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中專欄】為何日本人特別愛買「字很大的小書」?旅居東京多年的他解密真正原因!

2018-03-08 09:00

? 人氣

為何越來越少人買實體書的現在,內文字很大的小書業績卻不受衝擊呢?(圖/張維中提供)

為何越來越少人買實體書的現在,內文字很大的小書業績卻不受衝擊呢?(圖/張維中提供)

因工作之故,前陣子拜訪了一趟日本重量級的老牌出版社。會議後,與日本編輯朋友們在神樂坂晚餐,席間很自然地就聊起了日本與台灣的出版市場現況。我們都已知道,紙本出版品的銷售量連年衰退,早成為全球出版業的現象,即使連大家印象中狀態「比較好」的日本也難逃市場萎縮的窘態,十三年來一路往下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日本編輯透露,在所有的書籍和雜誌銷售不振的狀況中,非常有趣的是,卻有一種系列的書籍,始終未被現實擊垮,每一年繼續呈現著穩定的銷售成長。

簡直是聽到了天方夜譚。是什麼樣的書這麼厲害呢?我們都很好奇。

日本編輯笑起來,帶著神秘的表情回答:「文庫本。內文字體印很大的文庫本。」

文庫本指的是口袋書,尺寸較小,用紙輕薄,易於攜帶,價格也較便宜的書籍版本。在日本,通常一本書新刊上市時,會是硬皮封面裝幀的「單行本」大尺寸書籍,若銷售不惡,過一年到兩年後,會再推出小尺寸的文庫本,價格只要單行本的三分或四分之一。在日本出版景氣蓬勃的年代,一書兩賣,竟也都能創下銷售佳績。

文庫本輕薄又便宜,比單行本好賣,這或許可以理解,但為何前提會是「內文字體印很大」的文庫本呢?原來,它們的購買族群來自於已經培養出閱讀和購書習慣的高齡讀者。上了年紀的讀者群,尤其是超過六、七十歲的年長者,他們不愛用手機閱讀,依然習慣紙本書,但單行本過厚重,文庫本就是最佳選擇。可是通常文庫本的字體都印得很小,閱讀起來並不輕鬆,所以他們在書店挑書時,當然就會選擇內文字體印得很大的書。買書的年輕人雖然愈來愈少了,但在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倒還是有著閱讀需求的這樣一大族群,支撐著出版市場。

「在這些人買的文庫本裡,哪一種內容,比如文類,或誰的作品最受歡迎呢?」我試圖問出聽起來好像稍微專業一點的問題。

「什麼內容不重要,」怎料,日本編輯竟如此搞笑地回答:「重要的是字大就可以買。再好的內容,字太小,拿起來一翻,就放回書架。我曾經聽過幾個長輩,都這麼跟我說。」

縱使是半開玩笑的話,但想來也有幾分道理。於是,許多出版社注意到這個現象,開始把部分文庫本的內文字體放大,希望照顧好這群金主。

這兩天,在網路上又看到幾則關於日本出版市場的新聞。其中一則是漫畫。原本雜誌和文藝書銷售量下滑,但漫畫還能穩住,但這幾年,紙本漫畫銷售量也大跌。2017年的日本漫畫市場規模,比前一年減少124億日圓。然而,最值得注意的關鍵點是同時在2017這一年,電子版漫畫的銷售量,首次超越了紙本。

回想起來確實發現,在我身邊愛看漫畫的日本朋友,大部分的人都從紙本轉向了手機閱讀。紙本漫畫週刊又多又厚,買漫畫實在太占家裡空間,出門租漫畫也嫌麻煩。另外,出門時帶一本漫畫看,其實很快就翻完了,想再看也沒辦法。以上所有問題,電子版漫畫全都能夠解決。因此現在有愈來愈多提供「月租看到飽」的網路漫畫APP,深受日本年輕人愛戴。

只是電子版漫畫的盜版問題也很嚴重。網路上未經合法授權而散布漫畫,讀者可輕易取得免費閱讀,甚至跟韓劇日劇一樣,還會被翻譯到海外。這導致海外出版社真正談到合法授權出版紙本漫畫時,讀者根本不會買,久而久之,出版社也負擔不起授權金,因而放棄出版海外翻譯版。

另一則新聞,則是說日本全國大學生生協(類似合作社)以全國三十所大學,約一萬人為對象,調查了大學生的一日閱讀時間。結果顯示,53%超過半數的大學生,每日閱讀時間是「零」。其餘的人,平均一日閱讀時間約為23.6分鐘。這項調查沒有特別指出所謂的閱讀是紙本書或電子書,不過無論哪一種,其實都不會改變日本大學生已不愛閱讀的狀態。跟台灣大學生不同,父母可能會幫忙負擔學費,日本的大學生幾乎都得靠自己賺學費,所以大家都忙著打工,也忙著「就職活動」想畢業後的出路,自然就遠離了書本。

跟台灣同世代的朋友聊起日本的這些出版事,對方也是愛書人。說這幾年或許買的新書少了,但倒是會回頭去看以前年輕時看過的經典書。

「以前看得模模糊糊的書,現在重看卻覺得當頭棒喝,句句警世箴言。」他說。

我想起日本文庫本銷售狀況的事,忽地領悟到一個啟示。那就是或許我們該趁現在,多看一些從前看得模模糊糊的書。畢竟,再過十幾年以後,那些書又會變得模糊了。因為老花眼的緣故。

(原標題:文庫本的啟示)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