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優秀的人,越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專家教你4個心靈轉念技巧找回好心情,蘋果、Google也認證

2022-01-01 08:00

? 人氣

想擺脫負面情緒,先從轉念開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想擺脫負面情緒,先從轉念開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身心靈」長期以來被視為一種「玄學」,有些人把它歸納為沒有科學根據、抽象、不具體,甚至故弄玄虛、怪力亂神,因此刻意保持距離。對於那些重視邏輯與實證,以理性思考見長,習慣透過理性思維與行動,靠著努力與天賦,在專業領域表現優異、得到聲名與成就的傑出人士來說,「身心靈」根本是一種不切實際、不夠務實的追尋。這樣特質的人,我身邊還真有幾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許因為我先學了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再接觸心靈成長,所以毫不懷疑身心靈探索具有科學根據。一九九六年,我第一次到印度普納(Pune)中心,當時離租屋不遠的地方,就住著不只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科學家。果然,日後看到一篇篇與身心靈健康相關的研究,如雨後春筍在各家科學期刊發表,有心理學家、物理學家、腦神經醫學家等,不可否認,有一股向內探索的潮流正在興起。

愈優秀的人,愈需要轉念功課

事實上,許多大家眼中的傑出人士,對身心靈發展早就存有高度好奇,也抱持開放的態度。早期最受矚目的代表人物「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John Lennon)就是其一,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孕育,如今擴散到了醫學界、科學界、企業界。近年更是風起雲湧,愈來愈多人對於個人心靈成長方面的知識求知若渴,相較於以往,現代人對自己的身心狀態多了一些好奇。

2020年初,一篇哈佛大學校內發布的文章提到,為了鼓舞士氣以及紓解員工的壓力,許多跨國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內部推廣身心靈教育,像蘋果、谷歌、耐吉、時代華納、麥肯錫公司、德意志銀行、寶僑、HBO、普倫帝斯霍爾出版社(Prentice Hall)、通用磨坊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身心靈發展並不是信口開河的抽象玄學,而有其嚴謹的系統與邏輯。

身兼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及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的卡蘿.杜維克博士(Dr. Carol Dweck)經過長年研究,發現人有兩種心態,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又稱「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也就是對未知充滿好奇,把挑戰視為學習的機會。而相對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又稱「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僵化、缺乏創意、害怕失敗的心態。

相信我們都看過這樣的成功人士,對任何和自己眼界不同的觀點都予以排斥(通常簡稱為「固執」),即使傑出、認真、盡責,也擁有世俗所讚揚欽羨的成就,但近身觀察,卻看不出此人因為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而過得比較幸福或滿足。對於這一點,我們都能理解,功成名就的背後,總要承擔比一般人更多的責任。

一方面能力強,一方面壓力大;為了堅持某些僵固的信念,不得不咬緊牙根,把自己的心反鎖在某個受苦的角落。而最讓我感慨的是,我身邊的這些朋友,一個個都非常善良,只因為沒有適當的機緣或好勝心太強,無法說服自己靜下心來嘗試一些可以擺脫困境、活得自在喜悅的工具。

雖然我懂得許多可以讓人生更輕鬆豁達的方法與知識,但除了心疼與不捨,我也不便多說什麼,畢竟,關於身心靈成長這件事,都是各人的選擇。遺憾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總要等到某天身體出狀況,或遇到痛徹心扉的難題,才會想要徹底改變,而我能做的,也只是在一旁耐心等待對方向我示意,只有當他們願意敞開心胸,我才有機會和他們分享。

其實,我心裡常常暗想:「要有多痛,人才會想要改變?」

人的感覺、思想和記憶相當複雜,然而,人的行為卻相對具體。通常我們都是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去揣測他的思維。別說是對別人,就算對自己,我們常常也搞不清楚自己情緒的陰晴圓缺,只有發現自己已經偏離夢想軌道時,才會想進一步探究。

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參破」

從小到大,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不斷告誡我們,不要有任何負面情緒,說那都是錯誤、糟糕、不可取的。然而,現代科學證明,能意識到自己的不滿、沮喪、憤怒、焦慮等情緒,才會健康。

神經元是我們感知世界的系統,是監測人、事、地、物的探測器,而情緒就是我們的生理、心理對周遭環境的直接反射。忽略感受,導致我們不得不麻痹自己的情感,壓抑自己的情緒,否認自己的感受,長期下來不但變得更不快樂,同時讓人在不知不覺、不明不白中變得冷酷、憤世嫉俗、尖酸刻薄。

關於「負面情緒或念頭是我們調節身心的重要指標」這樣的概念,在我們整個社會文化或家庭教育裡,從未倡導過。這讓人對所謂的「負面」產生了高度否定的態度,就更別說要提供餘裕讓我們得以從中探索,因而導致現代人為了能夠符合社會的期待,急於變得「更好」,而養成催促自己、逼迫自己的習性,造成內在的「真實我」與「理想我」之間長期的嚴重拉扯與分裂;而最讓人不知所措的,是這個「理想我」的標準隨著時代改變,不斷在調整。

