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被匈奴王寄情書「性騷擾」,為何只能忍氣吞聲?揭漢朝最恥辱政策,無數美女因此受害

2021-12-08 09:00

? 人氣

呂后執政時期,匈奴冒頓單于曾寄來一封言辭極為傲慢、輕佻的求婚情書,呂后儘管很火大,但因為戰力懸殊,只能忍氣吞聲。(示意圖/取自百度百科)

呂后執政時期,匈奴冒頓單于曾寄來一封言辭極為傲慢、輕佻的求婚情書,呂后儘管很火大,但因為戰力懸殊,只能忍氣吞聲。(示意圖/取自百度百科)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出名的女人做了寡婦,門前是非就更多了,在古代,全國最有名的寡婦莫過於當朝皇帝的親媽——太后。所以,歷史上老皇帝一命嗚呼之後,小皇帝年幼無知,獨守空房的太后搞點花邊新聞,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封情書引發的風波

漢高祖劉邦死後,四十多歲的呂后臨朝聽政,成了大漢朝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寡婦。儘管呂后權傾天下,朝堂上無人敢違抗她的命令,但是在民間,關於她的緋聞卻是不絕於耳,尤其是她的身邊一直跟著一位超級暖男,更是給人們茶餘飯後提供了不少談資。

不過,呂后與審食其之間的種種故事,終究只是傳說,畢竟誰也沒有捉住二人實實在在的把柄。不過,呂后與一位匈奴單于之間的「緋聞」卻是千真萬確,而且被記錄在了官方的歷史檔案中。

據《漢書》記載,呂后執政時期,匈奴冒頓單于寄來一封信,信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大意就是,我沒老婆,妳也死了丈夫,不如咱倆湊一對。

收到這封言辭極為傲慢、輕佻的書信後,呂后勃然大怒,隨後召集丞相陳平以及大將樊噲、季布等人,商議要發兵進攻匈奴。急脾氣的樊噲當即表示,願意領十萬精兵,掃平匈奴。季布則說,憑高帝那樣的賢明英武,領兵四十萬尚且在白登被包圍受困,現在我們以十萬精兵又如何能掃平匈奴呢?

聽了這番話,呂后儘管難消心頭怒火,但也不得不冷靜地思考得失利弊。最後她決定忍辱負重,命令大臣回信給單于,信曰:「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髮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冒頓得書,復使使來謝曰:『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因獻馬,遂和親。」

白登之圍與漢初和親

匈奴作為漢朝最大的競爭對手,對匈是和是戰,始終左右著漢朝的戰略方向。高祖六年(西元前二○一),漢初七位異姓王之一的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

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擊匈奴,漢軍在銅輥(今山西沁縣)擊潰匈奴與韓王信聯軍,隨後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韓王信部雖然死傷慘重,但是匈奴騎兵來去如風,並未受到太大損失。

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親率騎兵,一路追擊至大同平城,與漢軍主力步兵脫離。冒頓單于立即指揮匈奴三十餘萬騎兵,截斷了漢軍步兵主力,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

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天七夜之久,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行賄,才得以脫險。「白登之圍」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

齊國人婁敬向劉邦建議,以「和親」政策維持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婁敬認為,冒頓單于只要活著,即為漢朝的女婿;冒頓死後,新單于則為漢朝外孫,外孫必然不敢與外公分庭抗禮。劉邦聽從了婁敬的建議,選取宗室女子,冊封為公主,同時派婁敬為使者與匈奴締結和親。這就是西漢與匈奴的第一次和親。婁敬也因此被劉邦賜姓劉氏。

為了用漢匈姻親關係和相當數目的財物來換取匈奴停止對漢邊境的掠奪,以便爭取時間休養生息,增強國力,劉邦死後,惠帝、文帝、景帝繼續執行和親政策,先後向匈奴單于冒頓、老上、軍臣遣送公主,並奉送大批財物。

然而,漢初的和親政策雖然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局勢,但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入侵並沒有停止。文帝三年(西元前一七七),匈奴入河南地,侵上郡,殺掠人民;文帝十四年(西元前一六六),匈奴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擄掠人民畜產,其先鋒人馬火焚大漢回中宮,遠哨鐵騎逼近長安;西元前一六六至西元前一六二年的五年裡,匈奴每年入侵漢邊境。直到漢景帝時期,西漢國力日漸強盛,匈奴才停止了大規模的南下入侵行動,但是小規模騷擾劫掠仍然不斷。

