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歲未婚是剩女、男人30歲沒工作是魯蛇…她出國後發現華人社會最可笑價值觀

2018-01-23 08:30

? 人氣

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認為「既然已經花了錢,就算電影很難看,還是硬把它看完」,或「因為已經花了十年交往,現在卻分手而沒有結婚是件很可惜的事」都是不理性的行為(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都是理性的),因為已經投注的「十年」,與已經買下的「電影票」,都是「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果依舊抱持著「已經花了錢,就算電影很難看,也要把電影看完」的心態,你所花費的,將不只是「電影票」,還有「時間」;一旦發現電影很難看,馬上掉頭去做別的事,雖然「電影票」已無法回收,卻仍保有「時間」。同理,也可以套用在交往十年卻情已轉淡的情侶身上,既然已投注的時間不可回收,就算真的結婚,往後的人生就要與沒有感情的人共同度過,何不認清過往的投資不可回收,起碼可以贏回自己的下半輩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東方社會裡的年齡焦慮,不也是如此嗎? 我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念XX科系了,現在轉職會不會很「浪費」? 我已經花了這麼多年才爬到了主管的位子,現在轉職,會不會很「可惜」?

因為擔心「浪費」、「可惜」,使得這兩者都成為我們的恐懼,於是害怕改變,擔心用手上的「成本」去交換一個不可知的未來。然而,在你害怕「浪費」、感到「可惜」時,不如想想經濟學的理論:不要用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來限制人生的決定

回頭說說我遇到那位台灣律師的故事,在我對著他眨眨眼說:「嘿! 你不也正在念著你所期待的知識嗎? 既然我們在美國的土地上,就讓我們忘記華人的年齡焦慮,好好享受現在正在做著自己喜愛事物的感覺吧!」

聽到這段話,他原先因為想到學成歸國後煩惱的臉,瞬間舒緩許多。

「我懂。」他說。

我們都笑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都正努力擺脫華人文化在心裡早已內化的年齡焦慮。

作者介紹|Y.C.Hung

18歲以前唯一的夢想是當醫生,在夢想即將實現時,卻開始惶恐自己除了當醫生之外什麼都不會,也因為醫學生時在哈佛醫學院交換期間豐沛的學習經驗,打開了視野,畢業後為了「想要追求更大舞台」,而選擇出走台灣,在拿到醫師證書後開始了人生的大冒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悅知文化《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原標題:年齡不該是追尋夢想的阻礙)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