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是被政敵毒死的嗎?他分析當時蘇聯政治局勢,真正的死因竟比被下毒還可怕

2017-12-15 16:17

? 人氣

史達林最需要救治的時候,身邊的人全部變得遲鈍麻木、無動於衷。(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史達林最需要救治的時候,身邊的人全部變得遲鈍麻木、無動於衷。(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史達林,蘇聯在位時間最長的最高領袖,對二十世紀的人類歷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也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他以鐵腕手段排除異己,統治一個全新的國家,領導蘇聯戰勝納粹德國,同時把落後的沙皇俄國打造成僅次於美國的重工業國家。

一代梟雄的神祕彌留

二十世紀五○年代初,冷戰的第一個高潮在歐洲和亞洲都演繹著劍拔弩張和硝煙瀰漫,幸好在初春的蘇聯莫斯科西郊,萬物依舊吐著清新寧靜的氣息,陽光安逸祥和,並未因世界局勢和這個國家主人的脾氣而有絲毫改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斯韋特蘭娜,一位二十七歲的女孩正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無聊、空虛、寂寞。二月二十八日是她的生日,父親原本約好了和她一起慶生,但他終究食言了。斯韋特蘭娜一點都不意外和失望,因為她的父親一向很忙,他是全蘇聯人民的「慈父」。

第二天,三月一日,父親沒有依約打電話給她。第三天,斯韋特蘭娜忽然接到晴天霹靂的通知:趕快到莫斯科郊外的孔策沃別墅,父親病危!

幾天後,蘇聯廣播電臺傳來悲哀的訃告:「列寧的戰友和列寧事業的天才繼承者,共產黨、蘇聯人民的領袖和導師―史達林同志逝世了。」頓時,東西方陣營一片譁然與震驚。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蘇聯在位時間最長的最高領袖,對二十世紀的人類歷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也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他以鐵腕手段排除異己,統治一個全新的國家,領導蘇聯戰勝納粹德國,同時把落後的沙皇俄國打造成僅次於美國的重工業國家。史達林本姓「朱加殊維利」,沙俄時代的格魯吉亞人。「史達林」是他從事革命工作時採用的化名,意為「鋼鐵之人」。在紅色崇拜中,他被譽為蘇聯人民的慈父、共產主義的靈魂。

儘管史達林背負著暴君罵名,卻不妨礙當代俄羅斯人對他的景仰。九年前,俄羅斯國家電視臺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活動,史達林在排行榜中高居第三,力壓普希金、彼得大帝和列寧。

斯韋特蘭娜是史達林唯一的女兒,她無法相信父親一向「健康」,不久前一起散步時甚至健步如飛,怎麼就溘然長逝了呢?

事情要回到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當晚,在克里姆林宮的電影院,史達林與政治局的「四架馬車」:貝利亞、馬林科夫、布爾加寧和赫魯雪夫共同觀看了一場電影,然後興致勃勃地邀請他們到孔策沃別墅飲酒,宴會持續到三月一日(星期天)凌晨四、五點。

除了美酒佳餚,據別墅衛隊副隊長回憶:「像往常一樣,客人來時,我們與史達林一起點了菜。那天夜裡點的是馬札里葡萄酒。他跟我說:『給我們每人兩杯酒吧……』一切如常,沒有什麼異樣。」

赫魯雪夫後來回憶:「史達林已有醉意,但心情非常好,沒什麼發生意外的跡象,宴會上沒有發生不愉快,我們也興高采烈地離開,用餐氣氛難得這麼好。」

雖然外界和歷史愛好者就史達林去世原因爭論不休,自然病故說和陰謀毒殺說各執一詞,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從現存資料和公開檔案看,訊息可謂魚龍混雜,有的顯然夾雜著編者的好惡、偏見和固定思維,有的顯然為了博取讀者眼球或迎合西方的價值判斷而故意捏造歪曲,充滿了臆想成分,並捕風捉影、譁眾取寵,科學根據和理性分析嚴重不足。這些訊息毫無疑義地混淆了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不過綜合多位當事人的回憶,史達林去世的過程脈絡算是相對清晰。

史達林凌晨進入房間休息後便再無動靜,任何人都不敢打擾他,更不敢隨意進入。按照習慣,史達林會在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左右起床。他的房間安裝了多部電話,如有需要,他會隨時傳喚侍衛或服務人員。

史達林的支持者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慶祝他的忌日。(美聯社)
史達林的支持者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慶祝他的忌日。(美聯社)

