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努力≠有更好的成果!職場達人用1案例告訴你,為什麼拚命工作無法讓你成功

2022-03-06 09:30

? 人氣

經此一役,他學到了教訓:當你已經沒辦法再多努力一點,就是時候另覓出路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費力的方法

生活有起有落,每件事都有一定的節奏,努力進取有時,調養生息有時。然而現代人常常是無休無止地努力再努力,沒有節奏,只有消耗。

我們生活在一個遍地機會的時代,但現代生活有時就像在高海拔地區健行,讓人腦袋如有一團迷霧,腳下也虛浮不定,稀薄的空氣使人每前進一步都感到分外吃力。也許是對未來有揮之不去的恐懼和不安,也許是孤單寂寞覺得冷,也許是財務壓力或經濟困難,也許是日復一日被各式各樣的責任和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總之我們常常事倍功半。

人生好難,太艱難了。有各式各樣的難,從複雜到沉重,從悲哀到疲憊。承受各種失望很難,有各種帳單要繳很難,感情不睦很難,養育小孩很難,痛失所愛很難。人生還有那麼一些時期,連每天過日子都很難。

面對人生的重大難關,感到難以承受、身心俱疲,是正常的;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煩心瑣事,感到難以承受、身心俱疲,同樣很正常。每個人都有這種時候,而且似乎愈來愈多人有這種感受,這種感受也愈來愈頻繁出現。

奇怪的是,面對這種過勞倦怠感,有些人的反應竟是誓言更努力、加更多的班。我們的文化也是幫凶,把過勞吹捧成自我價值和成就的體現,背後隱含的訊息就是:你只要不是一直處於疲勞狀態,就是做得還不夠,只有流血流汗、把自己榨乾的人才會成功,不斷擠出更多東西不知何時成了大家的目標。

別把過勞倦怠當成榮譽勳章

付出努力確實可以換來更好的成果,但這個等式到了某個臨界點就會開始失效,畢竟我們可以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這麼多。隨著精力消耗得愈來愈多,努力的回報愈來愈少,變成惡性循環,直到我們筋疲力竭、倦怠不已,卻還是達不到想要的成果。你應該能懂這種感覺,也許此刻你正承受著這種煎熬。

你一定能體會那種全心投入工作,但已累得快倒下的感覺。你已經卯足全力,卻還是自覺做得不夠。重要的事情多到怎麼也處理不完,想付出更多卻再也擠不出時間。好些重要任務確實取得了進展,但你已經累得無法從中感受到任何喜悅。

對於像你這樣盡心盡力的人,我要說:其實還有另一種做事方法。不是每件事都得這麼累。在往上爬的過程中,不見得就要長期忍受疲勞。想貢獻一己之力,不是非得賠上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可。當手上重要的事已經超出你所能負荷,你可以選擇割捨,或是找輕鬆的方法來做。

《努力,但不費力》要談的則是,用對的方法來做對的事。

作者介紹|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

擁有史丹福大學MBA學位,身為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奉行者,葛瑞格在全世界巡迴演講、教授、書寫關於在生活及領導方面實行專準主義的重要性。曾受邀至著名企業如蘋果、Google、Facebook、LinkedIn、Salesforce.com、賽門鐵克、Twitter演講。

他同時也是《哈佛商業評論》和領英(LinkedIn)極受歡迎的部落客之一,以及人氣Podcast節目《What’s Essential》主持人,並曾獲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青年全球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暢銷著作《少,但是更好》在全球銷售超過100萬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原標題:不是每件事都得這麼累)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