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最著名的未破兇殺「黑色大理花」!懷星夢的小咖女星,竟遭慘無人道分屍、散落公園…

2017-11-15 15:01

? 人氣

「黑色大理花」命案被稱為「洛杉磯史上最著名懸案」。(圖/言人文化提供)

「黑色大理花」命案被稱為「洛杉磯史上最著名懸案」。(圖/言人文化提供)

大理花是美國次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符號,「黑色大理花」命案是美國犯罪史上的重要印記、洛城警方的歷史恥辱。懷著星夢的伊麗莎白·蕭特並未在螢幕上成名,但詭異的「黑色大理花」命案卻讓她名垂世紀犯罪史,得年僅22歲的蕭特一生夢想成為明星,始終未能如願。反諷的是,她最後卻以一種詭異的方式成名:成為世界犯罪史上著名的屍體之一!

大理花又名大麗花、大麗菊、天竺牡丹,菊科植物,原產於美洲,也是墨西哥國花。關於它的命名,有一說是把它引進歐洲的瑞典植物學家林納伍斯(Carl Linnaeus),為紀念他早亡的學生安德烈·達爾(Andrea Dahl),所以把它命名為Dahlia。因此中文的「大理花」一詞來自Dahlia的音譯,跟段譽的故鄉——雲南大理國無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02.jpg
黑色大理花兩種不一樣品種(圖/言人文化提供)

在花語上,大理花普遍被認為象徵華麗、高貴。但另一派說法裡,它卻是不羈的心、善變、背叛的象徵,為這個符號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熟悉美國次文化的人,對大理花這個符號並不陌生。但是真正讓它名垂不朽的,是隔年發生的一宗世紀懸案:「黑色大理花命案」。

1947年1月15日,「小咖」準女明星伊麗莎白·蕭特(Elizabeth Short)遭殘酷謀殺後,被發現陳屍洛杉磯賴默特公園地區的一處空地。至於「黑色大理花」這個名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之一是,她被發現時,由於黑髮披散成放射狀,像朵盛開的大理花,所以得到這個暱稱。但比較可靠的說法是,這是媒體炒作出來的結果。第一個使用這個詞彙的人是赫斯特報業集團旗下,《洛杉磯先鋒快報》的記者巴沃·明斯。

他循線找到位於加州長灘蕭特住過的舊居採訪,據女房東憶述,蕭特很喜歡穿黑色的衣服:罩衫、洋裝、 裙子、鞋子甚至耳環都是黑色的。明斯後來又訪問了附近的一家雜貨店,老闆透露蕭特迷倒了常來店裡的一批小夥子。

老闆說:「誰能忘記像這樣的一個美麗女孩呢?她總是穿黑色的衣服,那些小夥子開始叫她『黑色大理花』。」明斯後來在報紙裡第一次使用「黑色大理花」來形容這件案子的女主角,最後,所有媒體都跟進!「黑色大理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最終變成美國犯罪史上不滅的印記。

伊麗莎白·蕭特(Elizabeth Short)

伊麗莎白・蕭特1924年7月29日生於麻州波士頓,在梅德福市長大。

父親本來經營一家小型高爾夫球練習場,1929年美國爆發股市崩盤以及導致後來的經濟大蕭條,讓他喪失了大部分財產,1930年某一天他把車子停在一座橋上人卻失蹤,大家都認為他已經自殺了。6歲的蕭特母親帶著全家搬到梅德福市的一棟小公寓去住,並且找到一份會計的工作養活全家。

蕭特因為患有氣喘和支氣管炎,1940年16歲時,每逢冬天會被送到佛羅里達的親友家去住,天暖時再回到梅德福,這樣的情況持續了3年。後來發現她們的父親原來並未去世,而是跑到了加州。

06.jpg
(圖/言人文化提供)

因為小時候她的媽媽常帶她去看電影,所以伊麗莎白.蕭特很小就對表演很有興趣,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許多女演員都夢想在好萊塢闖出名號,蕭特也一樣。1943年19歲時,她搬到了加州跟父親同住,順便追求成為演員的夢想。

同年兩人再搬到洛杉磯,由於蕭特的私生活太亂,父親要把她趕走,父女兩人引發爭吵,最後蕭特就離家出走了。跑到加州隆波克的庫克營區,在營區販賣部工作了一陣子,又再搬到聖塔芭芭拉。同年她因為未成年飲酒遭到警方逮捕,她被「青少年管理局」送回梅德福市,之後再轉到佛羅里達居住。

