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夢露打敗希特勒 擠進披頭四專輯

2015-01-08 11:16

? 人氣

披頭四特展《2014 The Beatles Tomorrow》正於臺北華山展出之際,重新認識披頭四的專輯軼事再好不過。六零年代兩位英國知名的普普藝術家,為他們先後製作專輯封面,這樣的跨領域結合反映了當年的時代氛圍,也造就了音樂與藝術史上的一段經典。(照片取自Genius.com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erem Tapani Gültekin)

披頭四特展《2014 The Beatles Tomorrow》正於臺北華山展出之際,重新認識披頭四的專輯軼事再好不過。六零年代兩位英國知名的普普藝術家,為他們先後製作專輯封面,這樣的跨領域結合反映了當年的時代氛圍,也造就了音樂與藝術史上的一段經典。(照片取自Genius.com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erem Tapani Gültekin)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披頭四,你的是哪一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它如何陪著自己渡過青春期,以及那些需要力量的夜晚?

歡迎你留言給我們喔!

 

從小聽披頭四的音樂,一路從似懂非懂聽到能觸發感懷,卻是在近年來才驚喜發現早已看熟的專輯封面,其實大有來頭。早在1959年,第一屆葛萊美獎就將最佳專輯包裝列為獎項,當時的第一位得主是法蘭克辛納屈的’Sings For Only the Lonely’。披頭四的音樂在六七零年代席捲全球,專輯封面製作自也極講究,其中的兩張專輯封面分別與英國兩位普普藝術大師彼得布雷克(Peter Blake)和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合作,成功的在樂迷心中樹立經典,在日後反覆受到引用及模仿。

(英國倫敦的杜沙夫人蠟像館中,披頭四走過倫敦艾比路(Abbey Road)的模樣,這幅圖也是《Abbey Road》這張專輯的封面,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erem Tapani Gültekin

彼得布雷克 X 披頭四《Sgt. Pepper Lonely Hearts Club》

 

彼得布雷克是當年英國發展普普藝術的先鋒,他設計了1967年的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Band’,概念是讓披頭四成為一支穿著彩色軍裝的虛擬樂團,與他們心目中的夢幻群眾一起在公園演唱。當時布雷克要求團員們列出想合影的名人,約翰藍儂(John Lennon)和保羅麥卡尼(Paul MacCartney)各列了一長串,藍儂甚至天馬行空的想加入希特勒、甘地和耶穌的照片,終究因爭議性太大而作罷 ; 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列出的都是印度心靈導師,林哥史塔(Ringo Starr)對於要列誰則完全無所謂。最後決定的人選囊括各界,包括馬克斯、邱吉爾、巴布迪倫、馬龍白蘭度、瑪麗蓮夢露、作家王爾德等等。

(當時拍攝Sgt. Pepper Lonely Hearts Club 專輯封面的拍攝現場,照片取自Genius.com

團隊為此特別製作了真人大小的紙板模型,又從杜莎夫人蠟像館借出包含披頭四在內的九座蠟像,由名攝影師麥克庫柏(Michael Copper)掌鏡拍攝。封面模擬冠蓋雲集的大合照,封底則印有整張專輯的歌詞內容,整體視覺印象熱鬧繽紛,一舉拿下當年葛萊美最佳專輯封面獎。這不但是唱片史上最著名的封面之一,也是彼得布雷克創作生涯最指標性的設計,甚至照片中央擺設的大鼓,都在2008年一場拍賣會拍出六十七萬英鎊的天價。彼得布雷克在八十歲生日時,製作了以經典封面為基礎的新版設計,把人物換成自己心目中的名單,前綠洲合唱團的吉他手諾爾蓋勒格(Noel Gallaher)、艾美懷斯(Amy Winehouse)、艾爾頓強(Elton John)與J.K羅琳(J.K. Rowling)等新一代的名人都在其中,以此向所經歷過的時代致敬。

彼得布雷克的創作方式以繪畫和拼貼為主,繼與披頭四的專輯合作後,陸續也為The Who、 Oasis 和Eric Clapton等知名樂手製作封面,此外也跨足其他產業的平面設計。

