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親罵淫蕩,她求助精神科?心理師:哪個正常父親會這樣,他才更需要看醫生…

2017-12-10 12:00

? 人氣

在我當了心理師之後,才知道許多真正的病人不在門診,也不在病房,而是在醫院外面,那些把某個家人推來精神科就診的人;有時更是夫妻、父母聯手,把他們以為不正常的子女、手足,推進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診間外的不正常,比病房裡還要多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前來精神科就診的人,有時是自家人的代罪羔羊。(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許多來求助的病人只是家人問題的代罪羔羊、情緒的承擔者,那些在家裡的人反而才真正需要看醫生。

換句話說,來看病的不一定就是不正常。

一個才二十多歲年華正盛的女孩,走路、談話都畏畏縮縮的,明明長得很清秀,卻說自己好醜,只會給家人丟臉。原來她有個「恐龍父親」,從小就說她「長得真醜,不像我們家的孩子」;念了個不怎麼樣的學校想升學,就說「反正妳功課也不好,補習也沒用」;多跟男生講上一句話,就說她行為不檢點、淫蕩。

有哪個正常的父親會罵自己女兒淫蕩?這個女兒的極度退縮及無自信,不過是經年累月下的結果,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最需要照看情緒的人(也就是那位父親)坐在家裡,卻要這可憐的女兒就醫,這不是頗為荒謬嗎?

一個新手媽媽來就醫,她遇上了一個恐怖情人,結婚未久即吵吵鬧鬧,發現彼此不適合就離婚,也搬回娘家,卻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先生嘴上說不願離婚,卻從未探視過小孩,只有出生時趕來瞄了一眼,也沒有抱起孩子來看一看,倒是男方父母還來家裡探視關心。等到小孩快一歲了,某天這個男人突然跑來說,要一起照顧孩子,嚇得這位媽媽連夜搬家、好幾天沒辦法睡覺。

她的月子做得十分不安,擔心自己照顧得不好,孩子吸吮能力差,喝奶不多,她就淚流滿面自責不是個好媽媽。她是生病了沒錯,我們可以說是產後憂鬱症,但那位恐怖情人,難道不需要檢視其心理健康程度?

再舉個例子,某個媽媽氣急敗壞的把兒子拖來,說是孩子交友不慎,交到一些壞朋友,說什麼想變成女的(或者孩子說自己喜歡的是男生),想帶來住院治療看看。這位母親說:「先關在裡面一陣子,看出來之後會不會變得正常一點。」

可惜,以上這些家人都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即使有病的是他們本身。

許多人眼中的「家醜」,在專業的審視下一一被判讀出來,雖說來就醫的不一定是真病人,勇敢的他們代替承受了家人的苦,但也幸運的可以得到妥善治療,我常對他們說,這次治療就當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家人。

那些不願意面對問題、鴕鳥心態的家人,也只好繼續與心魔糾纏下去,等到某個不能再累積的時刻再爆發、繼而走向毀滅。

有心理問題的人,可能就在你身邊

(圖/
這年頭人們的心理潛藏許多危機。(示意圖非本人/佐竹パイナップル@PAKUTAS

病人不僅在醫院,而更多是在家裡面,在街上,在公司隔壁部門,在樓上鄰居家裡,而且多如過江之鯽。

記得我當初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時,還只是個執業菜鳥,時不時有友人藉故相約:「好久沒見想跟你聊聊。」我心裡其實很清楚,這些友人都是心裡有事,想找信任的人說說話,聽著聽著,才知道這年頭人們潛藏在的心理危機有多嚴重。

不僅有N年沒聯絡、十分不熟的朋友跑來訴說心事(例如自己曾墮過胎這類極隱私的事,當時我很搞不懂幹嘛突然跟我坦露自己曾墮過胎?後來想想,可能是她想找人告解,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更常聽到身旁親友爆料:隔壁住的某鄰居常跟這位親友起口角,說什麼自己要害他;久未謀面的嬸婆的小兒子,原來患有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很久了;常常喊好煩的某同學,其實是憂鬱症纏身。

一個以前並不熟、彼此交情大概止於打招呼的同學,常常在我的臉書上禮貌性地按讚,我也禮貌以對,不以為意。直到某天她突然私訊我一堆錄音檔,我打開一個來聽,發現她很混亂的述說自己受到調查局、外星人迫害的種種情況,基於職業敏感度,我很快就知道她的精神狀態有問題,詢問了其他同學後,才知道她已生病十幾年,也曾住過院,可能是治療中斷的緣故,病況並未改善。

雖說病人看過不少,但當年念書時曾經花容月貌、充滿才情、意氣風發的女孩,如今卻變得落寞瘋狂,和她較親近的同學說,可惜了,因為自我期待太高,經不起一連串的挫折而瘋了,但我知道,病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念小學時,不知道大表姊為什麼會突然拿菜刀揮來揮去,當時也是小學生的姊姊嚇得躲在廁所不敢出來,直到老爸趕去奪刀為止。等我從事這行後,才知道這叫做思覺失調症,且大表姊從來沒有就醫過,周遭親友怎麼勸她都不肯,等到父母年邁一一去世之後,她便執意獨居,在毫無生活品質、很沒尊嚴的情況下去世。

作者|南琦

本名劉南琦,輔仁大學中文系,心理學研究所畢業,國家高等考試合格臨床心理師,現職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業務範圍包括成人與青少年心理衡鑑、個別心理治療、心理健康講座、親職親師教育課程,人際互動團體等。

寫作題材多與心理健康有關,在遠流大眾心理館的著作有《找自己的心理醫生》、《情緒自療 Easy Go》、《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向霸凌Say NO!》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自遠流出版《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