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高房價讓年輕人不敢生?最新研究揭真相,原來「台灣生育率慘跌」問題出在這

2022-01-19 15:03

? 人氣

「世代生育率」(Cohort Total Fertility Rate, CTFR)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49歲(或至少滿45歲),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例如,20世紀瑞典生育率從3.6到世紀末腰斬至1.5。不過如同多數西方國家,瑞典CTFR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雖然看似下降,CTFR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

這套通則來到東亞,卻明顯失靈!

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2000年初以來,PTFR已近二十年低於1.5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進一步觀察1950~1979年出生者的CTFR,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主要原因是:15~30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30~45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PTFR和CTFR雙雙下跌。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

(圖/研之有物提供)
臺灣的時期生育率漁1985年開始跌至2以下,但世代生育率直到1965年世代才低於2。(圖/研之有物提供)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 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六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