但是三月一日午後,史達林的房間依舊鴉雀無聲、房門緊閉。侍衛們先是備感意外,接著局促不安,卻是誰也不敢冒著被責備、被懷疑的風險,率先打破僵局。

時間在六神無主中一分一秒溜走。直到晚上十一點,侍衛們終於按捺不住,找了個藉口推門而入。眼前的情景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史達林倒在地板上,口中發出斷斷續續的微弱聲音,肢體似有抽搐,身旁是一塊摔壞的懷錶和一份《真理報》,懷錶指向六點三十分。領袖身下全尿溼了。很顯然,史達林在清晨就出了事(如果早上沒出事,中午他會出來用餐,絕不會拖到傍晚六點半還沒動靜),而此時距離發病已整整過了十五個半小時!

侍衛慌忙打電話給中央領導人請求指示,第一時間沒有也不敢請醫師,因為醫師的角色在當時非常敏感,多疑的史達林剛剛利用「克里姆林宮醫生事件」,誣指包括自己的私人醫師在內的一大批醫學泰斗謀反,整肅了一批無辜人士。

然而,高級領導們似乎都在踢球,盡是敷衍推諉。兜了幾圈之後,只有最具危機公關經驗的貝利亞明確表示:暫時封鎖消息。其他人都以他馬首是瞻。貝利亞是史達林的格魯吉亞老鄉,一度非常得寵,權勢極大,長期掌控內務部和祕密警察。政界圈則暗傳史達林近期想搞掉他!

三月二日凌晨三、四點,姍姍來遲的「四架馬車」終於魚貫進入別墅。馬林科夫「不敢發出任何聲響,把新皮鞋脫下來,穿著襪子走近史達林」。貝利亞煞有介事地訓斥服務人員:「慌什麼!沒看見史達林同志正在酣睡嗎?」赫魯雪夫沒進入房間,只在值班室聽了一下彙報,隨後乾脆驅車返家。

直到二日早上七點至九點間,馬林科夫、貝利亞和其他政治局委員才帶著醫師再次來到別墅。

共產黨的支持者3月5日遊行前往史達林的墓前獻花,今年是史達林逝世64週年。(美聯社)
共產黨的支持者3月5日遊行前往史達林的墓前獻花,今年是史達林逝世64週年。(美聯社)

此時距離史達林發病已過了一天多,醫師趕忙開始診療。他們記錄:「病人背靠沙發,頭偏向左側,雙眼緊閉,面部明顯充血。小便失禁。呼吸紊亂,脈搏每分鐘七十八次,偶見停搏,心音含混。血壓 190/110mmHg。右臂肘關節有挫傷痕跡。患者處於昏迷狀態。無腦膜炎症狀。情況極其危急。」

參與救治的盧科姆斯基教授在日記中補充:「(史達林)右上肢和右下肢完全癱瘓。眼皮抬起時,眼球一會兒左轉,一會兒右轉。左側上下肢時有不安地抽動。」

史達林陷入昏迷,偶爾睜開眼想示意什麼,但無法說話。

很快地,史達林被診斷為「由於高血壓和動脈粥硬化引發左腦半球出血」。三月三日,醫師們彙報認為他「死亡無法避免」,馬林科夫指示盡可能延長生命跡象。五日晚上九時五十分,史達林去世。

事情經過令人匪夷所思。史達林的貼身侍衛機械又木訥,親密戰友們對救治的態度極其消極冷淡,貝利亞尤其詭異。據赫魯雪夫回憶:「史達林剛病倒,貝利亞就毫不掩飾地對他大發怨氣,又是謾罵,又是取笑。簡直叫人聽不下去!不過有趣的是,史達林剛恢復點知覺,貝利亞就撲過去跪在地上,抓住史達林的手不住親吻。」得知「慈父」確實撒手人寰後,貝利亞無意中「透出無法掩飾的興奮」。

斯韋特蘭娜後來說:「父親死得很困難、很可怕……嚴重缺氧。臉色變黑,臉也變形了,臉部輪廓逐漸變得難以辨認,嘴唇發黑,最後的一、兩個小時,他簡直就窒息了。垂死掙扎十分嚇人。大家眼睜睜看著他窒息而死。」

一代梟雄的離奇離世,是否存在疑點呢?

