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何成必讀經典?回顧章回小說的歷史,原來是靠這群人打響名號

2021-11-14 09:00

? 人氣

還有,他們所做的並不在傳統文人成就的認可範圍內,帶有高度的隨興遊戲性質,因而他們的作者身分不會被強調地記錄下來。然而他們的整理工作做得極其出色,以至於將這些作品帶離了說書行業的限制,得以面對更廣大的讀者,甚至讓非專業的人都能拿著他們整理的結果到處講故事,將故事流傳得更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照今天還存留的一些話本,我們就能明白,羅貫中、施耐庵等人絕對是第一流的作者,故事在他們手中整合得脫胎換骨,跳高了一個等次。先是由文人改造既有的話本,逐漸地才進一步出現個人創作的小說。

《三國演義》的文字古雅,內容是整理長期流行的「說三國」故事,然而使用的語言卻是文人的。這是以文人立場對於說書的改造。《水滸傳》使用的則是白話,也就是保留了說話人的語法和口氣,文人的作用是整編及擴張故事。而明代最突出的小說《金瓶梅》,則從《水滸傳》的武松故事開場,保留和說書之間的關係,但不只是視角轉入西門慶家中,離開了江湖恩怨廝殺,而且內容是不適合書場演出的富豪家內包括情色的生活細節,顯然出於具備如此華奢經驗的個人創作。

三部作品呈現了文人介入改造、再製「話本」的三種不同方式。

《水滸傳》的貢獻還在於確立了「角色」與「個性」之間的關係。在英文裡,character這個字既是「角色」,也是「個性」,清楚反映了在西方戲劇中的關鍵性質。「角色」在劇中最主要呈現的是其「個性」,觀眾藉由「個性」來辨識「角色」,並對「角色」形成印象和投射反應。沒有「個性」,就不能成為有效、吸引人的「角色」。

《水滸傳》在這方面表現傑出。開場出現的花和尚魯智深立即使人難忘,因為他的所有誇張行為都聯繫到統一的個性上。武松有武松的個性,林沖有林沖的個性,宋江有宋江的個性,絕不混淆,都能有效地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留下深刻印象。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為「(蘭陵)笑笑生」,真實姓名無可確認,就更無從討論其生平背景了。這樣的事實顯現出創作小說這件事仍然處於文人活動的曖昧邊緣位置。有興趣、有動機寫出這麼龐大的一部小說,卻無法從這樣的工作中得到同儕肯定,反而必須將這件事和自己作為文人的其他部分嚴格區分開來。

作者介紹|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原標題:說書、話本、章回小說與觀眾)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