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結局眾所皆知,為何影集版依舊獲得好評?3大成功關鍵,補足電影版缺陷

2021-11-10 14:52

? 人氣

由此可知,為歌填詞這件事,不僅是約定,更還讓Cream重新回顧過去的種種,她這也才明白──離去不代表消失,僅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存在,只要自己還記得,兩人的感情與幸福,都能延續下去,甚至隨著歌曲的傳唱,掀起一波波的感動與漣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若說一份寂寞,搭配一片雲朵,總是活得烏雲密布的Cream,挺過失落,劫後餘生,找回的不只約定、承諾,還有對於生命的肯定,以及雨後天晴的燦爛;遙望著大海,就算喚不回擺渡人的婆娑,廣袤的天海一線,仍能盛裝汪洋一般的思念與眼淚。

不只是炒冷飯之作!《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3個成功之處完勝電影版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劇照(圖/方格子Vocus提供)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集版》劇照(圖/方格子Vocus提供)

於是,悲傷的故事,不一定就得畫上空蕩的句點,也能是滿盈人心的波光粼粼。

當然,影集版的故事,不只侷限於K與Cream,特別以「尋找著作版權」這條現代線來切口,讓觀眾更加容易進場,相比映襯之下,還能加強母女關係的渲染力,尤其是小童星白潤音,無論是孩子的頑皮、貼心與害怕,都有精準且成熟的演出表現。

再來,電影版本中,使人心疼的牙醫,來到影集,同樣有了較豐滿的鋪陳,角色動機相比合理許多,不會給人一種糟蹋感,能夠跟攝影師女友重修舊好,然後互相理解,努力跨過道德倫理的高牆,無疑是整部作品中,最令人欣慰的圓滿。

不過,現代線仍有可惜之處,扣除白潤音的精彩演出,或許是因為做為觀眾的窗口,敘事的施力點,總是差了一些,縱然演員都有相應劇情,給出相符的表現與幽默,仍無法改變,蜻蜓點水似的內容張力;若定位為配角的話,是有發揮其功能,但本劇明顯是群像劇,只可惜風采大多都被K與Cream搶去。當然,顧此失彼的現象,有時在所難免,至少在剪輯上,整部戲扣合緊密,適當營造出,令人忘神的觀影氛圍。

另外,歌曲部分,不管是主題曲、插入曲跟劇情發展,都能相得益彰,場景美術則是讓人驚艷,烘托出文藝感十足的日常浪漫,就算缺乏真實感,還是會不禁沈醉。

整體來說,新銳導演謝沛如,成功跳出電影版本的框架,有效減少相關類型作品的尷尬感,避免觀眾因為過於憋扭的臺詞、情節發展或是價值觀而出戲。換言之,這一次的改編,不會只是炒冷飯賺流量,也補足電影版的缺陷,即使新意有限,柔潤的操作與調度,都讓影集有其討喜,甚至更勝電影之處。

結語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並沒有盡善盡美,但它懂得調整結構,進而捕捉到現代觀眾喜愛的氛圍,煽情卻又不會太潑辣,做為娛樂性作品,確實達到放鬆的效果;其中,特別是王淨,靈動的眼神與哭喊,深邃動情,讓人大大期待,接下來的作品,無論是《瀑布》還是《月老》,會如何表現更多元的演繹面容。

作者介紹|癮君子 Movie Addict

著迷於影劇、哲學、社會人文與心理,結合社工與諮商心理師的專業,抒填影劇與生活的孔洞。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劇評|淚如雨下,直到思念熄滅為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