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歲未婚是剩女、男人30歲沒工作是魯蛇…她出國後發現華人社會最可笑價值觀

2018-01-23 08:30

? 人氣

比起年齡,應該焦慮的是─有沒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美國待久了,發現美國人對於年齡的焦慮也不是沒有,只是相對地,焦慮感比東方社會要低很多。某次和哈佛博士班學生聊天時,我發現在場的博士生幾乎每個人都超過三十歲,有一位哈佛博士一年級生,在念完統計學系之後,先去非洲工作了兩三年擔任數據分析師,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快三十歲的他決定重返校園念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問他:「在三十歲重回校園,你會有因年紀而來的壓力嗎?」他一臉奇怪的看著我,告訴我還好,因為他真的想學更多東西。那個時候,我在他眼裡捕捉到想做什麼事情究竟跟年齡有什麼關係的疑惑。

有個朋友,他在美國完成了內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卻無法忘懷當一名外科醫師的夢想,因此重新申請,目前正擔任外科醫師。我曾疑惑他的選擇,畢竟美國醫學院學費高昂,每個人身上都有龐大的學貸壓力,而住院醫師的薪水實在無法償還學貸,在他明明可以升上主治醫師、薪水三級跳之時,卻選擇回頭去當個累人的外科住院醫師;另一方面,當時的他年紀已經三十好幾,如果是在台灣,重新當一名外科醫師不僅對體力、年齡與已成家的他,犧牲的「成本」都太大。但他卻告訴我,之前選擇內科是因為可以兼顧家庭,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就算兼顧家庭,他還是不快樂,因為他嚮往的是另一個領域,如果一直往既定的方向走,耗費的「成本」其實更大,只因那並非自己所喜愛的事物

於是我又詢問一些西方友人,對於到達一定年紀後卻沒有工作,反而選擇一條非典型之路(例如三十歲了,卻做著與所學毫不相關、不穩定的工作),周遭的人會如何看待。友人告訴我,雖然有少部分的人會因此看不起那個正在探索、看似不務正業的人,但多數人還是很包容,因為探索與對未來感到困惑,都是人生的一小階段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我逐漸明白,年齡到了就不該做什麼的疑慮,或是年齡到了就該做什麼的焦慮,其實是華人社會裡的產物。比起這個,西方社會更在意─你有沒有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不要用經濟學的沉沒成本來限制你人生的決定

分享一個有趣的經濟學理論─「沉沒成本」。最常用的例子是,當你和在一起十年的男/女朋友感情變淡了,而你又已屆適婚年齡,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會認為都已經在一起十年了,若這時候分手的話,好像很「划不來」,於是繼續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地維持這段關係。

再換個例子。如果我買了一張電影票,進了電影院後發現這部電影難看無比,你該怎麼選擇呢? 因為已經花了錢,就算再難看,還是繼續看下去? 或是,掉頭就走,去做其他事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