一廂情願的中毒謠言

對史達林之死,不少人認為並非正常死亡― 包括史達林的兒子瓦西里,而且認為是貝利亞下的毒手,理由是史達林生前已有意整肅貝利亞。據說,瓦西里得知父親暴亡後曾歇斯底里地狂叫:「他們害死了我父親!」

布哈林與史達林
布哈林與史達林

根據醫療檔案的紀錄和史達林女兒的回憶,從症狀上看,史達林出現意識障礙、小便失禁、言語功能喪失(按:人的大腦左半球掌控語言表達能力,後來的病理解剖證實史達林的大腦左側有嚴重病變),「右上肢和右下肢完全癱瘓。」(按:典型的偏癱)「在最後那一刻,他突然睜開眼睛,環顧了一下站在周圍的人。他向上舉起左手,彷彿指著上面某處。」死前能抬高左手說明左上肢活動能力尚可(按:左側肌力由右側大腦神經控制,右側肌力由左側大腦控制,史達林右腦未見病灶)。這些都足以支持腦中風的診斷。

腦中風是指腦血管突然發生急性病變,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出血性,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另一是缺血性,如腦血栓形成、腦梗死、血栓脫落造成梗塞。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手段並不相同,甚至存在相反的用藥方向。目前主要透過腦部電腦斷層掃描(俗稱CT)或腦部核磁共振才能鑑別,光憑臨床症狀很難定奪。遺憾的是,在史達林的時代,根本就沒有這類影像技術能進行鑑別診斷。

史達林的醫師們根據病情,診斷他得了最嚴重的腦出血。可是關於史達林被毒死的傳聞,在史學界仍然很有市場。

參與救治的醫師記載:「五日凌晨,史達林突然吐血,導致脈搏衰弱,血壓下降。這種現象讓我們有些犯難,如何對此做出解釋呢?所有會診醫師簇擁在病人身旁,然後回到隔壁房間不安地胡猜亂想……」「上午九點以後,病人開始吐血……並導致嚴重虛脫,費了好大勁才使病人恢復。十一時三十分……再度虛脫,伴有大汗,動脈脈博消失。艱難地使病人克服了虛脫……」

病理解剖則記載:「胃內容納物為黑色液體(按:即含有血性物質),數量為兩百毫升。胃黏膜上可見大量小暗紅點,可輕易用刀剝落……」有人據此認定史達林死於毒殺。

這些吐血、出血的表現,是否意味著中毒?非也!臨床發現,病患(尤其是老年病患)在身體遭遇突發重病的打擊時,由於人體交感神經的調節失控,胃腸道很容易出現過度的胃酸分泌和黏膜保護功能減弱,出血很常見,也就是所謂的「應激性消化潰瘍」。這種現代醫療常常觀察到的情形,和「中毒」毫無關係。

史達林與毛澤東 大
史達林與毛澤東

「病人躁動不安,他試圖坐起來。青紫未消失。大量發汗。」「肝臟腫大。」這些紀錄也無法說明中毒,倒是很像心力衰竭導致的缺氧紫紺、肝臟淤血(按:由於心臟幫浦無力,大量血液積累在肺部和肝臟,因此肝腫大不一定代表中毒)。為什麼史達林在腦中風後又出現了心臟衰竭?原因很可能是合併「腦心症候群」,當時史達林已七十四歲,又長期抽菸、愛好喝酒,其心臟冠脈和腦動脈狀況應該同樣糟糕,有著相同的病變基礎,即粥樣硬化正不可逆地侵蝕他的健康,中風爆發的同時也會誘發心血管閉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繼而在幾天後發展成心臟衰竭,臨床上很常見,特別是那些有不良嗜好的老年人。

至於史達林的抽血報告:「嗜中性白細胞八五%。桿狀核中性白細胞一八%。特別說明:嗜中性白細胞中有毒性顆粒。實驗員維諾格拉多娃。」顯然是一份現在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血液常規化驗。確實,嗜中性白細胞和桿狀核中性白細胞高於正常這點有些詭異,且「毒性顆粒」幾個字相當引人注目,莫非這就是中毒證據?