漢武帝對匈作戰

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經七十餘年休養生息,國力強盛,社會安定,軍事力量日漸崛起。與之相對應的是,匈奴王庭政變不斷,雖然實力仍舊不容小覷,但是已不復冒頓單于時代「控弦之士四十萬」之勢。

此消彼長之下,漢朝已經有了與匈奴抗衡的力量,幾十年的積怨,使得漢匈之間的決戰不可避免。於是,漢武帝廢和親政策,集中力量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它意味著漢匈關係開始發生新的轉變。

武帝建元三年(西元前一三八),大行令王恢獻策,建議以邊城馬邑詐降作為誘餌,將匈奴騎兵主力引誘至此,將其圍殲,以報高祖白登圍城之辱。武帝接受王恢建議,起兵三十萬在馬邑周圍設伏。結果,這個並不算太高明的計策被匈奴識破,匈奴騎兵迅速撤退,圍殲計畫破局。

馬邑事件之後,漢匈關係徹底破裂,由此拉開了漢朝對匈作戰的序幕。此後,漢軍與匈奴多次交戰,決勝之戰共有三次。

元朔二年(西元前一二七),漢武帝派大將衛青率騎兵出雲中,採用「迂回側擊」戰術,繞到匈奴軍的後方,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與王庭的聯繫。隨後,衛青親率精騎,飛兵南下,大敗白羊王、樓煩王。活捉敵兵數千人,斬敵無數,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收復河套地區。

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霍去病等兩次由隴西、北地出擊匈奴各部,深入河西走廊,捕斬匈奴混邪王子、相國、都尉等百餘人,士兵四萬多人,大勝。

元狩四年(西元前一一九),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精騎及數十萬步兵、輜重隊伍,越沙漠尋殲匈奴主力。此役,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里,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大敗匈奴主力,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人。

驃騎將軍霍去病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零四百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經此一役,匈奴王庭遠遁漠北,西漢建國以來近百年的匈奴邊患問題基本解除。

昭君出塞與匈奴結局

牆倒眾人推,全盛之時,匈奴稱霸草原,不僅時常劫掠漢朝,對其他遊牧民族也是多有壓迫。匈奴遭到漢朝毀滅性打擊後,其他長期受匈奴欺壓的民族也紛紛「補刀」。漢宣帝時期,匈奴遭鄰國多次攻擊,「人民死者十三,畜產十五」,屬國解體。

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少,匈奴處境日益困窘,內部紛爭開始激化,以至出現五單于爭立的局面,戰亂不已。五單于之一呼韓邪單于在匈奴內戰中被郅支單于擊敗,於是南下投靠漢朝。宣帝甘露元年(西元前五三),呼韓邪遣子右賢王入漢作「質子」;甘露三年(西元前五一),呼韓邪親自到長安朝覲宣帝。

漢元帝建昭三年(西元前三六),西域副校尉陳湯率兵與西域諸國聯軍攻殺遠逃至康居的郅支單于。消息從西域傳來之後,呼韓邪既喜又怕,喜的是多年的對頭已滅,怕的是漢朝會將他視為下一個打擊的目標。出於安全考慮,呼韓邪單于於漢元帝竟寧元年(西元前三三)再次入朝長安,提出了與漢室通婚結為親戚的願望。

漢元帝答應了呼韓邪單于的要求,以宮女、待詔掖庭的王嬙(王昭君)賜予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即以其為「寧胡閼氏」。其後百餘年間,漢匈和平相處。歷史記載這一時期,「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東漢年間,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北匈奴兩部,南匈奴成為漢朝藩屬,被安置在漢朝的河套地區,而北匈奴留居漠北。其後,東漢兩次對北匈奴大規模用兵,北匈奴西遁中亞,不知所終。

作者介紹|祈莫昕

生長於彩雲之南,自由職業者一名,以撰稿為生,喜讀歷史,也愛幻想,善於發現歷史中不易察覺的動人之處。
曾在《環球》、《風光旅遊》、《今日民族》等旅遊、民俗、歷史類雜誌上發表文章數篇,計十多萬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活在大漢》(原標題:十九、太尷尬!匈奴單于寫給呂后的情書 ──漢朝和匈奴的和與戰)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