這的確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是,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轉念功課值得推廣,因為當我們有了一套可以參透所有負面情緒或念頭的工具與知識,就算腦子再度湧起批評和抱怨,我們都能輕鬆以對,再也不需要否定或逃避,也因為我們開始懂得如何善用負面情緒和念頭,就知道它們本身真的沒有問題。

這一刻,我們要學著虛心領受「負面情緒」帶來的智慧與契機,正是這樣的淬鍊過程,讓我們的心胸變寬闊,精神變偉大,生活變精采。

面對負面情緒,我們通常有2種處理方式:

一、怪罪他人,責備他人「活該」。

二、怪罪自己,苛責自己「無能」。

關於第一種,我就不多說了,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經驗,反而是第二種,由於太習以為常,我們很難意識到「自我苛責」的存在,但這卻是許多人不快樂的主因。譬如,我們常常對自己說:「哎,書都讀了這麼多,課也上了這麼久,又吃齋唸佛、上教會每天禱告……這些年苦行修練,不早該看透人性,了然於胸嗎?怎麼還在受情緒影響?」想著想著,對自己愈來愈失望,甚至厭惡自己的吹毛求疵。

別急著否認情緒!所有的不舒服、不悅都是一種提醒

其實,這些無疑是對自己嚴苛荒謬的指摘。再次強調,所有身心的不舒服、不悅,都是一種對自己的呵護,目的是要我們停下來檢視一下,做有益身心的調整。

敏銳的感官是必要的。負面情緒是在警示我們的世界「出狀況」了,提醒我們趕緊釐清問題。任何的情緒反應都是生存的必要線索,否認情緒,等同於否認問題。我們要了解,情緒至關重要,關注情緒至關重要,承認情緒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誘發情緒的主要信念,進行解開枷鎖的功課。枷鎖一解開,情緒自然會穩定下來。

當心情平復,不疾不徐,腦袋自然會變得聰明又有效率,發揮最好的功能,也能騰出空間讓人得以沉澱,做出有益身心的理性規劃、調整和改善。

那些傷害我們、帶給我們痛苦的念頭,都值得轉

另一個重要關鍵是:相同的念頭會「一再」回來,而我們也會「一再」相信它,只因為對該念頭太習以為常,這是在所難免的事。而我們要做的是,運用轉念心法一次又一次的參問:

「真的嗎?」

學生問我:「什麼樣的念頭不值得相信?」以東方的宗教哲學說法,我會說:「沒有一個念頭值得相信。」念頭來來去去,現在我愛你,明天我恨你,今天相信吃牛肉對身體好,明天相信吃牛肉業障太大。總之,念頭只是對當下的投射,念頭確實存在,但值不值得信任卻又另當別論。

20多年前,一次當志工的機緣,我曾慎重考慮領養一個1歲左右、雙臂截肢的女娃,看她聰明可愛的模樣,我好希望能提供她一個完美的家。然而,我也曾在遭受他人莫須有的指控與羞辱後,超想找黑道把對方的腳筋砍斷。試問,哪個念頭值得相信?終究,念頭來來去去,那是念頭的本質。

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說法可能引起更多的疑惑。

因此針對轉念來說,相對具體的問題會是:「什麼樣的念頭需要轉?」依照凱蒂的說法,同時也是我認同的說法是:「凡傷害我們、帶給我們痛苦的念頭,都值得轉。」念頭的本質來來去去,生生滅滅。因此,針對那些傷害我們、困擾我們,而且賴著不走的,就應當仔細研究研究。

一旦看清楚念頭本質的虛幻與無意義,內在的清明自然會讓損人又不利己的念頭回到它該去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空無」。那些一直以來深藏於心中的不愉快記憶所投射出來的論斷,針對當下來說意義不大,充其量只是源自於不開心的經驗,根本與眼前事件無關,因此,所有的負面念頭都值得一一參破。轉念功課,是一個能幫助我們身心得到自由的方法。

對我來說,「念頭的內容」合不合理、是否合乎道德、有沒有正當性不是我們要探討的,又或者信念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也不是要討論的方向。

要不要把某個念頭轉掉,只是很單純的取決於念頭是否帶給自己不悅或壓力?是否引動負面情緒?不需要考慮信念的資訊是否可靠、是否合乎社會價值,或是否符合個人的道德觀點。

作者介紹|賴佩霞

從身分證欄上的「父不詳」,到不忍被倒會的母親夜裡飲泣的身影,忍痛決意從第一志願的復興美工輟學,投入演藝事業成為歌手、演員、主持人。

也因將演藝資源帶入弱勢團體,24歲榮膺全國好人好事代表,除了扶持孤兒、老人、受刑人,時至今日仍秉持初衷,2020年創立「中華好好說話,學會」,願支持華人在家庭、職場、社交,以及面對自己時,能將衝突與傷害減到最低,從每一份關係裡獲得最美好的養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轉念的力量:不被念頭綁架,選擇你的人生,讓心靈自由》(原標題:與脆弱共處,榮獲勇氣)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