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 改變世界從工作開始

2015-01-27 13:10

? 人氣

看看身邊最厲害讓人佩服的人才,他們在意的,不再只是工作上的薪水,或是累積飛行哩程數,而是改變社會的影響力。不用去MBA同學會,我們TED上見!(圖片取自Flickr@Flazingo Photos)

看看身邊最厲害讓人佩服的人才,他們在意的,不再只是工作上的薪水,或是累積飛行哩程數,而是改變社會的影響力。不用去MBA同學會,我們TED上見!(圖片取自Flickr@Flazingo Photos)

就在Duke MBA畢業回台灣的幾個月前,主導全美行銷權威 CMO Survey的教授 Chris,拿出一長串美國百大企業行銷長的名單,叫我帶回家去看,請我選家喜歡的,她幫我直接打給行銷長就可以去上班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家很興奮地看了名單,上頭有Apple、Starbucks 與 P&G等MBA嚮往期待的企業,但最後我沒有選擇任何一家……。

我給了自己兩條路,就像森林裡的兩條路,一條是熱鬧前程似錦,去IDEO面試爭取吃頭路(雖然面試了幾次失敗了,但這卻是我人生最要的失敗之一,這有機會另外再說),另一條是得忍受孤寂,比較少人走的路,關起門來寫書,準備自己擔任顧問,如小鎮醫師般走自己的路,這就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美學CEO》。

 (圖片取自Flickr@Flazingo Photos)

從美國留學到回台灣創業擔任各大企業創新顧問的這幾年,觀察到一件事情,就是台灣的人才不比國外差,對於社會創新與實踐也十分熱衷,但可惜就是找不到合適的舞台給他們發揮。

有一種說法是,年輕世代的財富被偷走了,這個時代沒有給予他們適當的機會,有另一個原因則是,學用落差的社會問題,造成了這個世代與社會脫勾,高房價及貧富差距等世代不正義,將註定有好幾個世代沒有辦法翻身。

雖然一切看起來悲觀,但我反而覺得年輕世代是到谷底了,往前看一切充滿了希望,而年輕這個世代最大的機會是什麼 ?

改變社會與工作賺錢不再二選一

(圖片取自Flickr@Flazingo Photos)

 

關鍵在於「正義」一字,年輕世代最大的負債就是生下來就「世代不正義」,而最大的資產在於「正義」,現在就學中的年輕這一代,以及工作幾年的 young professional,與前幾代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渴望對於這個社會帶來改變。替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漸漸成為工作的目標。

過往,在我念城鄉所的那個九十年代末期,改變社會與工作賺錢是兩條平行二選一的路,在街頭抗議對於社會發出不鳴的代價,就是在工作選擇與收入上的犧牲,這就是正義的個人代價。

但現在時空環境在改變,他們的機會,在於改變社會與投入創業或吃頭路,漸漸不再是二選一的難題,而是二合一的機會。

換句話說,世代人才的定義與價值在改變,則是今天要能在街頭與工人鬥陣秋鬥,明天要能夠替企業提出創造價值的策略,將是這世代年輕人的機會。亦或是週未參加農學市集,上班後則是要能夠提出更友善環境及小農供應商的經營策略,或是更猛的辭職回到農村創業去了。

(圖片取自Flickr@Michael Cardus)

 

時空環境的改變,除了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的議題,在全球各地帶來改變外,許多專業也正在回應這個鉅變當中,創新管理開始重視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競爭力大師波特開始談企業與社會要共創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大師們談的不是多偉大能解釋產業變革的管理理論,而是回歸到個人如何衡量人生價值,例如破壞式創新大師Clayton Christensen談的「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的人生大哉問。

看看身邊最厲害讓人佩服的人才,他們在意的,不在只是工作上的薪水,或是累積飛行哩程數 (讓全家旅行都是商務艙與四季酒店),而是改變社會的影響力。不用去MBA同學會,我們TED上見!

改變世界,從工作開始!

(圖片取自Flickr@Dave Collier)

但人人才濟濟,又渴望改變,但卻找不到舞台的現況,時空條件又給予社會創新的機會,那麼何不成立一個社會創新組織 Career for Change,讓人才能夠找到改變的機會與舞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帶來社會與文化的改變,除了鼓勵「創業」變成社會企業家外,也可以重新改變創造工作定義的另類「創業」,從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中,替社會帶來改變。

這幾年幸運地能夠擔任許多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顧問,但Career for Change,不是什麼經過MBA顧問的偉大創業,反而是一個很簡單且浪漫的理想,對我來說像場運動,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夠替社會帶來改變,而我們日常生活的工作,就是改變的機會,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讓自己工作上相關的產品及服務,更人性化,更環保及具有社會意義,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企業家了。

(圖片取自Flickr@Arthur Caranta)

如果在鴻海上班的,能夠把生產供應鏈變的更環保且有人性。在華碩的努力把平價創新的工作做好,在市場競爭的同時,也能夠短數位落差的問題。做零售超市的,多給一些友善土地的產品更好的曝光及宣傳。即便是巷口不知名的自助餐,也了解給予需要待用餐的社會艱苦人,多幾句關懷及問候,搞不好就能夠替遠方不知名的破碎家庭找到一位走失的失智長輩。當然,改變不見得都是偉大的故事,小小溫暖社會角落的才是影響力!

我們一生把人生最精華的時間精力給了工作,但卻忘了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定義,找到能夠實踐專業又能帶來社會改變的志業,讓更多人能夠找到屬於自己成功定義的「意義活」,那麼這整個世代也才會活的更有意義,也唯有更多具有正義感的意義活,才能夠改變這個世代的不正義現象。

作者簡介:吳漢中。Career for Change 翻轉工作倡議發起人。 Duke University MBA,台大城鄉所碩士,擔任企業、博物館與社會企業創新顧問,著有暢銷經典《美學CEO》,亦入選為大學教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