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何時開始看天氣預報的?日據時期愛用華氏溫度?99%人不知的百年氣象史!

2018-01-04 12:57

? 人氣

赫德曾說,守燈塔的都是聰明、踏實且會讀寫的歐洲人,幫忙記錄氣象,可以打發點孤獨寂寞的時光。依周明德〈臺灣氣象事業之肇始〉一文,1885年左右,基隆、淡水、安平、打狗(高雄)四個海關和漁翁島(澎湖西嶼)、南岬(鵝鑾鼻)兩燈塔,便開始運用香港氣象臺提供的儀器設備觀測發送台灣氣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以後,台灣的氣象發展進入另一境地。初期最顯著的變化是1896年12月1日以後不再借助稅關,而是廣建「測候所」(氣象站),在台灣形成氣象觀測網。

(圖/作者提供)
日治時期的天氣圖使用的各種天氣符號。(圖/麥田提供)

曾有學術論文分析日本在台灣大力發展氣象觀測,係因應國際氣氛和國際壓力的結果,這種說法恐怕想像多於事實。台灣的主人從清廷換成日本,英國和德國確實曾透過外交管道,希望延續氣象合作,提供氣象電報。

這種做法毋寧是一種尋求合作的禮貌。如果日本在台灣建設氣象事業是迫於他國壓力,沒有必要人家要求一分,卻做十分的道理。英德只希望繼續提供氣象資料,未要求建測候所或其他進一步具體的改革,日本卻在據台前十年,建置觀測網多達78處;包括7個正式的測候所及數十個派出所、自來水廠、學校、郵局構成的氣象網絡。

事實上,日本國內的科學氣象測候在據台前已經發展多年,努力追上西方現代化腳步的足跡鮮明,有自己一條發展氣象的路。1875年(明治8年),日本就向國外訂購儀器,並聘請英國專家設立「東京氣象臺」。十年後,全國測候所已高達74個。氣象資料民生化,開始把天氣預報內容於東京市內的派出所公告給一般平民,則是1883年六月的事。

(圖/作者提供)
台灣總督石塚英藏視察臺北測候所,後方半身像是影響台灣氣象發展深遠的創所所長近藤九次郎。(圖/麥田提供)

大約與日本同時間,台灣也開始有天氣預報。清代打狗稅關的醫生在旗津碼頭的醫院屋頂,架起不同圖案的旗子來預報天氣。不過那是私人所作,非公權力機關的施政行為。至於總督府方面,依領台第三年的「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記載,1896年8月11日成立臺北測候所(今中央氣象臺前身),隔年九月以後,總督府府報上開闢「觀象」一欄,刊載臺北測候所發出的「本島氣象天氣豫報び天氣概況及暴風警報等」。

報紙刊載每日天氣,日治時期第一個報紙《臺灣新報》就有。1896年6月17日創刊,一開始在報頭下就有一行字「寒暖昨日正午97度」。非常簡略,而且已經是「舊聞」,不過從此可知,日治時期使用華氏的溫度標示法,與戰後國民政府採用攝氏不同。

要知道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氣象的實態,教科書是一個絕佳的管道。總督府熱衷把電報、電話、汽船、氣象測候等新文明事物,透過教科書,介紹給學生。目前所見最早把氣象知識放入教科書的是,大正二年(1913),總督府出版的《國語教育農業讀本》。

(圖/作者提供)
日治時期普設氣象站,圖為今和平島的測候站。(圖/麥田提供)

一篇題為〈天氣豫報及び暴風雨警報〉的課文指出,文明諸國都設氣象臺,在台灣,中央有臺北測候所,各地方有基隆、臺中、臺南、恆春、臺東、澎湖設測候所。臺北測候所不僅蒐集島上各測候所和九州、沖繩列島的氣象電報,也與上海徐家匯、香港、馬尼拉等氣象臺交換氣象電報,根據電報,製成天氣圖作預報。

日治時代發布颱風警報,與現在最大不同的方式是,在郵局、派出所等「信號所」張示警報內容。警報方法並非貼一張單子,課文中說,在高高的桿子上,掛紅球代表暴風將來,掛紅圓錐體表示更緊迫的暴風警報。若在晚間,改以一個紅燈替代紅球信號,兩個紅燈代替紅圓錐。

作者介紹|陳柔縉

1964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聯合報政治組、新新聞周刊資深記者,現為知名專欄作家。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麥田出版《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