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古裝劇騙了!原來皇帝的「龍袍」不只黃色,還有這些花樣?一窺清朝宮廷的服裝時尚

2018-02-13 13:18

? 人氣

不過,如此紛繁覆雜的朝服,皇帝一年到底會穿幾次呢?與現代影視作品中的視覺表現相反,清代的朝服作為國家最高禮服,僅僅在登極、大婚、文武狀元金殿傳臚、朝會、元旦(正月初一)、萬壽節(皇帝生日)和各種國家級祭祀活動中穿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誰說皇帝只穿黃袍?

清代皇帝朝服的顏色有明黃、藍、紅、月白四種。不過,只有明黃色的朝服算得上真正意義的「朝服」(兼具祭服功能),余下的三種都只能在祭祀時穿用,並且在不同的祭祀場合穿用不同的顏色:

520.(圖/澎派新聞)
(圖/澎派新聞)

也就是說,第一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藍兩種顏色,第二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紅兩種顏色,夏朝服則由明黃、藍和月白三種顏色。值得註意的是,在各種嚴肅的祭祀場合,朝袍並不能單獨穿用,而是要與石青色袞服搭配穿用。這種石青色近似於古人所尊崇的玄色(即黎明前天空的顏色),當它套穿於明黃色的朝袍外時,恰好可以構成「上玄下黃」的色彩配搭,與「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這也是為什麽當我們欣賞與清代帝王相關的畫像時,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穿法:

514.(圖/澎派新聞)
《塞宴四事圖》中乾隆皇帝的形象(圖/澎派新聞)

當然,對於陪著皇帝一同參加祭祀的宗室百官們而言,就沒有這麽多顏色可以挑選了,皇帝以下人等的朝袍按照款式的不同各分為幾個等級。簡單來說,皇子的朝袍為金黃色、五爪龍紋;親王、世子和郡王朝袍為藍色、石青色(如賜可穿金黃),用五爪龍紋;宗室貝勒以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外臣公以下至文武四品官員朝袍只準使用藍色、石青色,繡四爪蟒紋(如賜可用五爪蟒緞);文武五品至七品的官員雖有朝袍,但不分冬夏,胸前和背後各繡方形行蟒為飾;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官員的朝袍僅用雲緞,不加其他紋飾。

516.(圖/澎派新聞)
中低級官員朝服(圖/澎派新聞)

一幅畫像裏的門道

當你在網上搜索「康熙皇帝朝服像」時,會出現這樣一幅畫像:

517(圖/澎派新聞)
清人繪《玄燁朝服像》(圖/澎派新聞)

誠如房宏俊先生在《清代皇帝朝服章紋專題》系列文章中所描述的,畫面上的人物大約為中年,「眉清目秀,頗顯書卷氣,大約35 ~45 歲年齡段。頭戴鑲東珠夏朝冠,身著明黃色彩雲金龍十二章夏朝服,頸項掛東珠朝珠,腰系明黃色四塊瓦圓朝帶,腳下穿石青緞厚底朝靴,端坐於金漆雕龍寶座之上。」

可是,當你再次審視這幅畫像時,卻能發現很多「穿越」的跡象。若欲將其說得清楚,還得扯幾句關於清代朝服制度的沿革。清代皇帝朝服由產生到完善大約可以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命、天聰、崇德、順治朝)披領和袖子為石青色,裝飾有金龍紋,服飾鑲邊為石青色金花,朝服的圖案為明黃色暗花8團龍紋,其中兩肩、前、後各1團,下擺前後各2團,腰帷間裝飾有暗花小團龍紋;

第二階段(康熙、雍正朝)這一時期披領、袖子和鑲邊變化不大,但朝服的紋飾由暗花紋變為通身彩繡,其紋樣則8圖正龍、11團行龍和26團團龍,間以五色雲,裝飾有八寶平水,但最有特點的是腰帷和柿蒂紋之間前後各有4團團龍紋,並且雍正朝後期朝服冠頂子的基座兩側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