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的嬰兒奶粉這麼貴、價格「回不去了」?2張圖告訴你,錢到底被誰賺走…

2018-01-31 12:38

? 人氣

嬰兒奶粉的價格一直備受討論與關注,通常平均來說每週可能需要一罐的用量,這筆花費對爸爸媽媽來說累積起來十分可觀。雖然說給心肝寶貝的食物,再貴都值得買,但部分嬰兒奶粉價差實在明顯,到底構成嬰兒終端銷售價的原因有哪些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不同產地進口關稅大不同

由於台灣的嬰兒奶粉大多是在國外生產製造,再原裝進口到台灣,而國外產品要進入台灣市場,首先要面臨的就是進口關稅,以目前嬰兒奶粉進口到台灣的關稅來看,分為:

1.世界貿易組織會員(WTO)或我國有互惠待遇之國家或地區之進口貨物,關稅為5%,包含歐盟與澳洲。

2.特定低度開發、開發中國家或地區之特定進口貨物,或與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國家或地區之特定進口貨物,關稅為0%(免關稅),包含紐西蘭。

3.不得適用上述兩種稅率之進口貨物,關稅為7.5%。

根據市售嬰兒奶粉業者提供的資料來看,台灣進口的奶粉主要來自於歐盟、澳洲與紐西蘭等國,從2013年12月1日起,紐西蘭進口到台灣的嬰兒奶粉從5-12%關稅改為免關稅,照理說價格會變得更為便宜,但是在2014年5月卻有許多報導指出,相關品牌的嬰兒奶粉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漲價,或是價格不變,但內容物變少的變相漲價。

為了確認其中的原因,稽查是否為業者趁機中飽私囊,當時的公平交易委員會還為此展開調查。不過根據2014年8月《天下雜誌》的報導「台紐FTA後,奶粉為何不降反漲?揭開背後真相」指出,主要原因為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習慣改變,對於乳製品的需求量增加,加上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嬰兒奶粉中被檢驗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導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而大量在全世界掃貨,推動全球奶粉價格飆升。

《天下雜誌》的報導亦指出,從2008-2013年間,紐西蘭出口到中國的乳製品總金額成長了9倍以上,但出口到台灣的金額則僅成長70%,大部分的乳製品都往中國銷去了,台灣在需求量不變,但能買到的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是節節上升。

02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2. 配方研發成本

由於台灣正積極推動母乳哺育政策,在專家學者不斷地宣導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食物後,台灣哺育母乳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喝嬰兒奶粉的人口下降,加上近幾十年生育率屢創新低,讓嬰兒奶粉業者為了搶攻市場,只能不斷地投入成本,希望能研發出更符合消費市場需求的產品,例如強調可預防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水解蛋白、主打增加腸胃保護力的益生菌、主打嬰兒智力發展不可或缺的DHA等,所需消耗的成本更是不容小覷。

3. 安全衛生控管與檢驗成本

這幾年頻傳的食安事件,加上幾年前中國的嬰兒奶粉中曾被添加三聚氰胺,引起世界各國的譁然,讓家中有嬰兒的父母人心惶惶,嬰兒奶粉的生產標準受到國際法規的嚴格管控,在每個環節的安全衛生管控,都需要為數不小的成本。

此外,國內食品大廠除了原有自主檢驗之外,2014年12月31日食藥署更規定,嬰兒奶粉業者須進行微生物及營養素含量檢驗,每季或每批至少一次,以確保產品的衛生安全及其營養成分之有效性。但檢驗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這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影響奶粉價格。

01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4. 行銷與通路成本占比高

嬰兒奶粉有別於其他產品,較少進軍到量販店、超市等通路,根據《凱度消費指數》的調查顯示,主要販售地點為藥局與嬰兒用品店,約佔整體通路的78.2%,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嬰兒奶粉礙於法規規定,0-1歲的嬰兒奶粉不得有廣告行為,反而造成產品資訊無法充分流通、網路上充斥一堆真假難辨的資訊下,爸爸媽媽傾向於在藥局中詢問專業藥師,而嬰兒用品店則是因為從懷孕開始養成的購物習慣。在通路上販售會有上架費的成本,且而每間廠商給予通路的利潤,相對也會影響店員在銷售上的建議,通路利潤的多少也會影響終端售價

因此嬰兒奶粉的價格差異,主要來自於各家的關稅、研發成本、檢驗成本、行銷與通路成本的不同,但價格與品質並無直接相關,重點是購買時盡量選擇知名、可信賴的品牌,只要寶寶喝了身體健康、排便順暢,基本上就是適合寶寶的就是最佳選擇。

文/黃宜稜
本文經授權轉自在食力foodNEXT(原標題:嬰兒奶粉貴在哪裡?成本結構讓你知)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