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後一個講巴宰語的人,Ayan之歌以音符記錄失傳的語言

2015-03-03 15:00

? 人氣

位居台灣中心的埔里,原是埔社番及眉社番的居住地。清朝道光年間,來自中部的平埔族(和安雅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柏瀑拉族、道卡斯族)開始大量移入埔里盆地,各族群有著不同的風俗傳統,使得埔里現今成為平埔文化相當重要的保留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歸類為平埔族的巴宰族(Pazeh)或稱巴則海族,發祥地在現今台中豐原地區,因清朝道光初期的「郭百年事件」,大批巴宰族人才遷入埔里盆地。而與漢人「涵化」(acculturation)的結果,造成族人如今大多使用閩南語來溝通。現在埔里巴宰族群分成烏牛欄台地聚落(烏牛欄、大馬璘、阿里史)的pazeh及眉溪四庄(牛眠山、守成份、大湳、蜈蚣崙)的kaxabu兩大系統。但,居住在眉溪四庄的族人堅持自己不論在歷史及語言上都有別於巴宰族,近年積極爭取正名為噶哈巫族。

如同山區原住民豐富的歌舞傳統,平埔族也亦盛行。

全世界最後一位講巴宰語的人

南投埔里巴宰族唯一還會講母語的潘金玉老太太,是全世界最後一位巴宰語的母語使用者。而當潘老太太於 2010 年過世,享壽 96 歲,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流利的巴宰語母語使用人了。影片是潘金玉老太太在世時,以巴宰語演唱傳統歌謠 Ayan。

語言學家哈里森(K. David Harrison)說:「當我們喪失一種語言時,我們喪失的是數個世代以來的思考方式,關於時間、季節、海洋生物、馴鹿、可食用花朵、數學、地理景觀、神話、音樂、未知事物,以及日常生活等等。」過去平埔族曾被籠統地視為同一個族群,在缺乏書寫歷史的情況之下,埔里巴宰族群透過語言及歌謠代替文字保留了部落歷史,在部落文化傳承及復振中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巴宰語面臨失傳的危機,也意味著傳統文化逐漸式微與珍貴歷史的失落。

這張由風潮音樂所發行的《巴宰族Ayan之歌》是吳榮順在眉溪四庄所採集。慶典時演唱的「Ayan」(或稱「阿煙」或「阿湮」)為巴宰族群的傳統曲調,歌詞內容多半與族人的歷史及文化有關,並獲得當年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獎」之肯定

開頭曲〈Ayan(過年時所唱紀念組先Abuk之歌)〉即是一例,這首Ayan是近代族人潘郡乃的創作,專輯亦收錄他另一首為了紀念基督教福音傳台所做的〈Ayan(慶祝福音來台一百三十週年)〉。〈搖籃曲〉這首童謠保留了巴宰歌謠的傳統。此外,也有受到漢人音樂影響的〈長工歌(十二月令歌)〉、〈苦命歌〉、〈思親曲〉及〈相褒歌〉,以閩南語演唱的歌詞道出底層階級受雇於人之心酸,內容反映社會現實,體現「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之寫實風格,也讓人想起19世紀美國當時黑人奴工在棉花田裡所吟唱的工作歌(work songs)。而〈聖詩-真主上帝造天地〉及〈聖詩-在我救主榮光面前〉這兩首聖歌使用巴宰原有的歌謠旋律搭配閩南語演唱的基督教聖詩,其顯示出西方宗教對於巴宰族群傳統信仰之影響,聖經取代了傳統的巫術咒詞。末曲〈四季春〉則是閩南語演唱被「巴宰化」後的漢調。

撰文/瓦瓦/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