又錯了。此「毒性」是拉丁語翻譯過來的醫學專用術語,用來泛指顯微鏡下粒細胞的顆粒形態與多寡,和生活中所謂的「毒物」(poison)完全是兩回事!嗜中性白細胞、桿狀核中性白細胞升高時,可初步診斷的病症包括急性或化膿性感染、尿毒症、酸中毒、急性出血溶血(如中了蛇毒)等,範圍很廣,有些病患在嚴重的應激狀態下也會升高,光憑細胞升高就斷定中了生物性毒物,未免過於武斷。再說,史達林到了生命末期,肝腎功能趨於衰竭,很容易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再加上臥床不起誘發墜積性肺炎,統統會導致那些細胞比例升高。

只有在血液或其他體液中分離出具體的毒物或化學成分,臨床醫學和鑑證醫學才能斷定是否中毒、中了什麼毒。一份簡單的血液常規檢驗報告無法做到一錘定音,最多提供少量佐證。

由此看來,一廂情願把史達林的死因歸咎於中毒,終究缺乏嚴謹的醫學證據

從發病到辭世,史達林度過了五天多的時間,以偏癱失語、意識障礙為主,最後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停止心跳(按:一方面可能是腦心症候群,一方面可能是腦中風後,受損腦組織水腫膨脹,壓縮腦幹,迫使控制循環呼吸的腦幹中樞喪失功能)。而腦出血後的腦水腫高峰期,正是發病後三到五天,史達林去世完全符合腦出血的自然病程規律

史達林的遺體曾被解剖,所有臟器包括腦部都經過仔細檢查,好用防腐術永久保存遺體。而病理工作者發現腦出血是完全可能的。

蘇聯官方的報告顯示,史達林患有嚴重的腦部和心臟動脈硬化,脂肪肝合併肝硬化,大腦的左半部出現淤血。除此之外,他的左心室肥大(按:可能合併長期高血壓),腸黏膜大面積出血。腦動脈硬化破裂出血可能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偉大領袖因為腦出血去世。表面上充滿活力的史達林,其實身體正隱藏著巨大的、定時炸彈般的健康隱患。

1949年12月史達林(前排右)71歲生日慶祝活動上,他與毛澤東(前排右)合照。
1949年12月史達林(前排右)71歲生日慶祝活動上,他與毛澤東(前排右)合照。

鋼鐵巨人,積重難返

三月初的莫斯科乍暖還寒,史達林發病的清晨六點半正是一天當中氣溫較低的時刻,又是血壓由夜間的低谷狀態開始回升的時候。老人家於此段時間發生腦血管意外,非常多見。

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的確可以導致腦中風,尤其是腦出血的發作,不過那時的人們還未認識到高血壓所帶來的惡性結果。

史達林雖有高血壓病,但去世前的血壓並不糟糕。俄國檔案發現,史達林在溫泉療養時常做體檢。「一九五○年九月四日。洗浴前脈搏每分鐘七十四次,血壓 140/80mmHg。洗浴後脈搏每分鐘六十八次,搏動均勻,血壓 138/75mmHg。」「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脈搏每分鐘七十次,正常有力。血壓 140/80mmHg。」當時他身患嚴重流感,高燒未退。但如此說來,七十多歲、血壓控制良好的史達林死於中風,又該如何解釋?

歸根結柢,血壓並非中風的唯一因素。糖尿病或長期抽菸者的腦血管內壁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引起血小板聚集,是腦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酗酒、高血脂、情緒激動、天氣轉冷等因素更易誘發病情惡化,繼而爆發腦出血。

史達林是土生土長的高加索人,酒量很大,吃飯時喜歡喝自釀的葡萄酒,這也是他一生的愛好。他的別墅裡存有各種葡萄酒和伏特加,也常用飛機把美酒從高加索空運到莫斯科。在私人場合,史達林常常自行把各種紅白酒按照一定比例兌在一起喝。他也喜歡喝香檳,宴席經常持續到凌晨三、四點,而且往往就是在只有少數人參加的酒席上做出一些重大決策。出事之前,他剛和領導層「四架馬車」暢飲,血液裡積累了不少酒精,對腦血管、心血管都有不良的刺激作用!

史達林的菸癮也非常大,抽菸史達半個世紀以上,有人說,他的菸斗是其政治生涯中唯一不被猜疑的伴侶。他往往口含菸斗在房裡踱來踱去,旁若無人地一邊說話一邊吞雲吐霧,這時的他思想高度集中,顯示出領袖風範。史達林的上衣口袋經常裝著菸斗和火柴,他喜歡掰開香菸,從中取出菸絲,再裝入菸斗裡抽。

史達林不僅要迷惑蔣介石和中國資產階級,而且要迷惑西方的資產階級,讓他們相信各國共產黨已經放棄暴力革命手段(圖為雅爾塔會談中的美英蘇三巨頭)。(BBC中文網)
史達林(圖為雅爾塔會談中的美英蘇三巨頭)。(BBC中文網)