在佛羅里達期間,她邂逅了一名飛官:戈登少校。這名飛官後來被分派到駐中國、緬甸、印度戰區的第二突擊大隊服役,蕭特告訴她的姊妹淘:「戈登在一次隊墜機受傷後,在印度的醫院裡寫信向她我求婚,我也接受了。」

但,戈登卻在1945年的一趟任務中墜機身亡,當時他正準備回國。蕭特向別人訴說這個故事時,誇大了其中內容,指稱他們已經結婚,並且有過一個夭折的孩子。無論如何,這對她來說的確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10.jpg
伊麗莎白·蕭特和她的軍官情人馬修·戈登約會。(圖/言人文化提供)

1946年7月,回到洛杉磯去找她的舊情人:陸軍航空兵中尉費克林,當時他的營區在加州長灘。這次她總算有戲可演,但充其量只是個小角色而已,之後,直至死前的六個月內她都住在南加州,主要活動地區是洛杉磯。

11.jpg
伊麗莎白·蕭特和費克林。(圖/言人文化提供)

直到1947年1月15日被發現遇害之前,伊莉莎白·蕭特在南加州過著的是怎樣的生活?這裡是好萊塢的所在地,從後來警方的調查發現,蕭特待在這裡是懷著星夢的。

蕭特外型姣好、皮膚白皙、衣著時尚、頭髮烏黑,還有一雙半透明的綠色眼睛。據跟她一起住過的室友憶述:「伊麗莎白·蕭特溫柔、有禮貌、不抽菸、不喝酒,但是沒有固定職業,儘管經濟拮据,她每星期至少有三到四天要到俱樂部跳舞玩樂,她的生活作息是白天睡覺, 晚上出外趴趴走,一心想認識可以帶她進電影劇圈的人。」

有人懷疑她從事賣淫,但警方的檔案裡並沒有她賣淫被捕的紀錄,比較可信的情形是,她跟當時許多的「星夢族」一樣,遇到自己想逮住的「銀色獵物」後,會「短暫的跟對方在一起」。這些「星夢族」多半不會直接開口要錢,只求三餐一宿,她們偶而也會收到一些小禮物,但是她們最渴望踏入演藝圈的機會卻多數被呼攏過去。

1946年10月至11月是伊麗莎白·蕭特死前三個月,那段時間她住在馬克·韓森(Mark Hansen)的家裡,馬克·韓森是洛杉磯一家脫衣舞夜總會佛羅倫斯花園(Florentine Gardens)的老闆。他的家就在夜總會後面,據說,長年都有大批漂亮女生出入、過夜,所以有謠傳說蕭特曾經靠從事色情活動賺錢,例如:跳艷舞 、拍裸照,甚至拍A片,也有一說是她曾跟女同志在一起。

1946年12月,伊麗莎白坐上巴士離開好萊塢,到聖地牙哥去找她的朋友桃樂西·法蘭琪,友人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並且收留她住下來。

13.jpg
佛羅倫斯花園(圖/言人文化提供)

1947年1月,她被要求離開,25歲的已婚推銷員曼利是最後一個確定跟蕭特在一起的人,報導說,曼利在聖地牙哥遇到她,讓她搭便車前往法蘭琪的家,她被攆走後,又開車載她到洛杉磯市區的巴爾的摩飯店(Baltimore Hotel),曼利說:「她說要在這裡跟妹妹碰面,然後搬到妹妹位於柏克萊的家裡去住。」

1947年1月8日下午,曼利都陪著伊麗莎白·蕭特,他們一起走進飯店的大堂,看著她焦慮等待著妹妹的電話。傍晚6點30分,曼利先行離開開車回聖地牙哥。此後再也沒有人知道蕭特的下落。

14.jpg
巴爾的摩飯店(圖/言人文化提供)

有謠傳說,蕭特最後現身的地點是讓藍可兒送命的塞西爾飯店隔壁的酒吧,不過洛杉磯史家庫柏和許多專家都斷言,「黑色大理花」最後現身的地點「絕對是」巴爾的摩飯店。

伊麗莎白·蕭特1月8日晚跟友人曼雷道別之後人間蒸發整整一個星期。1947年1月15日再次出現時,身體己被切成兩半!她遭殘酷凌虐的程度史上罕見死狀淒慘,甚至連最老練的刑警都不忍卒睹。她身體裸露、頭部遭到重擊、身體被腰斬、嘴巴像小丑臉譜一樣被割開至兩耳、更加駭人的是伊麗莎白大腿有一個玫瑰刺青的地方被割了下來,然後被塞進她的私處(混著雜草),她的胃也充滿不明物體。

