害,而是試圖化解負面的情緒。這也必須靠我們平時對於慈心及自他平等的觀想,還有對於瞋心、煩惱過患的認知,進而產生對治力。

如果有人經常傷害別人,通常佛教徒面對這種人的處理方式,是寬容的忍耐,但倘若對方反覆傷害自己,難免令人生氣。這時候,透過忍辱來降低報復心態、化解瞋心,或許能平撫憤怒。

我們需要許多慈心與悲心的觀修,了解他人也和我們一樣。想要離苦得樂,就要利用平等觀的觀修,以及前世今生的因果觀,認知到我們今生所受的遭遇,完全源自於我們前世也曾對別人做出同樣的行為。透過種種觀修的練習,化解內心對他人的仇恨。當我們被強大的慈心與悲心所包圍時,就是化解瞋心的時後。因為對他人產生慈悲,了解到他人正在造惡業,所以我們必需透過法律途徑去制止別人造惡業。

我們不屈就,但可以修忍辱。修忍辱不是因為瞋心,而是出於慈心與愛心。不忍心對方繼續造惡,無法脫離輪迴之苦。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們不屈就,但可以修忍辱。修忍辱不是因為瞋心,而是出於慈心與愛心。(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六、隨緣,但不隨便

很多人認為「隨緣」與「隨便」兩者相差不多,其實這兩件事情在本質上有非常大的出入。什麼是隨便呢?隨便是隨著心情,毫不考慮的去做一件事情,帶有任意妄為、漫不經心的成分,和一開始就放棄的態度。

什麼是隨緣?隨緣是當我們盡一切的努力,希望因緣聚合,但結果卻事與願違時,必須用努力但不強求的心態來面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