除了菸酒,據他的祕書所言,史達林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老是坐著」、「從來不運動」、作息無規律,飲食無節制。從三○年代到四○年代,「他經常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血管痙攣」和頭痛。一九四九年底甚至出現短暫的語言障礙,以至拖延了與中國代表團的談判。這些都是腦中風的前兆,但「鋼鐵巨人」史達林毫不在意,依然頑固地拒絕詳細體檢,愈到晚年甚至愈猜疑醫師

據參與救治的醫師披露,史達林的別墅「竟然沒有存放必須藥品的急救藥箱,甚至沒有備用的硝酸甘油片」。這樣看來,史達林的確對自己的健康非常不重視,或許這是「鋼鐵巨人」異乎尋常的自負?

在醫學發達的今天,若遇到腦出血病患,爭分奪秒仍是責無旁貸的,醫師必須透過靜脈點滴藥物進行顱腦脫水,解除壓迫,同時予以心電監護,時刻關注病患的心跳、血壓、血氧飽和度,必要時會對氧氣不足的病患實施呼吸機輔助通氣。也有醫師對病患實施開顱手術,直接清除血塊,減少顱內壓力。

這一切在史達林時代都是空白。腦出血本身已是足以致命的殺手。偏偏那些人還用消極的方式

主導醫師的醫療行為,唯恐史達林不死。一拖再拖之下,的確加速了史達林的死亡。莫非,史達林死了,符合他們的整體利益?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堅信史達林死於他殺,這些訊息的來源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回憶文章和小道消息,比如說史達林臥室中一瓶礦泉水神祕失蹤了,裡面可能藏著毒物證據。那麼,撇開醫學因素,史達林真的有可能被謀殺嗎?

不是謀殺的「謀殺」

在政治鬥爭你死我活而波譎雲詭的二○、三○年代,史達林的統治根基、聲望和權威遠不如一九五三年,三○年代的蘇聯局勢更微妙、更動盪,不管是公開還是隱蔽,史達林的敵人都很多,包括黨內的政敵和國內外的反對勢力,想暗殺他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如果有能力或有可能成功,恐怕早就做到了,根本不用拖到他的聲勢如日中天時。

二十年前的一九三三年,史達林在野外度假時就曾遭刺客槍擊,有人立刻奮不顧身地撲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殘酷的子彈。侍衛們隨即用槍把刺客打成馬蜂窩。而那位勇敢擋子彈的人,正是貝利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儘管貝利亞這些年竭盡全力為蘇聯、為最高領袖嘔心瀝血,甚至不惜背黑鍋,血腥鎮壓領袖潛在的敵人和異議分子,但一九五三年時,史達林不可避免地厭倦了他。有人曾撰寫回憶錄稱,出事前那個晚上,史達林在赫魯雪夫等人離開後單獨召見貝利亞,當時貝利亞帶了一位陌生女子同來,讓女祕書扮成女醫師。史達林昏倒後,她在藥物中混入毒劑,弄死了史達林。這類故事雖然跌宕起伏,但真實性極低。既然貝利亞已經失寵,已經被史達林有計畫地收拾中,多疑的史達林還會單獨約他談話,並讓一位陌生女子留在自己的別墅?史達林去世之前捏造的「醫生事件」把一批無辜人士打成謀害分子,正是疑心發展到頂點的證明,這時的他對絕大多數人都深懷戒心,防範意識極強,身邊衛士全經過精挑細選,他喜歡的每一塊零食、每一杯酒,都由專人先行品嘗,就算是像貝利亞這種熟悉間諜手段之輩,恐怕也無從下手。即使史達林身患重病,想在醫師的處方藥中做手腳談何容易?況且,這些見多識廣的人難道預測不到,得了這樣九死一生的病,還有必要暗殺嗎?

