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能馬上抱」否則會寵壞小孩?專家駁斥:不回應孩子哭鬧,才會塑造出焦慮性格

2018-09-01 07:30

? 人氣

(1)心裡不舒服,一直哭鬧;

(2)得不到適時及撫慰性的回應,他仍然不快樂,未能和父母在心理上建立連結;

(3)得不到「自我隨著與父母互動而改變」的連貫感。

現在小寶寶陷入了孤立狀態,無法從外在世界得到安慰,並且從這種欠缺連結的溝通中形成了自我意識。在這種不連貫的經驗裡,孩子不知道該期望什麼或依靠什麼。此外,孩子還會慢慢形成一種認為「自我意識隨著與父母互動而改變」是不可靠,也不連貫的想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時權變溝通會產生連貫的自我意識;有時則讓孩子處於一種缺乏連貫感的孤立狀態。因此,孩子會形成一種認識─世界缺乏安全感,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充滿了焦慮和不確定。

親子溝通不會永遠順暢

對父母來說,要理解孩子發出的訊號,往往是個挑戰,有些孩子不容易理解,也不好撫慰。當不可避免的分離和誤解發生時,我們能修復這些問題,孩子也會慢慢明白,親子之間的連結是可以修復的。

父母可以傾聽和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告訴孩子我們自己的想法,或者一味地指責孩子的不是。下列例子有助於說明這項觀點。

1. 設想一下:你的孩子騎自行車摔倒了。孩子哭了,但你可能覺得孩子只是受到驚嚇,沒有受傷,於是回應:「你沒有摔傷,不應該哭,你是個大男孩了。」但對孩子來說,不管是身體還是自尊心他都感覺受傷了;但你卻告訴孩子,他這樣是不對的。

2. 試想一下:如果你能適時地回應孩子:「你在草地上摔倒,可能嚇到了。有受傷嗎?」孩子會有什麼感受?

3. 或者再試想,孩子從廣告上看到一個特別的玩具,非常喜歡。你卻說:「喔,你不會真的想要,那是個沒用的東西。」孩子只是說他想要,並不代表你一定得買給他。

這時你可以滿足孩子的願望,問他:「那個玩具看起來很好玩。告訴我,你為什麼喜歡?」如果孩子堅持要馬上得到玩具,你可以說:「我知道你非常喜歡、迫不及待想擁有它,也許你希望我記下來,等過節的時候,我就知道你想要什麼禮物了。」

作者│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 M.ED.)

丹尼爾.席格:畢業於哈佛醫學院,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神經科學、心理治療與兒童發展等領域。目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擔任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主任,以及席格博士本人親自主持的「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近年來於世界各地參與研討座談並主持工作坊,也受邀至Google、Blue Man等國際企業演講,分享第七感的研究心得,深受專業人士與一般社會大眾歡迎。

瑪麗‧哈柴爾:UCLA幼教與心理學碩士,長達40年的幼教經驗,是幼兒發展專家及親職專家,也是加州聖塔莫尼卡一家幼稚園的負責人,經常舉辦親職講座。

本文經授權轉自野人《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腦神經權威×兒童心理專家教你早該知道的教養大真相!》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