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歲未婚是剩女、男人30歲沒工作是魯蛇…她出國後發現華人社會最可笑價值觀

2018-01-23 08:30

? 人氣

「年齡焦慮」來自何處?

或許是深受孔子的影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於是,「年齡」的限制就在華人文化裡緊緊紮根─女性三十歲前若不結婚,就是「剩女」(我曾告訴西方友人關於「剩女」的背後涵義及其英文直譯,他認為這種說法對女性太殘酷);男人三十歲必須擁有一份穩定工作,否則就是不務正業。大學畢業後要乖乖去找工作,出國遊學就是心不定、打工度假就是當「台勞」。四、五十歲最好要擁有房子,人生要定下來,有個好對象牽手走一輩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樣的社會裡長大,我發現無形之中也為自己設了很多框架,過去的我總認為醫學系畢業後就應該要去當醫生,三十歲前就要結婚。對於改變,我也曾經躊躇不前。

而這框架對大學畢業生而言或許是:「我已經工作一陣子了,若是想出國念書的話,會不會太老了?」,對高中畢業生則是:「同學們都已經念大學了,若我去Gap year 會不會落後大家一年?」

在這樣的思維底下,我們總是用年齡設定里程碑,每個年齡都被社會既定的里程碑綁定,當沒有在既定年齡裡達到那個里程碑時,我們焦慮的,或許不是年齡,而是隱含在年齡背後「沒有到達」的失落,可是,誰有權可以定義你的人生里程碑? 誰又可以為你找到夢想的里程碑? 能夠找到里程碑、定義里程碑的人,應該只有你自己,不是嗎?

活在自己的時區

我在西方社會裡逐漸看清東方社會的年齡焦慮後,總想為我們的社會提出這樣的反思:晚了同儕一年兩年,到底對人生有何影響? 人生又不是一場競賽,不是晚了別人念大學就輸了;晚了別人進職場,也不代表未來的成就會比同輩低。

最近美國有一首很有名的小詩,我很喜歡,很多中文媒體把它翻譯為「活在自己的時區」。部分節錄如下:

紐約比加州快三個小時,但這並不代表加州比較「慢」。

New York is three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but tha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些人22歲就大學畢業了,但卻花了五年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Someon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t 22 but waited five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job.

有些人可能25歲就成為CEO,但卻在50歲就死掉,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but died at 50.

有些人可能在50歲才當上CEO,卻活到90歲,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50 but lived to 90 years.

當有些人已經結了婚還有小孩,其他人可能還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while another is married with children.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區裡。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own time zone.

你身邊的人可能看似領先你的人生,但這也沒關係,有些人可能同時也看似落後你的人生。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be ahead of you. That’s total fine. Some are behind you.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用自己的速度奔跑,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zone.

不用羨慕或是模仿他們,

Don’t envy or mock them.

他們在他們的時區,你在你自己的時區,

They are in their own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人生需要等待對的時間點,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react.

而每個人在人生這張試卷裡,都有不一樣的問題需要去回答。

Everyone have a different exams paper meaning different questions.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