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老師的心裡話:從備審資料看到未來世代的悲哀

2018-04-13 11:13

? 人氣

在這個世代成長的孩子,其實相對有安逸的環境與資源,但是卻要面對的是更多未知與不安的未來。當家長們無法安頓好自己的焦慮與害怕時,孩子是不會有為自己做選擇的勇氣的。而當我們過度擔心時,也就縮限了孩子們自由選擇的可能,孩子們也只是如我們所願長成我們期待的樣子或我們認為「可能會讓孩子過得比較安穩」的生活方式,但,又有誰能確保這件事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在這樣被家長和社會價值期待、被考招制度綁架的學制下,很難允許學生有自我探索與生涯試探的機會,我看到這孩子,同樣也被上個世代的人所決定的環境與規範,壓力喘不過氣來,我們其實只是在複製世代間共同的焦慮與限制啊!

上述這些狀況,可以清楚地從孩子們的備審資料裡頭看出來。每年看到太多的孩子寫出來的備審資料辭不達義、文不對題、前後沒有邏輯、組織結構「簡捷有力」,網路資訊透過資訊載具餵養的學習模式,讓孩子們喪失了「省思」、「批判」、「回顧」、「紀錄」的能力了。很常看到孩子的自傳都如出一轍,彷彿每個人都是在一樣的家庭長大,每個人都有相似的學習過程,每個人都有怎樣的社團和幹部經歷,也都巧得是有偏鄉服務跟募發票的經驗。如同某教授曾在校系介紹的演講中講到:「每年都要看幾百份沒有靈魂的自傳,真的很乏味。」

說到這裡,通常學生和家長會問說:「那要怎麼寫才能吸引教授的目光?」我覺得這是很現實但同時也是短視近利的問題,我們只想要fit-in而都沒有反省說:「我真的適合念這個系嗎?我瞭解這個系在學什麼嗎?這個未來的出路跟我想要的生活是接近的嗎?我有什麼值得讓教授好錄取我的理由和條件?」這些問題我也常反問孩子跟家長,幾乎沒有人能好好地回答上面的問題。不用說備審寫不出什麼有料的內容,說實在的,這也是面試時教授常會問的,而且是基本題!

回到根本來思考,其實很簡單:

現在的孩子沒有/不被允許/沒辦法 擁有足以做出生涯選擇的「試探機會」與「生活經驗」。

(圖/取自 Youtube)
學生的「試探機會」與「生活經驗」卻常受到學科、考試的綑綁。(圖/取自 Youtube)

臺灣的高中生,多數其實還是很學科、考試導向地以搞好成績為目標,這背後有多少人的期待我就不多說了。很多家長說:「沒成績就沒面試的門票啊,當然要好好拼讀書啊!」所以也就有了學生常說的:「過第一階段篩選再來做備審、準備面試」的心態,好一些的孩子會在寒假考完學測對完答案開始做備審。但是說實在的,沒有「料」早做晚做都生不出一份像樣的審查資料的!

所以我想談一點我這些年很花時間,但卻能有效地鼓勵孩子譬找到自己書寫與自我整理的重點:那就是「好好地幫孩子爬梳自己的生命歷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