00
(圖/言人文化提供)
15.jpg
(圖/言人文化提供)

由於此案太過駭人聽聞, 正合「黃色新聞」(指以誇張、煽動新聞吸引讀者的報紙)的胃口,所以媒體瘋狂報導讓該案迅速轟動全美,在洛杉磯甚至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長達一個多月,但太轟動反而引起反效果一大堆想獲利、想成名、或神經病的人提供線索、主動投案,有超過50個人向警方自認是兇手,讓洛杉磯警方忙得人仰馬翻,報紙每發一則消息,就有一大堆由民眾提供的線索把警方淹沒。於是警力分散了、時間浪費了、偵辦方向也被誤導。

除此之外,伊麗莎白·蕭特交往複雜私生活紊亂,大大增加了此案偵辦的困難度,也是此一懸案難破的主因之一,洛杉磯警方花了三年偵辦此案,受調查的人超過千人,但始終無法鎖定主要嫌疑人,更何況是破案!

《洛杉磯每日新聞報》的記者杰瑞藍洛後來痛心的說:「如果此案永遠無法偵破,都是記者害的!他們在警察局裡橫行無忌、糟蹋證據、扣住線索。警方花了好幾天才掌控案情,但在此之前,記者早己在警察局裡侵門踏戶、盤據警官的辦公桌、接聽打進來的電話,許多重要線索他們都隱匿沒有告訴警方,而是自己跑去偵辦!」所以「黑色大理花」成為世紀懸案,媒體儼然是重大禍首之一。

16.jpg
(圖/言人文化提供)

當然洛杉磯地檢處當然還是有嫌犯名單的,「落落等」的名單裡共有25人,66年來,不少退休員警、偵探小說家和「鍵盤柯南」都加入偵辦此案,整合起來目前尚有嫌疑的嫌犯約有10人,其中包括以下四個相當重要的主要嫌疑人:

1.羅伯特·曼雷 Robert M. ''Red'' Manley:

曼雷是伊麗莎白·蕭特失蹤前被目擊最後一個跟她在一起的人。案發之初,洛城警方便把他列為頭號嫌疑犯,但是兩次測謊他都通過了,而且又有人作證支持他的不在場證明,警方只好把他釋放。

當初曼雷因為精神狀態有問題從軍中退伍,此案發生後他備受壓力,曼雷說:「耳朵裡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最後精神崩潰被妻子送進精神病院,後於1986年去世。

18.jpg
麗莎白·蕭特和羅伯特·曼雷(圖/言人文化提供)

2.馬克·韓森 Mark Hansen:

經營脫衣舞夜總會的韓森曾讓伊麗莎白·蕭特多次住在他家。更重要的是,伊麗莎白從聖地牙哥返回洛杉磯時,曾於8日(或9日)打過電話給他,讓他成為已知的最後一個跟蕭特說過話的人。

洛杉磯地檢處檢察官的檔案上註明韓森供詞前後矛盾,推測是韓森曾試圖跟蕭特發生關係但被拒絕,韓森一直被列在重大嫌疑人的名單上;另外3名有醫學背景的嫌疑人都跟韓森有關。更傳言說韓森跟黑道有來往,但缺乏直接的犯案證據,檢方始終無法起訴他。韓森於1964年病逝。

19.jpg
(圖/言人文化提供)

3.亞瑟·雷克 Arther Lake:

雷克是知名演員、由漫畫改編的電影/廣播劇《白朗黛》(Blondie)的男主角。在「黑色大理花」命案發生之前,洛杉磯另有一宗著名懸案:內華達石油大王喬治·鮑爾多夫之女喬婕·鮑爾多夫,在1944年10月12日被人發現遭勒斃陳屍家中浴缸,年僅20歲。

喬婕雖然是油王之女,但自力更生一個人跑到「好萊塢勞軍餐廳」擔任服務生,有可能是想認識名人,據說她在這裡認識了曾在此工的蕭特,更有目擊者指出,她倆都認識雷克,而且兩件案子的犯案手法有許多雷同之處。