退一萬步說,如果有人想投毒,按照正常邏輯應該會投劇毒,讓受害者在極短時間內死亡,這幾乎是歷史上毒物暗殺的規律。所謂的慢性中毒殺人,局外人說得容易,可是操作性卻很差,而且由於時間延長,可能發生的變數更多。時間長度本身無法控制,在科技還不算發達的一九五三年,恐怕沒有人敢隨便嘗試。受害者如果有時間延請醫師診療,甚至經過治療後得以恢復,必然會追尋凶手。夜長夢就多,有可能會讓醫師和其他身邊人發現更多行凶證據,對凶手非常不利。所以說,要嘛不下手,要嘛就下狠手,凶手一定會使用劇毒讓受害者迅速死亡。

從史達林的死亡過程看,三月一日清晨出事,三月五日夜間死亡,過了五天半才斷氣,不像是身中劇毒的急性死亡,畢竟劇毒會加速損害心肝腎,在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下,根本拖不了這麼久。況且醫師在整個診治過程中,沒有實施太多有效的救治手段,無非吸氧、注射普通藥品(腎上腺素、葡萄糖酸鈣等)而已,發病過程又很突然,之前史達林的身體一直看似健康,根本沒有每況愈下的病懨懨。

史達林的死亡過程幾乎每一步都符合腦中風的發病規律,說不定世界上有某種毒素可以模擬得非常相似?驗屍報告懷疑的中毒跡象都是一些間接數據和表象,根本沒有直接發現毒物― 比如光緒皇帝的屍骨上直接檢測出來的超量砒霜。

再者,凶手如果投毒,肯定是二月二十八日到三月一日之間,但凶手有可能是誰呢?按照那天晚上出席宴會的名單及史達林核心圈的人物地位排名,以下「同志」進入嫌疑人名單:馬林科夫,時任部長會議副主席(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為政府首腦,時由史達林兼任),史達林的內定繼承人,在其死後短暫執政,繼任總理和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貝利亞,內務部部長,長期掌控祕密警察機關和核武器製造,史達林死後擔任副總理,是僅次於馬林科夫的第二號人物;布爾加寧,部長會議副主席兼武裝力量部部長;赫魯雪夫,莫斯科黨委書記,名望不是最高但工於心計。

有沒有可能是幾個核心決策層的人聯合謀殺呢?答案是否定的。這些人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而且互相牽制,任何一個人都不敢把自己的非分之想告訴別人

坊間傳聞,貝利亞的嫌疑最大,因為史達林晚年對這位老鄉很不滿意,已動手翦除他的羽翼。貝利亞擔心自己有可能像他的前任那樣―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畢竟他知道的祕密太多,史達林不會永遠對他放心。這個說法看似成立。但貝利亞不可能單獨行動,也不會信任其他幾位領導人,更無法借助史達林的侍衛,因為所有人都警惕他,都在找他毛病,都有落井下石、整他的意向。史達林死後不久,貝利亞即被同志剷除,雖然判下來的罪名羅列如山,唯獨沒有謀殺最高領導人這一項。

赫魯雪夫會不會是凶手?雖然他對史達林很不滿,但矛盾沒有激化,且領袖這個時候死,他排名不高,不會是最大收益者,不值得冒險,再說他只是莫斯科市委書記,不算最能接近史達林的人,下手難度極大。

馬林科夫的嫌疑不大,因為史達林有恩於他,正在著力培養他接班,且其時他羽翼未豐,還需繼續借助「慈父」的威望為自己夯實基礎。

至於布爾加寧,此人野心不大,與史達林無糾葛恩怨,嫌疑更小。

然而,在史達林刻意製造的恐怖高壓下,所有人都活得噤若寒蟬,包括他的戰友。這讓史達林最需要救治的時候,當事者全部變得遲鈍麻木、無動於衷。

綜上所述,最符合歷史真相的情形是貝利亞、赫魯雪夫等人並沒有直接謀害史達林的計畫,但三月一日夜間,當他們發現史達林突發腦中風時,依據常識判斷,意識到史達林已在劫難逃,集體放棄了一切積極措施,故意延緩救治時間,目的只有一個,讓可怕的領袖盡快墜入深淵、一睡不醒。他們深知這種疾病的危險,即使神醫也回天乏術,更深知史達林的冷酷個性和一貫讓人不寒而慄的作風,與其殘存渺茫的生還機會,還不如讓他的靈魂早早離去,與其戰戰兢兢活在偉大的「慈父」陰影下,與其看著蘇聯的政治生態圈日漸變得像一座巨大的集中營,還不如選擇新陳代謝!於是,這些人在祕密商議後,決定了用消極的辦法搪塞,用時間和自然規律結束史達林的生命。

這何嘗不是變相的謀殺?這難道不是史達林這位縱橫捭闔的巨人做夢都沒想到的悲劇收場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世界史聞不出的藥水味:那些外國名人的生老病死》(原標題:鋼鐵慈父之死)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