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沒有月亮蝦餅、溫州沒有大餛飩!你以為的5道外國料理,其實都是台灣人發明的

2022-01-14 14:20

? 人氣

月亮蝦餅

月亮蝦餅(圖/取自Bevis Chen@flickr)
月亮蝦餅。(圖/取自Bevis Chen @flickr)

台灣泰國餐廳有一道名菜「月亮蝦餅」,也是在台灣創造出來的泰國菜,但有很長時間被台灣人視為泰國小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泰國菜有一道「金錢蝦餅」(ทอดมันกุ้ง,Tot man gung),也是以蝦泥為內餡,再裹麵包粉油炸而成,外形很像日本的可樂餅,跟月亮蝦餅差很大。

月亮蝦餅也是以蝦泥為內餡,但以春捲皮上下包裹,再油煎到兩面金黃,形如滿月。整片大圓蝦餅以披薩方式切片,一般切成八片,擺盤時把八片小蝦餅尖端向外,裝泰式酸辣醬的小碗碟放中間即成。

結果,在台灣發明的「偽泰國蝦餅」,比真泰國蝦餅更受台灣人喜愛。

作者介紹|翁佳音, 曹銘宗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台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現任作家、講師,兼任導遊,關注台灣庶民的語言與文化,致力台灣歷史的史普寫作。

曾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貓頭鷹出版《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原標題:台灣發明的外地料理)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