21.jpg
喬婕·鮑爾多夫(圖/言人文化提供)

「黑色大理花」命案發生後,警方找來雷克問話,雷克到警局後自爆家世,他的妻子派翠西亞,是瑪麗安·戴維斯的姪女(其實是私生女)。那麼瑪麗安·戴維斯又是誰?她是當時的女明星、也是鼎鼎大名的報業大王藍道夫·赫斯特的情婦!赫斯特來頭太大,警方不敢得罪於是把雷克放了。

22.jpg
⇧瑪麗安·戴維斯(圖/言人文化提供)

4.喬治·霍德 George Hodel:

1949年10月,專長公衛和性傳染病的醫生霍德因為被14歲女兒指控企圖性侵,同年12月獲無罪開釋。但此案讓警方注意到他,把他列為「黑色大理花」案的兇嫌之一,1950年2月18日至3月27日警方一直暗中監視他,其中包括在他家裝了兩個竊聽器,有18名探員對他展開調查。在尚存的竊聽稿裡,霍德說過如下的話:「或許我真的殺了黑色大理花。但現在他們無法證明一點。他們無法再問我的秘書,因為她已經死了。」

1945年,霍德的女秘書露斯·史泊汀(Ruth Spaulding)死於藥物過量,當時洛杉磯警方也曾懷疑霍德涉案,但因為缺乏證據案子後來被撤銷。

1950年,霍德因涉及非法墮胎,而拋家棄子逃到菲律賓,但也有人說是他知道「黑色大理花」這件案子太大了,只好故意犯法好讓自己有落跑的理由,霍德再也沒回過美國而且也已經去世了,所以誰殺了蕭特這件案子,到目前都還是一宗懸案。

23.jpg
⇧洛城兇殺組警探史提夫·霍德(圖/言人文化提供)

但更「有趣」和弔詭的是,霍德的兒子洛杉磯兇殺組的探員史提夫·霍德(Steve Hodel)也相信,自己的老爸就是殺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兇!

1999年,喬治·霍德以91歲高齡在舊金山逝世。當時57歲、已是退休探員的史提夫,從繼母手中接過父親的遺物:一本手掌大的相簿。史提夫·霍德說:「裡面有小時跟父親合照的照片,翻著翻著突然有一名白人女子的兩張照片映入眼簾,她的皮膚很白,有一束烏黑的頭髮。兩張照片裡的她眼睛都是閉著的,其中一張照片,她頭上戴著白色的花,另一張照片裡,她身體赤裸。她可能是睡著了,或者是死了。」

24.jpg
洛城兇殺組警探史提夫·霍德,出書指控自己的老爸是殺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兇。(圖/言人文化提供)

史提夫驟然驚覺,這女子就是伊麗莎白·蕭特!史提夫後來致力調查此案,建立他的「破案」,並且從2003年起出版好幾本探討此案的相關著作。史提夫的結論是:「父親的醫生背景,可解釋蕭特的屍體為被切得整齊,以及對內臟、器官的處理手法俐落。」他認為性生活複雜的蕭特是父親的病人,後來變成他的女友。因為是性病專家,他曉得許多名人高官包括警察的性秘密,此一殺手鐧讓檢警不敢起訴他,最後讓他全身而退。

史提夫是所有研究「黑色大理花命案」的專家中最活躍的,還出現在Discovery頻道上解說案情。不過他也碰到不少鐵板,例如前面提到他父親留下的蕭特照片,蕭特的家人卻認為照片中的女子並不是她!

「世紀懸案」之所以一直懸而未破,歸納起來原因可有以下數點:

1.媒體炒作導致民眾瘋狂參予(提供線索或自認是兇手),干擾了辦案。
2.記者想當偵探,扣留線索,讓偵辦過程處處受阻。
3.伊麗莎白·蕭特交往複雜,有太多的嫌疑人,卻反而讓警方始終鎖不定真兇。
4.警方怕得罪報業大亨等大人物 ,案子不敢往名人方向查。
5.洛城警檢存在著黑暗面,貪污、包庇讓真兇逍遙法外。

文/不老妹 Kristy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言人文化(原標題:人物文化/20世紀震驚全球好萊塢女星駭人兇殺案!史上最著名懸案—『黑色大理花』精闢大解析!)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