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真的大缺貨?惡性循環只等一個破口出現,就可能是「雪崩式」崩潰!

2022-02-09 07:50

? 人氣

作者認為,半導體大缺貨本身就是個無限迴圈環環相扣,這些惡性循環堆疊超高需求的假象,只等一個破口出現就可能面臨「雪崩式」崩潰。(AP)

作者認為,半導體大缺貨本身就是個無限迴圈環環相扣,這些惡性循環堆疊超高需求的假象,只等一個破口出現就可能面臨「雪崩式」崩潰。(AP)

過去兩年,我們打開報紙看到的新聞都是:積體電路(IC)設計業者手上訂單依然供不應求、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矽晶圓缺貨到2023年成定局、景氣好到船一出租就後悔(因為下個月租金可以更高)、全球景氣復甦指標、股價再創歷史新高……。許多人心中都有點納悶,明明因為疫情打亂了我的生活,為什麼經濟指標卻這麼好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類現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傳染病

2019年底新冠病毒出現,2020年初爆發大規模傳染到現在恰好滿兩年,截至2022年1月22日,全球已累計報告超過3.5億例確診個案,其中超過559萬人死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傳染病之一,在醫學如此發達的時代,一個小小的病毒竟然造成如此大量的傷亡,可說是人類現代史上第一次。

新冠病毒感染全球爆發,世界各國封城鎖國,照理說應該是經濟崩潰百業蕭條,但我們看到的是不只全球股市創新高,連加密貨幣都創新高,許多人一定納悶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應對2008年的金融海嘯與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政府發明了「量化寬鬆(QE)」,這個名詞,美其名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從金融機構買入國債、房貸債券等證券,使銀行資金增加利率降低,讓大家更容易借錢,等於變相把錢灑到市場上,提高實體經濟環境的貨幣供給量,這麼做相當於間接增印鈔票,因此早就有經濟學家批評這如同「龐氏騙局」,這是「中心化的」,而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為什麼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可以參考我之前發表的文章:

(延伸閱讀:一場規模空前的去中心化龐氏騙局:連政府與企業家都想跳進來玩的把戲!

全球執行量化寬鬆做得最徹底的,要算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了!它在2008年還是有限度的量化寬鬆,2020年竟然直接宣布無限量化寬鬆,到目前為止已經向市場上灑了超過8兆美元,似乎只要遇到經濟問題,量化寬鬆就對了!現在大家明白,全球股市創新高、加密貨幣創新高的錢是怎麼來的吧!

世界各國執行量化寬鬆讓資金充裕,問題是如果廠商業績不好股市也漲不動呀!但是明明每家公司的業績都創歷史新高,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新冠疫情造成有史以來最完美的缺貨風暴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各國封城鎖國,改變了人類原本的生活方式,在家工作造成終端電腦與雲端伺服器需求量爆增,再加上近年來電動車市場大幅成長,使得半導體元件的需求增加,更重要的是封城鎖國造成動不動就隔離,碼頭停工、航運塞港,再加上中國大陸限電造成工廠隨時有停工危機,而電子業最怕的就是缺料。

電子產品打件是缺一不可,少了一顆幾毛錢的元件就能讓生產線停工,這場缺貨風暴從被動元件、晶圓片、晶圓代工、導線載板、封裝測試等全面缺貨,而碼頭停工、航運塞港造成貨櫃一位難求,拉長海運時間讓許多產品滯留海上與港口造成更多庫存,電子廠拿不到貨心裡更急,採購從「保守下單」到「超額下單(Overbooking)」。

2020年開低走高延伸到2021年缺貨風暴愈演愈烈

無獨有偶,這時又發生中美貿易戰使得供應鏈重組,美國禁止半導體產品銷售中國大陸多家公司,而且隨時可能進一步制裁,使得華為積極囤貨備料庫存,而其他大陸廠商「唇亡齒寒」也積極建立庫存,這些電子廠的訂單一下子全部湧入半導體廠,首當其衝的就是積體電路設計公司。

這些公司,有些在過去10年都是賠錢,卻在這兩年大賺,而這些訂單再全部湧入晶圓代工廠,造成「得產能者得天下」,最後造成2020年開低走高延伸到2021年缺貨風暴愈演愈烈。

若在承平時期,電子廠的策略都是「備料庫存愈低愈好」,大家都知道電子業毛利不高,而堆庫存就是堆錢,因此只要夠用就好,一般備料庫存三個月算是多的。

然而新冠疫情、大陸限電造成缺料危機,電子廠開始「勇敢」建立庫存,目前備料庫存由半年到一年都有,尤其是大陸廠商擔心美國制裁甚至備料庫存到兩年的都有聽說,再加上中間有人囤積謀利造成通用零組件黑市盛行價格高漲,結果就是從銷售端到製造端一路超額下單,這些惡性循環堆疊超高需求的假象。

這些超額訂單要消化多久?

