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城市」是為了讓人過得更好!臺北加入國際共享智慧城市行列

2017-11-24 11:30

? 人氣

他在這次的會談上,也分享了有關都市內,共享經濟如何透過技術與服務完善城市內的居民生活需求,像是以「個人對個人」(peer to peer)式的工具租借平台 Peerby,主打著「能向鄰居借,為什麼要花錢買?」的理念,分享閒置物品的同事,更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互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Pieter van de Glind 以「共享城市大趨勢,阿姆斯特丹、紐約、首爾是如何打造未來都會」為題,與專家學者、現場觀眾進行分享討論。
Pieter van de Glind 以「共享城市大趨勢,阿姆斯特丹、紐約、首爾是如何打造未來都會」為題,與專家學者、現場觀眾進行分享討論。

2006 年成立的共乘平台 Bla Bla Car,它可是歐洲共享經濟服務的典範,起步甚至比 Airbnb 和 Uber 都還要早上幾年,汽車共享的概念,除了可以分享運輸成本外,還可以聊天、交朋友,全新的運輸系統不只能提升道路交通的效率,解決塞車問題,更讓長途旅行成為一種負擔得起又兼具社交的事情。

至於荷蘭的 Share Your Meal 則是希望大家能煮菜分享給附近的鄰居,透過網站每個人都能分享他人的居家美食,也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透過共享經濟的發展,不僅能「解決問題」,城市也能藉由共享經濟變得更富足,市民相處得更為融洽!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結合信任機制+科技解決生活問題

宋捷仁認為,「共享經濟」將會是解決台北交通效率的一大利器,將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
宋捷仁認為,「共享經濟」將會是解決台北交通效率的一大利器,將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

會談上,USPACE 執行長,同時也是共享協會代表的宋捷仁闡述台北若要發展成共享城市,未來的潛力商機與挑戰為何,他以USPACE 的數據為例說明,目前台北有 1400 萬輛的機車,真正在騎的只有 4%(約為 56 萬輛),等於有 1300 多萬輛的機車是不需要的?;台北市的汽車登記有 150 萬輛,需要 80% 文山區才放的下,所以車流中有 30% 是找不到地方停車,才造成塞車,透過共享釋出 70% 的私人車位,將會有更多的車位,不僅解決車流問題,也將有更多的都市空間。

從中可以發現「共享經濟」之所以這麼重要,原因是此經濟體系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各國也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共享的精神,並結合信任機制與科技來實現共享。而共享經濟協會並不限定只有共享經濟業者能加入,一般民眾、一般機構如資策會、工研院都歡迎加入。宋捷仁表示:「透過共享經濟協會,業者間彼此分享訊息、經驗,才可能打造出真正的共享企業。」

溝通協調取代對立,政府與業者營造雙贏模式

當然如果「共享城市」要成功,不單單依靠業者就可以達成,還需政府、民眾間的努力與合作,就像新加坡從 2006 年開始就以「智慧國家」為目標建設,之後便主導數位科技與醫療、生活和運輸結合,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

為了扶持大眾運輸、減少私有車的方法之一,便是新加坡政府與共享經濟業者合作,由於新加坡有良好的網路、社群和行動用戶基礎,在 2013 年 Uber 進入新加坡後,服務量增加了 70 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