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八還能投資嗎?不妨回想巴菲特的兩大投資哲學!

2021-07-07 17:33

? 人氣

堅守自我的投資原則,是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的重要關鍵。(圖/JD Morris@ flickr)

堅守自我的投資原則,是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的重要關鍵。(圖/JD Morris@ flickr)

7月6日,台股加權指數一度衝破1萬8千點,再次刷新紀錄。來到史上高點之際,究竟我們該如何決定投資策略?此時還能進場嗎?如果我們試著用巴菲特的角度思考,或許解答這個難題會容易些。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今年已經高齡90歲,他投資眼光獨到,如果以價值投資衡量,無疑是當今最長壽、最成功、資產也最可觀的投資者,根據最新統計,他的資產達到1,013億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菲特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特質,就是自律和耐心。例如他身價非凡,但他的生活方式頗為特別:首先,他把可樂當水喝,每天喝5罐可樂,巴菲特曾表示,若自己每天攝取2,700卡路里熱量,那麼約有4分之1的熱量來自可口可樂,他認為「喝可樂能帶來快樂」。此外,巴菲特以節儉出名,即便波克夏公司近年大舉買入蘋果股票、成為其大股東,但多年來他依舊選擇使用掀蓋手機,並沒有為此換一台價格較高的iPhone。由此可見,巴菲特在飲食、生活習慣上,就跟他的投資方法一樣自有其規律。

用正確思維投資,才不會被運氣蒙蔽

從上述兩點可得知,巴菲特十分堅持信念,對於喜歡或認定的事,鮮少輕易改變。據晨星指出,他在1985年一次電視採訪中表示,想要投資有成,就得抱持一些規則和原則,在他眼中,「要有沉穩的性格才能進行投資,一種不會因為與大眾站同邊或反向而有情緒起伏的氣質」;他解釋:「你的對或錯,不是因為有一千個人同意或不同意你。你是對的這件事,來自於你對事實及相關推理是對的」。換言之,若沒有完整的邏輯架構,獲利很可能只是運氣好,能夠判斷賺錢是否歸功於運氣,是投資人理解自己的第一步。(延伸閱讀:存股不只是買進和期待下跌這麼簡單!揭巴菲特穩賺不賠的秘訣,照著做保證能獲利

巴菲特解釋投資的名言甚多,「投資最重要的第一條規則就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是不要忘記規則一」,便是投資人耳熟能詳的一段話。然而,「不要賠錢」四個字說來簡單,實際用真金白銀操作,你便會發現極為困難:因為價格、標的、時機任何一者拿捏不當,就有頗高機率可能賠錢,想要避開「雷區」,就得投入大把心力研究。但我們多數人都屬於沒時間、懶得做功課的「小白」,這正是巴菲特建議大家,應該長期投資S&P500指數ETF的原因,因為無論價格、標的或者時機風險,若長期投資追蹤美股大盤的標的,都能夠有效分散。

堅持有足夠安全邊際時才出手

何謂風險?巴菲特對風險的定義就是「資本的永久性損失」,既然投資必然承擔風險,那麼避免血本無歸的方法,就是讓預期報酬能夠超越風險,也就是巴菲特長期遵行的「安全邊際」。這個觀念來自影響巴菲特一生的老師,也是他多年摯友-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意思是:如果中意標的價值100元,那麼最好直到價格跌至80元甚至更低時再出手,便能大幅降低賠錢的風險,在此之前,都應該耐心等待。(延伸閱讀:從撿菸屁股到大買蘋果,巴菲特寶貴一課:用3指標,看出有護城河的好股票

巴菲特曾多次強調,頻繁進出市場並不是聰明的策略,他也曾說,投資人招致的各種不幸,通常都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耐心等待。巴菲特住在遠離華爾街的內陸城市奧馬哈,幾乎與各種市場耳語、噪音絕緣,每天閱讀數百頁年報資料,他充分準備、掌握理想標的,又能夠耐心守候,因此總是能夠撿到便宜。

好比在2001年科技網路股泡沫破滅前,巴菲特只是觀望,此舉曾經被市場不少人譏諷,但他不為所動,等到整段狂熱行情冷卻,他才出手慢慢撿便宜。幾年後,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巴菲特如法炮製,他耐心等到大型股股價狂跌,只花50億美元便認購了高盛10%的永久特別股與認股權證,因而在後來的復甦當中獲利豐厚。

巴菲特透過廣泛閱讀洞察人性,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也從中體會到金融市場波動中的變與不變,從而投資致富。難能可貴的是,巴菲特長期宣揚慈善捐助,本人也身體力行、承諾將捐出99%資產給基金會,2021年6月底<
他再次捐出價值41億美元的波克夏股票,使總捐助金額已經超過目標的一半。巴菲特樂在工作,如他自己所言:「每天都踩著踢躂舞步去上班」,他的投資與人生智慧,值得我們在市場高點之際再三思索。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