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國家愛泡茶、種茶葉,該如何創造自己的特色?閃耀東亞的馬來西亞茶文化

2018-03-07 12:46

? 人氣

隨著「全球化」以及「現代化」所引發的文化反思,「如何發展本土的文化特色」已經成為了區域性國家的主體意識。在這個脈絡下,有一批馬來西亞(簡稱大馬)華人正努力耕耘、推廣本土的茶文化:南洋茶事。關於這一樁「茶事」,可以從幾個現象談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年初,大馬的南洋印記茶文化協會到北京大學承辦「未名雅集2.0」茶文化交流會,同時該協會主席亦參加北大東南亞協會舉辦之「茶與一帶一路」論壇。同年10月,該協會於廈門茶博覽會上主講兩個主題:「南洋烏龍老茶」與「南洋頭等六堡」。有趣的是,一樣是同年10月,大馬年輕茶人姚斌奕出版了《南洋茶事:一段南洋工夫茶與在地茶文化的印記之旅》,這是第一本馬來西亞出版的茶書,也是第一本介紹在地特色的茶書,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兩個月後,臺灣的罐子茶書館出版的《tea茶雜誌》秋季號第19期,做了題為「南洋工夫茶」的專輯,裡頭採訪了十多位資深大馬茶人,亦報導了大馬茶文化的歷史與工夫茶文化。2017年可以說是南洋茶事具紀念性的一年,同時也意味著馬來西亞的茶文化逐漸閃耀於東亞的舞台,為中國大陸、臺灣茶界所矚目。「南洋茶事」或「南洋印記」的名號,馬來西亞應該是擔當的起來。

如果說,南洋茶事印記了馬來西亞的茶文化,那麼馬來西亞的茶文化特色會是什麼呢?日本的茶文化,起源於宋代的榮西禪師將抹茶的飲茶方式帶到日本,雖本於中國,但經過茶聖千利休之後,基本上已經奠基了日本茶道的特色,其所發展出來的「侘寂」(wabi-sabi )文化,更是影響無遠弗屆。

臺灣的茶文化,在茶席擺設以及器皿(如鐵壺、茶碗)的使用上,雖然受到日本的影響,但由於有自己栽種和製作的茶,不同茶區種出來的茶如大禹嶺、杉林溪、阿里山等,都有各自的特色。知名的茶有凍頂烏龍、東方美人、文山包種等,加上臺灣研發的岩礦材質茶器,使得臺灣茶文化在國際上亦是獨樹一格的。至於中國大陸,單是雲南普洱、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其中一款,都足以讓學者窮盡一生去學習,更不用說宜興紫砂壺、龍泉青瓷和景德鎮瓷器。相較於日本、臺灣和中國大陸,大馬的「南洋茶事」,具有什麼文化特色呢?

若用一段概括文字來描述南洋茶文化,或許可以這麼說:在哲學修養上,秉持儒釋道的哲理;在文化意識上,強調傳統價值的傳承;在精神倡導上,承繼前賢的刻苦堅毅;在地域情感上,一方面扎根本土,一方面懷鄉思祖,在實踐理念上,重視「工夫泡」(如潮州工夫泡);在茶與器的擇用上,喜愛老茶古器(如陳年六堡、有年代的錫罐、瓷器、紫砂等),在茶展活動上,宣揚「南洋印記」

談及大馬茶文化,不得不追溯到華人南移的故事,而最早來到馬來西亞的華人,則是十五世紀隨鄭和下西洋來到這片土地的華人,自然的也把中國的飲茶習慣帶入。時至20世紀初,許多華工紛紛來到馬來西亞從事開墾、勞動的工作,面對著酷熱的氣候以及惡劣的環境,茶成為了重要的解涼劑和保健飲品。此時的馬來西亞華人,主要來自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潮州、客家等。

據《南洋茶事》的分析,籍貫、工作的環境與喜愛茶的種類有密切的關聯,兩廣與粵人大多從事礦業和農業,故鍾愛能夠去濕活絡血氣的普洱與六堡;而閩南、福州以及潮汕人主要從事漁業,故喜歡可以提神醒目的鐵觀音與水仙。如此一來,也帶動了之後各種茶類的進口(主要是從中國大陸進口)以及潮州工夫茶和兩廣蓋碗茶的引入,此時的飲茶,可以說已經相當普遍。大馬華人愛喝茶,除了茶本身的功效之外,也是一種不忘祖的思鄉情懷,透過茶味的記憶來緬懷自己的故鄉

馬來西亞早期的茶文化,雖說已經有工夫泡了,但大部分尚屬民間的飲食習慣,往往伴隨著主餐而飲,真正把茶推向「藝」的層次,則不能不提1987年由林福南所創辦的「紫藤茶坊」。紫藤茶坊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第一間茶坊,如今已發展為紫藤茶文化集團。看到「紫藤」一詞,容易令人聯想到臺灣周渝所創立的「紫藤廬」,周渝是臺灣第一代茶人(之一),其對臺灣茶文化的推動可謂功不可沒。有趣的是,當時的馬來西亞亦受到臺灣茶文化的影響,如今一些茶莊仍有在銷售周渝拼配的普洱茶,稱之為「名人茶」。

