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人就奪命連環call?心理師:這種強迫行為就跟吸毒一樣是「上癮」!

2018-02-26 05:30

? 人氣

焦慮產生的控制行為=上癮行為

當棨睿每次因為某些事件而產生「焦慮、不安全感」時,例如有事找悅縈,悅縈卻沒接電話,使得棨睿焦慮、不安全感上升,就會產生各種「強迫思考」:「悅縈是不是正在背叛我?欺騙我?做些我不知道的事情?」這些不安全感,由於重疊、混合過往被背叛的經驗,加上負面的強迫思考,因此焦慮一下子上升得很快,然後,棨睿做了一件事,來安撫自己因「強迫思考」而不停上升的焦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猜到了嗎?

就是「奪命連環扣」「強迫行為」

這個不停重複的強迫行為,有趣的是,當下並不能有效地安撫棨睿的焦慮,反而會使棨睿的焦慮越來越上升。那麼,為何棨睿還會使用這樣的行為,安撫自己的焦慮呢?

原因在於,當悅縈接電話或回電的瞬間,原本高漲的焦慮就會下降,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棨睿的焦慮、不安感因而緩解,因此棨睿總是會記得這種感覺、這個方法,而在每次焦慮不安來襲時,使用同樣的思考、行為應對。

但讀到這裡,或許你也發現了:一開始悅縈沒接棨睿電話時,棨睿的焦慮指數,可能並沒有這麼高;但因為進行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焦慮不斷上升,甚至爆表;然後,因為悅縈的接電話與安撫,再度緩解。

這個「焦慮上升/緩解」的過程,就跟上癮行為一樣,會讓棨睿記著上次悅縈接電話、自己焦慮被安撫的感覺;於是,每當棨睿有焦慮、不安感時,可能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緩解自己的焦慮。但久而久之,原本的行為一定會遠遠不夠,就如同吸毒一般,會需要越來越大的用量,用以安撫如黑洞般,永遠無法滿足的、不安的內心。

作者│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負責人,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情緒勒索》作者。「失戀花園/失落花園」駐站心理團隊。另外,也是歌德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

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曾任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微煦心靈診所兼任心理師、宇聯心理治療所企業心理師等,並擁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講師資格。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為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

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關係黑洞》(篇章:為什麼會有「不安全感」?)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