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去見衛國美女,裡頭傳出某種碰撞聲…他們到底做了什麼?讓他對學生發誓「沒做壞事」

2017-12-08 17:11

? 人氣

在與孔子相關的記載中,女性是非常模糊、空虛的形象,幾乎找不到什麼孔子與女性的來往、交際之事。而跟孔子最有關係的女性也就是兩位,一位是孔媽媽顏徵在,一位是孔子的妻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說孔子是在十九歲的時候結婚。孔子的母親是在他大約十七歲的時候過世,當時要守喪三年,但當時的三年是二十五個月而非三十六個月,所以差不多守完喪之後就結婚了。

那孔子的太太叫什麼?有三個說法:弁官氏、并官氏或兀官氏,第一個字是不知道傳抄錯誤還是怎麼樣,難以確定;也有人說那好像是官名,似乎也不是她的姓,所以關於孔太太的名字仍有不確定的地方。

至於孔子跟太太的關係呢?實在也很難從留下來的文字中找出蛛絲馬跡。有句話說:「每個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在孔子身上也適用,孔太太真的是在背後,面目模糊。我以前是教「愛情社會學」的,我覺得中華文化既然認為家庭關係很重要,那麼夫妻、伴侶關係就該弄好啊,但儒家就是少了關於情感的教育。現在的我們在儒家或孔子的內容上應該要補上這一塊,有了比較好的情感關係,自然比較容易建立一個好的家庭。

千古謎團:孔子討厭女人?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說,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千古以來都覺得孔子看不起女人,但在春秋時代誰看得起女人?如果在那個時代孔子還看得起女人,那他真的也太奇葩了。所以這一段話不是看不起或看得起女人的問題。

我覺得這裡有兩個應該注意的地方,第一個就是不要只看前半句,要連同後半句一起看。他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好,這兩種人很難伺候,為什麼?因為「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太靠近她,她會不爽;但不理她,她更不爽。

這該怎麼辦?看情況嘛,情況好就靠近她,情況不好就遠離她。她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就別惹她,心情好的時候,你就買禮物湊上去,這就是宜、時!你要看什麼時候是恰當的時機,人家明明心情不好,你還硬要人家去煮飯給你吃:「欸,今天晚上不煮飯啊?」「我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出去吃嘛!」你如果這樣講,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但要是你說:「你心情不好,飯還是得煮啊!」這不是找罵挨嗎?完全不體諒人家嘛,不是嗎?所以很多事在於你不要去硬碰硬,要替對方想。近之則遜,遠之則怨,其實就是告訴你要讀熟中庸之道,採取一個動態平衡,懂嗎?

只是大家都不這樣想,看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就覺得孔子看不起小人和女人。

聖人也過不了美人關?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

「去即過蒲。月餘,反乎衛,主蘧伯玉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過曹。是歲,魯定公卒。」(《史記.孔子世家》)

《論語》裡唯一出現過的女性是南子,同時《史記.孔子世家》也描寫了孔子去見南子的場面。南子是衛國靈公的寵姬,當代的美人但愛出風頭、名聲不好;而孔子去拜見南子,讓子路非常不爽。為什麼不爽?不是說孔子好女色,是因為南子的勢力非常大,她說,什麼人來我們國家,要見我們這個邦君的話,都要先經過我,於是孔子依此去見南子。

見了南子之後,子路不爽,「夫子矢之曰」,這裡的「矢」有的解釋是直,像劍一樣的直,一種說發誓的誓,而傳統的解釋是孔子就跟學生發誓,要是做了平常說過不該做的事情,他就去死。

那有人也懷疑,老師怎麼會跟學生發誓呢?這不合禮法吧?所以也有一種解釋是孔子糾正子路,說這是什麼想法?我平常說過不做的事情,你認為我會做嗎?我是那種人嗎?你一天到晚跟在我身邊,不知道我什麼人嗎?我覺得,後一種的解釋似乎比較有道理。

在《史記》裡,這一段記錄得比較詳細也鮮活,說孔子進到那個帳棚裡見到南子以後呢,南子身上配戴的玉器發出了聲響。子路一想,你們在裡面幹什麼不苟且的事情嗎?不然為什麼會有玉器碰撞的聲音?子路大概覺得裡面一定發生了什麼苟且事情,當然在古代碰碰小手可能就是苟且之事了。總而言之,這是司馬遷寫下的文字,到底事實是不是這樣?我們都不在現場,沒人知道,如果穿越的時候你能穿到現場,記得拍個照片回來啊!

作者介紹|孫中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從《論語‧學而》開啟與孔子的緣分。近年來日日於網路發表一篇「論語日記」,至今已累積五百零三篇。著有《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學著,好好分》、《學著,好好愛》、《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等書。

本文經授權選自三采文化《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關於理想與生命,讓孔子來回答》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