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了不只要養,還要「教」!設立家規前,新手爸媽該知道的3件事

2018-04-16 11:17

? 人氣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為什麼需要訂這條規則,有什麼目的,實際上對家裡每一個人有什麼好處才定出來的。(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好的規則需要顧及雙方。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家庭成長,因此各有各的家規,我傾向於把我們家的規定帶進婚姻裡,我妻子也帶來她的規定,這些規定若不和,我們就會因此起爭執。解決這一類爭執應該要以互相傾聽的方式,彼此尊重,找出兩人都贊同的解決方法。舉個例子,如果你認為孩子故意打嗝是非常沒教養的,可你丈夫卻覺得很可愛,或許你們可以這樣規定,在家裡和汽車裡不准,但是在院子裡可以。當父母對於規定的意見分歧而當著孩子的面吵起來,孩子會困惑並且最後也會加入戰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健康的規定也是合理的規定,有其正向的功用。但有一個問題是:「這個規定對孩子有益處嗎?對孩子一生有正向的影響嗎?」當你們制定規則時可以考慮的一些實際問題如下:

1、這個規定是否使孩子避免危險?
2、這個規定是否教孩子一些正向品格特點如:誠實、辛勤工作、仁慈、分享等?
3、這個規定是否保護財產?
4、這個規定是否教孩子責任感?
5、這個規定是否教孩子有禮貌?

以上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我們希望保護孩子避免危險,我們不希望小孩子被汽車撞、不希望孩子碰毒品,我們希望教孩子符合我們價值觀的正向品格特點,我們希望孩子尊重他人財產。因此,不准在院子裡打籃球的規定可防止他們打破鄰居家的窗戶。我們希望他們學習顧好自己的東西,因此入夜後要把腳踏車收進屋內,是一條有目的的規定。

健康的規定也是向全家人說明清楚的規定。不曾說出來的規定是不公平的,你不能期待一個孩子符合他完全不曉得的標準。父母有責任確保孩子了解規則,孩子漸漸長大,會需要知道為什麼父母這樣規定。

定家規的時候應當詢問其他父母、學校老師、親友們的經驗,找相關書籍和雜誌文章來看。為了盡可能訂出最好的規則,父母需要從各方吸收智慧。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為了盡可能訂出最好的規則,父母需要從各方吸收智慧。(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訂結果

瞥見路邊的交通標誌上寫著:「超速罰款250元。」我的腳就離開加速器,我可不想平白送出250元美金啊。違反民事訴訟法通常會導致負面後果,近年來,惡行的後果常被冗長的法庭程序延後,最後判下來的結果常很輕微,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社會問題,我相信也是人民違紀行為在這幾十年逐年上升的一大原因。需要迅速又明確的嘗到違紀行為的後果,方可有效提高人民守法的動機。

這原則用在家庭裡也是一樣,順服是從嘗到不順服的苦果而學到的。若要教導兒女順服,那麼違反規定的後果應該令違例者覺得不舒服,這樣才會有效。

後果有兩種:自然的與邏輯上的。自然結果就是,不必父母做什麼就產生的結果,例如,如果一個孩子拒絕吃父母準備的晚餐,那他自然得餓肚子(自然的後果)。這種飢餓是可以容許的,因為遲早孩子會請求吃晚餐,這時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剛才他不肯吃飯,所以現在肚子餓的話就只好等明天吃早餐了。如果你認為這很殘忍,那麼你可以給他一片餅乾,告訴孩子如果下次再不吃晚餐的話,只有比這更小塊的餅乾可吃。少吃一餐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卻可教他們晚餐就是我們家有東西吃的時間。父母不必為了孩子不吃飯而哄騙、用權力壓制、辱罵或把孩子推開,只要容許孩子不吃,確定孩子的選擇,然後等待教導的時刻到來(一次或多次),把握機會教育孩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