理查漢米爾頓 X 披頭四《White Album》

披頭四隔年發行的專輯封面,則請來理查漢米爾頓操刀。理查漢彌爾頓亦是英國藝壇極重要的藝術家,他的拼貼作品“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甚至被視是為普普藝術的最早期的代表,內容充滿了消費文化的象徵物如電視機和吸塵器,大方擁抱美式文化的影響。漢彌爾頓回憶最早開專輯封面會議的場景是間「充滿穿著短裙長靴女孩們的辦公室」,保羅麥卡尼希望新封面與上一張的華麗風格作出對比,漢彌爾頓便提議白底封面加上咖啡杯漬以製造效果,但無法與唱片公司方達成共識,最後設計便索性朝更簡約的路線發展,主張純白不加任何圖樣,只在每張封面右下角印上版數,在一開始即預設了百萬銷量,以版數的概念來營造出一種「限量百萬份」的矛盾趣味。唱片公司對如此簡單的主視覺原本仍存疑慮,經過溝通後保羅麥卡尼決定支持漢彌爾頓的想法,並提供了三箱照片作為內頁拼貼設計的素材,樂迷所熟知的’White Album’就此問世。

(1968年The Beatles “White Album”專輯封面,照片取自thewhitealbumproject.com


封面設計過程不盡愉快

 

雖然藝術家設計的專輯封面成品效果極佳,但當年與唱片公司的合作過程並不完全愉快。即使披頭四專輯創下百萬銷售記錄,漢彌爾頓和布雷克在當時又已成名,藝術家所拿到的報酬都不是太令人滿意:布雷克只有拿到兩百元英鎊,漢彌爾頓也提過當時酬勞少得驚人,且兩人雖為封面的創作者,但都不擁有圖像的重製權。此外如漢彌爾頓的’White Album’設計本不希望印有The Beatles的字樣,唱片公司基於商業考量最後還是加上樂團名稱,這點也讓漢彌爾頓多年來耿耿於懷。

(1968年The Beatles “White Album”內頁設計,照片取自thewhitealbumproject.com

 

畫廊經理人勞勃費雪串起合作機緣

 

而當年創造藝術家設計流行音樂專輯機緣的關鍵人物,是六零年代知名的畫廊經理人勞勃費瑟(Robert Fraser)。費瑟在倫敦設立畫廊,被保羅麥卡尼形容為六零年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名流界的核心也是藝術潮流的帶領者,舉辦各種開幕沙龍與高調的舞會,當時如日中天的披頭四和滾石樂團都是座上賓。前述’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Band’和 ‘White Album’的封面設計,便是透過費瑟的居中牽線,約翰藍儂與藝術家妻子小野洋子1968年在的聯展也是舉辦在費瑟的畫廊。漢彌爾頓一件知名的作品”Swingeing London 67”便曾以費瑟為靈感,取材1967年費瑟與滾石合唱團的米克傑格(Mick Jagger)因沾毒而在宴會外被警方逮捕的照片,費瑟與當時流行樂界的交遊情況可見一斑。

(Richard Hamilton “Swingeing London 67”, 1967.;照片取自Tate Museum

時代背景造就流行音樂與普普藝術的共鳴

 

從藝術史看來,這兩位藝術家與流行音樂的合作其實有跡可循。英國自五零年代無可避免受到美國消費文化的席捲,藝術上形成普普藝術(Pop Art)的浪潮,時間點早於大眾較熟知的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普普藝術強調文化上的階級消弭、普及性和速成性,與流行音樂的精神頗有重疊。近年來流行與藝術的合作已漸成趨勢, 但披頭四的’Sgt Pepper Lonely Hearts Club’與”White Album”在當時不但是美學設計的創舉,也是六零年代流行音樂與藝術間共鳴情境的寫照,體現出時代的特徵,因而建立了無可撼動的經典地位。若有興趣對專輯封面稍加研究,其中有許多訊息與時代故事值得發掘,那是視覺印象和記憶歸屬之外的收穫,也許還會讓你發現更多鍾愛流行樂的原因。

目前披頭四特展<2014 The Beatles Tomorrow>正於臺北華山進行中,展期為2014/12/8至2015/3/9。

(Peter Blake為The Who設計1981年專輯’Face Dances’,邀請包含Richard Hamilton在內十五位藝術家共同為樂團成員繪製肖像 Peter Blake 製作綠洲合唱團(Oasis) 2006年專輯’Stop the Clock’封面,照片取自Tate Museum

 

(Peter Blake 製作綠洲合唱團(Oasis) 2006年專輯’Stop the Clock’封面,照片取自cdstarts網站。)


*【作者簡介】林勇鑫
藝術相關工作者,探討各地藝文活動與現象,喜愛藝術、電影、音樂、讀書與城市漫遊。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披頭四,你的是哪一首?它如何陪著自己渡過青春期,以及那些需要力量的夜晚?

歡迎你留言給我們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