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消失的情人節》癡情男主淪變態跟蹤狂?影評人一席話怒斥網路酸民:太偽善

2021-04-14 17:01

? 人氣

在正義和享樂之間取捨,銀幕前的你我都有責任

換言之,我相信電影沒有惡意,至少就我的理解,不會有人真的想拍一部鼓吹犯罪的作品,但也無法否定它帶來了傷害性,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性。不過,就整體性來看,如前所述,踩著後現代的觀點來出發,電影中所傳遞出的社會價值觀,是被整體社會給創造且維持的,某種程度,電影會有如此的呈現與結果,更可以視為社會失能下的代罪羔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後,再次重申,我們要對話的是,包裹在電影中的不當的性別價值觀,而非導演、演員、影評人或是喜愛這部電影的民眾。假若胡亂人身攻擊,很抱歉,即使扛著正義的大旗,那也無法讓人成為英雄,只不過是個偽善的私刑者,或說殺人兇手。

整體而言,電影要被檢討,但我們每個人也都無法完全撇清責任,如何在正義與享樂之間取得平衡,自古以來,都是艱鉅的挑戰,直到現在也都還沒有完全的答案,但若有人願意在此多努力一點,我想,那不是偏激,只不過想多做些什麼。至此,反過來說,不做些什麼,旁人也無法控制對方,但我相信,或多或少,不管做還是不做,人都會為自己的每一秒負起責任。其中的影響力,不管你願不願意,就是會跟隨著人,可以看成幽魂,也可以說是詛咒,但我偏好把它視為自由意志的展現。

作者介紹|癮君子 Movie Addict

著迷影劇、哲學、社會人文與心理,結合自身社會工作與諮商心理研究所的專業背景,抒填影劇與生活的孔洞。影評主要發布於方格子,但也散落於皇冠雜誌、關鍵評論網、風傳媒、迷誠品、U-ACG、娛樂重擊、香港01以及MPlus。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時事▕ 《消失的情人節》- 淺談電影創作與欣賞的公民責任)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