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花一、兩千塊找心理師做諮商,怎會回家情況變嚴重?心理師歸納出3大原因

2017-11-14 06:20

? 人氣

「其實在預約這次諮商之前,我有個不太好的諮商晤談回憶....」美華這麼說。

「怎麼說?」我屏住呼吸大約一秒鐘,有點緊張的看著她。

「上一次晤談結束後,我回去做了三天惡夢,情緒也變得很失控。」美華肩膀緊繃,說話聲音變小,「所以我只跟上一位心理師談了一次,就不敢再去了。」

「那妳怎麼還願意鼓起勇氣,做第二次的嘗試呢?」我看著她,用緩慢的聲音詢問,「因為我實在是太痛苦了啊!」說著說著,她哭了。

(以上為虛擬個案對話,非真實晤談內容)

在上面這段虛擬對話裡,美華對諮商晤談的懷疑、恐懼與疑問,在我多年來的諮商實務經驗中,算是層出不窮,偶爾也會收到伙伴透過FB詢問:「我已經談了4次,狀況好像時好時壞,怎麼辦?」或是「我跟心理師談了兩次,兩次回去都情緒崩潰,是不是諮商不適合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在學校裡的免費諮商不同,願意自己花一小時1600元甚至更高價錢的個案,通常都有很強烈想要「脫離痛苦」或「尋求改變策略」、「深入療癒」的動力,也因此諮商結束後,有時不見得會帶著想像中「平靜、喜悅、自信」的感受離開,又或者是剛結束晤談時,確實有這些平和的心情,但睡一覺起來之後卻感覺狀態更「糟」。

基於避免干擾其他心理師專業判斷與晤談的原則,通常收到非我晤談的個案,我會請他將這些擔憂與原本的心理師說,畢竟我沒參與晤談過程,給出來的建議搞不好根本就造成反效果,歸納我自己的實務經驗,通常這可能會有下列幾種原因:

1、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好轉反應」

通常這比較常見於已經來做了好幾次晤談,或是最近剛結束第一次晤談,但先前曾經有幾次諮商經驗,或是平常就有一些自我探索的學習,因此在結束諮商晤談後,因為有了新的自我覺察與發現,於是開始帶給潛意識一些轉變與影響。

這個心情混亂、覺得好像狀態變「糟糕」的轉折,其實是內在有一部份的自己,很渴望趕快趕變,但另外一部份的自己,還不太有信心或意願改變,後者正嘗試做「最後掙扎」,希望用這種方式來迴避最重要的學習與成長,基本上,只要願意持續進行晤談,這個情況就可能會繼續有正向變化。

(人在晤談過程中,本來就會有很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心態,發現自己有這種心情時,放輕鬆,接受自己有掙扎,反而心情會鬆一些)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諮商後心情更難平復,是因為所有壓抑的情感都釋放出來了。(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2、因為信賴感與放鬆,一口氣把所有壓抑的情感都釋放出來了

有些個案真的是非常有意願面對自己,在見到心理師時會滔滔不絕把相關的生命經驗甚至創傷都說出來,期待心理師趕快給一些分析或建議,或是這樣自己就能趕快「好起來」,訴說的過程,雖然一方面帶來了情緒抒發、感受到心理支持的安定功能,回到家之後,卻可能因為這種釋放帶來的安心感,而讓過去努力壓抑、否認或用各種方式迴避的情感,在睡覺或獨處時大量湧出,於是出現做惡夢、心情低落、覺得孤單甚至恐慌的狀態。

事實上這可能才是平日生活中真實的感受,只不過在諮商晤談之前,已經習慣去壓抑或不去感受,於是在晤談中,就像是打開了內心的黑盒子一樣,一口氣把這些混亂的心情都釋放出來了。

在這個情況下,雖然不繼續諮商看起來是個好選擇,因為時間久了,又可以用原有的方式掩蓋情緒,但長久來看,對自我療癒與成長會有些不利,因為這些情緒並沒有真正被「轉化」或「釋放」,只不過是暫時「藏」起來,轉移注意力而已。

3、在狀況混亂的情況下尋求諮商,本來就需要一點時間恢復

有些個案則是因為本來就處於極度焦慮、害怕或恐慌的狀態,因為再也忍受不了,甚至自己的行為或情緒已經干擾到生活,於是鼓起勇氣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在這種情況下,暫時性的情緒波動是很可能會繼續延續的,畢竟心理諮商不是大悲水,心理師也不是seafood,沒辦法在50分鐘結束後,服用之後就立刻產生神奇的療效,讓你「元神光彩、神靈充滿、身心保平安」,在與心理師一起討論之後,若有必要,在比較危急的狀態下,可能需要考慮在前期先縮短晤談頻率,穩定身心,之後再慢慢拉長兩次晤談之間的間隔。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狀況,若想盡可能避免晤談結束後的強烈低潮或情緒波動,我自己根據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有以下原則可以參考:

