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配對一堆人,有聊幾句卻沒能真的交往下去?別怪沒緣分,背後藏了人的犯賤心理

2018-05-01 10:30

? 人氣

「選恐」的困擾一般都是圍繞著日常生活:中午吃什麼?口紅選哪個色號?買哪款相機?然而,在談到愛的時候,或許人人都是選恐。

要與多少隻青蛙約會過,才能遇上王子

我們每天都很忙,幾乎沒時間也沒機會去認識新的人,所以現在各種交友軟體層出不窮。在滑過陌生人的照片時,我們有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好像可供選擇的對象比大海裡的魚還要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很多人認為,選擇越多意味著越容易找到真愛,所以在軟體裡點了很多Like,也成功配對了很多人。

這因為我們一般的假設是:選擇越多,我們便越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圖/簡單心理提供)
 

當你用Tinder配對了一個似乎與你很合適的他,你或許並不會努力地經營這場關係,因為你心裡知道,再過幾小時,你就又能刷到一大批新的人。

所以,你的聊天列表裡躺了許多配對到的人,但都只是聊了幾句,當今天的話題一斷,也許你們就再也不會聯繫了,這段關係也就無疾而終。

這種方式基本上等於是「大海撈針」,以前我們都困擾於沒機會認識別人,所以自己才一直單身,現在有了這些交友軟體,解除了我們「存貨不足」的焦慮後,人們竟然發現找到滿意的對象更難了:「我要同時和好多人聊天,很難把不合適的人一個個剔除,因為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

當你從很多人中選出一個的時候,通常你的選擇是不會讓你滿意的。

威斯康辛大學在2016年的研究發現,當交友網站用戶從24個候選者中選約會對象時,不如他們從6個候選者中選時滿意。並且,選擇越多人們越容易後悔。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選的不是最最好的那個,他們總覺得外面還有更好、更適合自己的。

台灣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可選的對象越多,我們思考的時間越少,並且大家需要知道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是,適合你的人總是少的,不適合你的人則到處都有。我們瘋狂玩交友軟體的壞處就在於,它讓我們很難從一堆不那麼適合的人中挑出好的那幾個。

研究者的解釋是,當擁有太多選擇時,人們會被無關因素影響,從而沒有足夠的認知精力去考量重要的相關因素。

(圖/簡單心理提供)
 

人總是貪心的,選擇的悖論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的社會心理學教授Barry Schwartz認為,過多的選擇會淹沒我們、使我們不知所措。他將這一現象稱之為:「選擇的悖論」

我們先覺得「哇,有這麼多人可以約,真好!」

我們終於選好想要和誰繼續發展的時候,

又會覺得「唉,說不定另一個更可愛。」

於是,這種失望抵消了最開始的快樂。

(圖/簡單心理提供)
 

Schwartz的解釋是:在面對很多選擇時,我們認為自己該做出最完美的決定,他稱這種人叫做「最佳化決策者」,這樣的人很容易失望,因為這世界上哪有「最完美」的決定呢。

大腦讓我們只看臉

日內瓦大學的Scheibehenne教授發現,人們會通過一些小伎倆來避免自己被過多的選擇淹沒。比如給更重視所謂的「主要因素」,或乾脆忽略一些選項。當人們這樣為自己「過濾信息」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並且他們也不會被信息淹沒。

「大部分時間,我們很擅長應對選擇氾濫的情況。」

如果豐富的選擇真的像Schwartz所言那樣令人不知所措,我們早就因為日常穿哪件襯衫或中午吃什麼這種小事崩潰了。

當我們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大腦為了節省精力,就會讓我們只注意那些「表面現象」

比如看臉。

(圖/簡單心理提供)
 

例如「向右滑喜歡,向左滑無感」的交友軟體就抓住了人們的這一心理,直接呈現給用戶的只有一張照片。如果兩個用戶都向右滑,則可以開始聊天。

可這種軟體的問題也恰恰是這種看似簡單的配對辦法,「臉」幾乎就是你判斷是否喜歡的唯一一個要素,我們不是說臉不重要,而是當判斷因素越單一、寬鬆的時候,你可以選的人就越多,畢竟這世界上也從來不缺好看的人,但適合你的真的多嗎?

看的人越多,越不知道選誰

當你面對一群全都「愛看電影,熱愛讀書與健身」的約會候選人,如果沒有篩選方法,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像那頭在一堆乾草堆裡被餓死的驢子,因為不知道到底該吃哪一堆。

(圖/簡單心理提供)
世界上真的存在你的Mr.Right嗎?

如果你要衡量對大多數人來說重要的品質,比如誠實、可靠、幽默感,你需要做的是加深對一個人的瞭解,而不是試圖掌握他的所有信息。

這是否代表你要通過一些設置來縮減呈現在你面前的選擇數量呢?

「如果可選擇的人少,你就不得不對眼前的人更上心。」

一些網站會通過提高門檻來解決選項氾濫問題。比如eHarmony這一網站的相容性問卷要花上幾小時來填寫,這樣會篩選出高質少量的用戶群。

「一旦你已經在這個在線平台上,你就會知道,你的那個潛在的,未知的約會對象也為了來到這裡付出了許多。」

所以怎樣才能找到真愛呢?

有一個神奇的數字。

(圖/簡單心理提供)
 

Schwartz得出了一個神奇數字,既包含深度又包含廣度,小到讓我們足夠深入瞭解對方的人品,又沒有大到讓我們的大腦認知過載。

這個神奇的數字就在8到12之間。

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每一次不要認識Like12個人,其中可能會有幾個人和你配對,但你不要急著繼續配對更多人,而是先好好瞭解已經配對中的一個人,如果這個人不行,那就換一個。如果本次配對的這組人裡沒一個能行的,那就再Like一組。

(圖/簡單心理提供)
 

限制選擇的數量,這是一個更加詳盡,也是更有效的策略。比掃過交友網站上的每一個人有效得多。

也不要同時和幾個人聊天,在交談的切換中很容易出現混亂,萬一你把一個人叫成了另一個人的名字,那個場面可是很尷尬的,在和每個人交談的過程中,留心那些你認為至關重要的特質,比如他是不是專一,或是他和你有沒有共同話題。這些方法也許能幫到你。

但遺憾的是,因為愛無法被具體量化,所以無論什麼軟體都無法提供一個完美的「配對算法」。

所謂的科學和技術,其實永遠無法把「」這件不講道理的事說明白。

(圖/簡單心理提供)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在愛面前,人人都是選恐)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