在200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前,假設在經濟正常情況下,我們公司每個月要用掉100顆積體電路,備料庫存2個月,代表倉庫裡堆了200顆,每個月下單100顆就夠了,假設此時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大約80%。

後來因為疫情備料庫存提升到6個月,代表這個月我要下單原本的100顆,因為備料庫存增加4個月還要多下單400顆,這多出來的400顆只能用晶圓代工廠剩下的20%產能來支應,80%的產能每個月只能做100顆,20%的產能每個月只能做25顆,所以400顆要做16個月,大約每增加1個月的備料庫存就要4個月才能消化完。

這裡的數字估計的很粗略,主要是讓大家感受一下為什麼客戶下單增加會造成晶圓代工廠供不應求,缺貨都是用季和年來計算的。

原本晶圓代工廠還在觀望不願意擴產,結果就是訂單排到明年、後年,最後實在擋不住客戶的壓力,終於開始決定加蓋晶圓廠,其中2021年新建19座,2022年新建10座,其中有22座是12吋晶圓廠,月產能總共新增260萬片8吋晶圓約當量(1片12吋晶圓大約等於2片8吋晶圓計算)。

預付訂金簽長約,是個好方法嗎?

由於目前電子廠下訂單得到的交期還是半年以上甚至一年,電子廠聽到交期這麼長嚇出一身冷汗,該怎麼解決呢?當然是再多下一些訂單,半導體廠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利用漲價來的策略來嚇退這些超額訂單,晶圓代工多次調漲價格累積漲幅高達30~100%,其中台積電在2021年底宣布調漲8~20%,甚至要客戶預付訂金確保產能,沒想到大部分電子廠被缺料危機嚇怕了還是「勇敢」下單。

沒有辦法,半導體廠只好開始要求客戶下「不可撤銷」訂單,甚至預付30%或50%訂金,某些晶圓代工廠甚至用二或三年的長約綁訂單、鎖價格,確定需求再來擴廠,許多人看到客戶願意預付這麼高的訂金又簽長約,看起來這個生意是穩當的了吧!其實預付訂金簽長約表面上是個好方法,實際上效果有限。

大家都知道所有商業上的合約都是可以改的,現在缺料為了搶產能,客戶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未來不缺了再回頭來和供應商「重新協商」修改合約,這種例子在過去不勝枚舉,而供應商為了不得罪大客戶通常都會同意,可以預期未來這場「超完美的缺貨風暴」不會傷到大客戶太多,但是小客戶可就不一定了!

疫情之下的假榮景

世界各國加蓋晶圓廠首先獲利的就是廠房建設、建築材料,再來就是半導體設備,而半導體設備本身也需要大量積體電路,而積體電路正在缺貨,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半導體大缺貨本身就是個無限迴圈環環相扣,這些惡性循環堆疊超高需求的假象,只等一個破口出現就可能是「雪崩式」崩潰!

可以確定的是,2023年29座晶圓廠陸續量產後,產能必定供過於求,至於這場缺貨風暴會不會提前結束?半導體市場的雪崩式崩潰會不會提早發生?還要觀察疫情解封、航運塞港什麼時候緩解,當電子廠發現不必再堆一年的備料庫存,就會開始停止下單,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就開始掉訂單,回頭向晶圓代工廠砍單,當大家同時這麼做晶圓代工就開始降價了!

如果降價還是被砍單,那就要回頭重新思考已經在蓋的晶圓廠是不是要停下來,或是工廠蓋好了設備先不進了,設備不要了,那積體電路也不需要這麼多,惡性循環會堆疊超高需求的假象,也會拖垮這個假象的。

另外一個常被網友問到的問題:如果半導體產業真的發生反轉,台積電會受傷嗎?

由於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目前領先全球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而且先進製程佔了營收大約50%,再加上未來有英特爾的訂單加持,這個部份還會再成長,但是台積電也有一半的成熟製程,這一增一減整體而言對台積電影響比較小,這就是公司的競爭力。

今年許多網友問我一些公司的未來前景,我發現許多都是過去10年小賺或賠錢的公司,這兩年因為半導體缺貨的「惡性循環」而獲利豐收股價暴漲,等這個需求的假象垮了,會不會被打回原形?就真的要看這些公司的競爭力了!

【後記】

原本去年底就想寫這篇文章,但是看到所有調研單位的報告都說未來的半導體市場一片榮景,每家公司的未來每股盈餘(EPS)預估都再成長,我就有點不敢寫,免得又標新立異,後來看到業界專家吳金榮總經理寫的簡報,發現和我想的完全一樣,連「只等一個破口出現就可能崩潰」的說法都和我想的一樣,原來也有其他專家看到了!所以才寫了這篇文章,至於未來是不是真的發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介紹|曲建仲

台大電機博士,知識力專家社群創辦人

責任編輯/林彥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