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女生下海投入八大行業?她揭背後3大誘因,除了賺錢還有這件辛酸事

2021-04-03 13:14

? 人氣

我在《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中採訪並描寫了另一位角色扮演上癮的八大男子「彼得潘」,年近三十的他表示自己是一名地下偶像,也就是不在經紀公司體制內、自行接洽工作的藝能人,我好奇這樣保得住朝夕嗎 ?後來彼得潘卸下心防吐露,他是靠「一群少女的資助和包養」,靠近三十歲的成年男子是怎麼靠少女包養?原來彼得潘會COSPLAY成動漫角色,到同人展尋覓喜愛該角色的獵物——國高中少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學校沒有同好,在家也只會被要求課業的女孩們仰賴動漫承接她們的戀心、性慾和寂寞,彼得潘趁此空檔介入,和年紀是自己一半的少女們相處很難有精神上的交流,彼得潘忍著哈欠聽少女們抱怨有限人際關係中的瑣事,換取少女們用閃閃發亮的眼神看著他,把他當成明星崇拜。

然而少女們的油水稀薄,供不起彼得潘的生活,後來彼得潘到男公關店上班,他有變成「不同的人」嗎?答案只有天曉得了。

化裝舞會有時間限制,散場後的幻滅感更難消化,現實的嚴酷並未改變,世界上贏家和勝利組的位置都是限量版,我的感想是,當不了被他人羨慕的人,或許還能當一個懂得好好自處的人。

偶爾我會覺得當貓不錯,懶懶肥肥依舊可愛到令人想吸個不停,貓生美好,但成為能統合夢想與現實的完整自己,對我還是更有吸引力一些。

職業?研究?廣義的角色扮演?向先行的八大研究者致敬

我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已有定見,自然不是旁人說做什麼好賺好厲害能動搖的,這時回頭看開場問題:「你做八大行業的田野調查,受訪者會不會遊說你下海?」

過往媒體訓練之故,我遇到別人提問時,便要先思考發話者為什麼這樣問?以及這個問題挾帶哪些預設觀念?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預設,是很多人認為「八大很危險」。

在一般社會印象中,八大行業常與菸酒毒品黑道勾稽,又有極強的誘惑力。所謂良民要保全自身,最好不要和八大有所牽扯,甚至和八大人對話都忐忑不已、坐立難安,但好奇心作祟又不免對八大探頭探腦——既然是「很危險的地方」,那把裡面的故事說出來,是不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呢?

要寫什麼不代表必須做過什麼,如果規定做過某職業才有資格寫某領域,那現在台灣能寫蔡英文的人就只剩下馬英九和陳水扁了。

另一方面,變成受訪者的利害關係人,對方便不會坦白職業風險或職場的陰暗面,加上八大行業分工細膩,身為同業但所屬部門不同,思維與運作方式也大不相同——從前場招待客人的男女跨性別公關、維持店家秩序的行政人員,負責招募新血排班表的經紀人與經紀公司,到後台趴客的幹部、應召站體系,負責外圍工作如接送性工作者的車行馬夫、討債與維安的圍事公司,在都顯示「這水很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