林福南曾在臺灣留學,其創辦紫藤之後,掀起了一股留臺文化茶坊潮,同時也興起了宜興紫砂壺和各種老茶器的收藏、普洱茶和六堡茶的鑑賞、工夫茶等等的文化,當然也包括茶藝精神。另外,任何的藝術文化,要能夠成氣候,都必須有大師級別的代表人物,他們在這片領域投入一生的歲月,耕耘不懈,留下傳承的燈盞。同樣的,大馬茶文化能擔當起「南洋印記」的稱號而為世人廣知,被譽為大馬茶界泰斗的林平祥(又稱「茶人阿爺」)可說是靈魂人物。林平祥是紫藤集團的顧問,其多年的茶藝教學、茶藝活動的策劃與推廣,造就不少才俊,如今的他可謂桃李滿天下,備受茶界的尊敬。

茶,要成就為「文化現象」,除了茶本身的種類與品質之外,茶之外所引伸、擴延的事物如茶源、茶器、茶莊、茶人、茶展或論壇活動、烘培技術,乃至於茶的包裝、銷售等,都是串聯起文化的圖像。馬來西亞的茶,在包裝上,有宣紙包裝的四方包;在茶具方面,有潮州茶承;在烘培技術上,有各家茶莊將茶進口之後再用自己獨門的加工烘培技術(此可因應大馬口味的需求);在茶類上,有自己命名的茶,如木槿花、獨樹香等,這些茶的茶菁雖然來自中國大陸,但是因為是大馬自己揀選監製的,故亦有著大馬在地化的特色

與「茶文化」相關的一個概念是「茶藝」,而泡法可以說是茶藝的核心,因為泡法會直接涉及修養的層次、美的感受以及茶席的擺設。大馬茶藝的特色,最受到關注的自然是「南洋工夫茶」,這也是為何《tea茶雜誌》以此為專輯主題。「南洋工夫茶」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潮州工夫茶」。

既言工夫茶,自然會有一些泡茶的的程序與步驟,姚斌奕整理了「南洋工夫茶十七式」,包括素紙示葉、淋漓盡散、沐杯如輪、去蕪存菁、撥雲盡霧、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等,他除了介紹這些茶式,也略提這些步驟背後的文化意涵。「南洋工夫茶十七式」的介紹可見於《南洋茶事》以及《tea茶雜誌》秋季號第19期,後者更是附上照片,可謂圖文並茂,此處就不贅述。當然,工夫茶(註)不一定非得十七式不可,因應不同的環境、習慣、茶性來省略一些步驟都是常見的。至於所謂的「潮州工夫茶」,除了有固定的茶式之外,茶具的選用是其講究的(如使用具備小、淺、齊、老特性的茶壺)。

行文至此,或許可以釐清幾個概念,關於馬來西亞茶的文化現象,可稱之為「南洋茶事」,而「南洋工夫茶」或「潮州工夫茶」,則屬「南洋茶事」核心的一部分。至於「南洋印記」,凸顯的意思是先賢南移到馬來西亞所留下關於茶的印記,同時具有文化傳承與開新的意味。當然,真正來說,「南洋茶事」或「南洋印記」的發展,正踏上啟程的道路,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於發展方向該走向何方呢?這是一個大問題,茲提出兩個方向以資參酌。

第一,依筆者的觀察,關於南洋工夫茶所涉及的哲學修養,如今仍然缺乏有系統、完整的論述

目前大多都是茶人談及自己品茶的心路歷程或體會居多。茶藝的修身工夫,定然牽涉到人與整體氛圍的關係,而茶器、工夫泡都是構成氣氛的一環,茶器的靈性、茶香的氣韻對於泡茶者與品茗者的身體與心靈產生怎樣的轉化呢?這問題對於當代人的繁忙的生活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大馬茶文化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茶的品種多元豐富

舉凡生普、熟普、六堡、六安、武夷岩茶、鐵觀音、水仙、單叢、碧螺春、龍井、壽眉、正山小種乃至於臺灣的阿里山茶、四季春等等,都可以在茶莊或茶行瞥見,可謂包羅萬有。茶器的選擇上,同樣是多元的,除了宜興紫砂壺和龍泉清瓷、景德鎮瓷器,日本的鐵壺、常滑燒以及臺灣製的窯器,都有喜好者。這種對於不同茶和茶器的接納與品味,似乎反映著這片土地的人民對於文化的包容性,套一句大馬中醫茶人林志雄常說的「茶有高低之分,無貴賤之別」。然而,什麼茶器泡什麼茶最為適宜?茶席的風格可以有怎樣的茶器搭配?這一方面的研究,似乎並不多見。若未來南洋茶事能夠往上述這兩個方向探索與發展,相信會有嶄新的收穫,其在東亞茶界的影響亦不可小覷。

註:有些人會區分「工夫茶」和「功夫茶」,本文不做這區分,本文的「工夫茶」主要是指泡茶的技藝。

(原標題:介紹馬來西亞茶文化──南洋茶事)

作者介紹|陳康寧

馬來西亞僑生,就讀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專長領域是中國哲學,對文化、宗教、藝術、歷史等有濃厚的興趣,關心臺灣的主體性、馬來西亞的文化與教育的問題,也注意全球化、跨文化、世界文明等的議題。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