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四樓的天堂》影評/你會愛上怎樣的人,都跟原生家庭有關!童年缺乏陪伴的孩子,對婚姻越悲觀

2022-10-20 16:48

? 人氣

母女之間的結,就在於「那個人」,那個讓母親感受到被離棄的人、那個對「小琪」說抱歉,再也無法陪伴妳了的那個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失去,向來是生命的重大失落。尤其是面對所愛的人離去,那種失落與痛苦可能暨巨大又空無,張琪與母親長年共同在這樣的失落中。然而;劇情中,似乎未曾見過母女倆好好談過這件事。

有一幕,張琪開車載著母親的路上,張琪開口說出:那個人走了,自己去了他的告別式…,而母親卻表現的漠然與毫不在乎的樣子:「告訴我這個幹嘛?」

被母親壓抑的悲傷與憤怒,沒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呈現。

「它們」變成了母與女之間的那團無形的結,「它們」也在她的體內慢慢長成了有形的腫瘤。

諮商界的朋友們曾分享,一個很奇妙的情形:

在諮商工作上,似乎往往剛好會遇見,正與自已面臨相似議題的個案,不論是有關自我形象、原生家庭、情感關係等等…因而,才有這句「助人者自己能走多深,才能帶個案走到多深」的諮商箴言。

第一集時,張琪正陪伴一位目睹父親家暴的個案,而這位個案成年後竟又掉進了婚姻中的家暴;後來,這位個案的父親在臨終前,她與母親也去見了她們的「那個人」,原本個案期待母親會對父親說些什麼,但母親沒有多說…

張琪有感而發地告訴這位個案:「不管愛或恨,其實能夠說出口,都是好的。」

我想,這也是她想對自己與對母親說的話。

原生家庭的劇本,牽動我們對愛的選擇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一個人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或進入什麼形式的關係,其實一路都有跡可循。

讓我們再次回到張琪與母親對於「進入婚姻與否」爭論的那一幕對話:「當初如果我早點離開『那個人』,你現在就不會受我影響了」母親無奈地說。

而這馬上引發張琪的反駁:「那個人那個時候怎麼樣,跟我現在怎麼樣,一點關係也沒有!妳不要亂套因果關係!」

雖然,母親在她的婚姻中落空了,但她似乎仍期待,女兒要找到一個所謂的好的歸宿、並且生兒育女。

看似矛盾,但也不矛盾。或許,因為母親失去了可以陪伴她的人,她不想女兒也這樣孤單,仍希望張琪可以進入婚姻;因此,對於女兒的「不婚主義」她有幾分自責,認為大概是自己的婚姻狀態讓女兒對婚姻的價值產生不信任。

對於這點,張琪是否認的,並且是嚴正的駁斥母親。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四樓的天堂》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小時候,她目睹了原本疼愛自己的父親,在她還不明白為什麼的情形下,選擇了離開,留下她與壓抑的母親;然而,縱使母親是那麼的壓抑自己對「那個人」的生氣,她還是望見了母親落淚的樣子。

父親忽然的離開,以及母親在婚姻落空後的壓抑自我、情緒不穩定,都使「小琪」的安全保壘垮了,家說解散就解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