1、與心理師討論自己的身心反應變化

心理師不是通靈少女,也無法與你的高我或守護靈對話,所以你沒有說出口的事情,通常心理師也很難察覺,因此能夠直接把自己回去後情緒起伏不定的擔憂跟恐懼說出來,聽聽心理師是否有什麼回應或建議,是對自己維持身心穩定比較有效的方式。

同時,我們也需要瞭解,心理師的理論與治療取向很多元,有些取向走長時間、深層療癒路線的,可能會認為這種混亂勢必經過程,他也很難給你太多建議跟支持,有些取向走短期、或是會根據個案狀況做出不同回應與建議的,這時候可能會提供你一些簡易的自我照顧方式,若心理師發現你的狀態不適合採用他的取向來提供支持與協助,通常有良心的心理師會鼓勵你去找更適合你的同業,好讓你能從諮商晤談中獲得幫助,又不會因為情緒波動過大而影響生活。

2、替自己找到一個最自在且舒適的晤談進度

諮商晤談並不是一口氣說越多,或是讓自己「沈」得越深,就能在過程當中獲得越多療癒跟力量的過程,我常用運動當比喻,對於已經有些年紀,或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要求他要立刻跑五公里或踩飛輪30分鐘、深蹲20下,雖然這些運動本身對健康有幫助,但在超過承受範圍的情況下,這些人在獲得好處之前,可能就已經先讓身體遭受運動傷害了。

因此如果跟心理師討論過後,發現是前幾次晤談進度過快,導致回去之後潛意識或內心深處的情感被激烈翻攪,一來心理師會有意識的調整晤談中探索的速度,二來你也可以替自己建立一個安全界線,用比較緩和的方式來進行。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別等到「不行了」才去心理諮商,等待過程反而會增加更多焦慮!(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3、最好不要等到自己「不行了」才去找心理師

這部分可能跟台灣人的習慣有些關係,其實即使是我有時也是等到感冒很嚴重了才跑去看醫師,或是皮膚過敏很激烈了,才趕快服藥控制發作狀況,台灣人對於心理諮商的習慣,似乎跟「生病找醫生」的心態有點像,在剛開始有些狀況時,會覺得靠自己的意志力應該可以好起來,再不然就是作一些讓自己分心的事情,等到焦慮逐漸演變成失眠、不安開始引發親密伴侶的反彈,甚至一個人獨處時會有強烈畏懼感時,才來尋求諮商晤談的幫助。

這樣的心態算是人之常情,畢竟諮商費用真的是不小的支出,然而正是因為諮商費用很貴,而且無法在談個一兩次之後,就立刻讓原本處於非常混亂、不安、焦慮的狀態,有大幅度的改變(雖然催眠或其他比較整合性的取向,可以縮短時間,但也不如坊間宣稱得那麼神奇),所以更需要在自己覺得還可以撐一下。

但若已經覺得不太妙的時候,就先預約心理諮商的時間,尤其有時預約還要等上幾天或一兩周,這個過程可能也會增加自己的焦慮,到最後反而會因為有太多需要探索跟調整的部分,而讓諮商晤談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晤談結果也因此受到影響。

當然,心理諮商並不是唯一可以探索自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的方式,就像是網路上有文章提到金凱瑞透過繪畫來療癒自己、歐陽靖透過運動來改變心情,有些人則是透過宗教來獲得心情上的平安,有人則傾向透過催眠、家族系統排列或心靈圖卡諮詢來達到成長與蛻變,然而無論是心理諮商或上述任何一種方式,在心情混亂、生活已經被自己的心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要在短短一兩次之內就有很好的抒解或穩定效果,難度蠻高的。

坊間許多講求速效的身心靈療癒方式,多半建立在個案先前已有許多自我探索、接受療癒經驗的前提之下,或是個案本身已經在生活中有不少沈澱、自我學習方式,這些我們替自己做過的努力,才是真正造成改變的最大力量,心理師、療癒師都只是過程中的一種輔助,而非造成改變的主角!

我常說,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信任心理師或療癒師能支持自己改變,再加上心理師與療癒師,能夠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催化改變過程,這三個因素,缺少其中一種,都會讓轉化的速度變慢,缺少兩種,改變基本上不太有機會發生,最後,改變確實會發生,但我們還需要根據自己的現況,建立起對改變所需時間的適切期待,才不會為了加速這個過程,反而讓自己變得更加痛苦阿!

作者簡介|張義平(幽樹)

整合身心靈取向的諮商心理師, 深信文字具有力量,而每個人都擁有自身生命的解答,期待透過閱讀,你/妳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心靈圖卡、催眠、家族系統排列與蛻變遊戲是我所熟悉的探索工具。著有部落格:心靈行者的魔法錦囊、臉書:幽樹的療癒客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張義平部落格(原標題:心理師,為什麼我諮商完回去,好像變得更嚴重了?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