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照書養,孩子還是難教、愛哭鬧?坊間教養方法技巧都沒錯,只是大人忽略這一點

2018-02-11 11:30

? 人氣

每位孩子都需要的心理安全感

在教室內,六歲的小男孩和他的同學正在用厚紙板做美術品,這時,另一位小男孩突然間拿走他手上的膠水,把他們的作品弄倒。小男孩疑惑又生氣的抬起頭來尋找老師在哪裡,發現老師正在幫忙其他孩子。於是,小男孩哭了起來,爬到桌子底下蜷縮著。老師聽到哭聲後抬頭看見躲在桌子下的小男孩,走到桌邊想說服他趕快出來。十分鐘後,小男孩還是不出來,於是老師用嚴厲的口吻說:「你需要出來,不然我會把你拖出來。」但是小男孩卻哭得更大聲,躺在地上開始踢桌腳,甚至在老師拖他出來時開始踢踹老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到孩子失控,老師決定停止拖他出來,去請學校的體育老師來幫忙。體育老師來了後,用非常和藹輕柔的聲音對小男孩講話。不久後,小男孩就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回到座位上。全校的人都知道,這位體育老師對孩子有著神奇的魔法。

這是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莫娜.迪拉胡克(Mona Delahooke)博士描述自身觀察過的一個案例,這位小男孩的老師描述他有「嚴重的問題行為」,是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但是,如果以神經覺角度來解釋,因為這位孩子的神經覺不準確,所以將沒那麼危險的刺激視作攸關生死的危險訊號,而哭鬧情緒失控,是因為他進入到「攻擊或逃跑」模式了。

我們已經知道,當孩子的神經覺辨認有危險(Neuroception of threat),就會進入「攻擊—逃跑—凍結」的防衛模式,出現劇烈的行為反應;那麼相反的,當孩子的神經覺覺得安全(Neuroception of Safety),孩子就能回到放鬆、專注學習、與人互動上。

要讓孩子感覺安全,並不是講哪些特定的話語或是發幾張獎勵貼紙,而是你「如何回應」孩子——輕柔撫慰的語調、平靜的身體姿態、專注的聆聽、對孩子說的話語是來自真誠的關心,而不是希望孩子趕快服從指令——這樣的語言和非語言訊息,讓孩子接收到心理安全感,就能讓他脫離「攻擊或逃跑」狀態,而與人互動。

案例中那位體育老師的「神奇魔法」,就是讓這位小男孩感到安全。

(圖/photoAC)
讓孩子感覺安全,並不是講哪些特定的話語或是發幾張獎勵貼紙,而是你「如何回應」孩子。(示意圖非本人/photoAC

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發生的事

許多孩子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是因為神經覺認為有威脅,讓身體進入「攻擊—逃跑—凍結」狀態,這是這些孩子身體回應環境壓力的方式,並不是故意搗蛋惹你生氣。如果能夠用這樣的眼光去解讀孩子的行為,我們就可以更有效的幫助孩子:環境中哪些東西讓孩子感到安全、哪些不安全?孩子需要什麼?大人可以提供哪些支持幫助孩子?環境可以做哪些改變?

可惜的是,市面上許多教養資訊還是告訴父母:使用獎勵懲處方式,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就扣掉點數或貼紙、罰他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哭鬧時要忽視他、如果你數到三孩子還繼續失控,可以把他關在房間裡……。這些策略都是假設「孩子能夠百分之百掌控自己的行為、他們是故意做這些事情」,但是,如果孩子是因為神經覺辨認有危險而進入到「攻擊或逃跑」狀態,那麼這種改變行為策略就不會有效,因為懲罰只會讓孩子的神經覺接受到更多危險,繼續被困在生理防衛機制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