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怪罪新冠肺炎!日本人類學者的反思:除了被恐慌控制,你更該思考這幾件事

2021-06-11 12:50

? 人氣

「例如流感,有自身經驗的人多。所以知道萬一罹患了,就是休息個1、2週,或是可以預測到學校有可能會停課。反觀新型冠狀病毒,雖説感染人數增加,但沒感染的人還是佔絕大多數,轉爲重症的患者更少。但負面資訊過於充斥,要每個人基於各自的親身體驗來調適面對疫情,實有困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並不是説打了疫苗之後,就完全沒有被感染或是傳染給別人的風險。今後和新型冠狀病毒共存的情況應該也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吧。正因爲如此,不管是發佈資訊或接收資訊都更應該有必要去克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過度恐懼。

「期望著整個社會可以妥善對應、朝著找出折衷方式的方向邁進。」

承受著「不確定性」而活下去的覺悟

並不是要否定爲了不染上疾病所做的努力。但磯野說,那並不光是如何活得長久一點的問題,而是應該對於生和死的問題都更加深入地思考,不是嗎?

「我們有一天一定會死。盡管如此,卻不曾想要好好地思考關於死的事情,此外,人作爲社會性動物,活著必然會與他人邂逅相識、有所牽連。即便如此,現在卻光爲了説不定會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就捨棄了與人相遇會面所能帶來心靈餘裕。人類與他人共同地活著這件事就是承受著對方的唯一性和不確定性而活。例如,被宣告剩餘壽命不長的人其不確定性也會增加。陪伴在側並承受其不確定性的正是家人及親友。但若在對所需承擔的風險過度管控的情況下,面對著不確定性,陪同一起走下去的空間,一開始就被剝奪了。」

她甚至對於連想像力都被資訊所操控的現狀敲出警鐘。「有大量的資訊,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在操控著我們的情感。最可怕的是,我們的情感就任憑發佈出來的資訊所操縱,就連想像力都被控制住。感受到什麽,而引起共鳴,本應該是個人的自由。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思考爲何可以片面、一味地發佈資訊,其背後的結構和發佈者的意圖,以及那些對自己的意義到底爲何?」

文化人類學擴展可供共存的空間

新型冠狀病毒平息之後,重視預防醫學的趨勢一定會更加顯著。正因爲如此,所以希望對所感受到的疑問,以文化人類學的探討研究方式傳達出去。

「今後,把價值判斷的重點放在長生這件事的統計學的倫理觀和價值觀,會越來越暢行無阻,廣爲流傳的時代吧。像是,如果這樣做的話,健康上就會有這麽多的風險。一切都將以數字來呈現,無所止境。不光是醫療工作者,在一般人裏面,也對這種趨勢抱持著不確定感。我想傳達訊息給這些人,希望朝著搭起一個可以用身邊事例來共同思考活著到底是什麽的平台的目標前進。」

她堅決强調,個人絕對不能把思考活著到底是什麽的這個能力放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