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由來竟跟大禹治水有關?民俗專家揭古代8大習俗,原來這天要做的不只掃墓

2022-03-15 11:02

? 人氣

今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4日,台灣人每次到了這個時節,幾乎都會到祖墳進行掃墓的活動,但你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其實不只這個…(圖/甘岱民攝)

今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4日,台灣人每次到了這個時節,幾乎都會到祖墳進行掃墓的活動,但你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其實不只這個…(圖/甘岱民攝)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國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間,在農曆三月初八。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人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延伸閱讀:4日、5日、6日,為什麼每一年的清明節日期會不一樣?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氣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華人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由來

按照舊的習俗,清明節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開伙,只吃冷的食品。

據說在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二字來慶賀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康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所以踏青這個習慣從唐代開始便歷代承襲成為「清明節」的風俗之一。兩千多年來,清明節追思先人成為漢民族傳承不息的特有文明。中國的滿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二十四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習俗。

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比漢族更隆重、更有味道。壯族對祭掃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屆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等到祖墳去上供,行拜禮。土家族在清明節這一天要上墳掛青,家裡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清明時節,福州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習慣捧一束鮮花擇日上山踏青、掃墓,講究一點的還會擺上麵包、果品供祭親人。清明節新風撲面之時,民俗專家希望具有福州特色的清明習俗能夠流傳下去。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習俗

盪鞦韆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華人社會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存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些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為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先將祖先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墓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他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

(1)大燒紙,九開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2)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酆都城的圖案,多是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3)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4)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5)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锞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插柳

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乾,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焚香拜神

說了清明節豐富多彩的活動,再來談談北京人過清明節的習俗。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

據一些北京老人回憶,在民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籐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即說的清明節這一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作者介紹|趙惠玲、劉燁

趙惠玲

七年級生,熱愛中華文化成痴,「民俗學」研究者,曾有親自接觸中國數個少數民族的經驗。因從小常聽父母提及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對此興趣十分濃厚,一心決意編撰一本關於中華民俗傳統的書。著有《奇風異俗妙中華:民俗傳統兩千年,食衣住行超詳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崧燁文化《俗:文化,習俗,傳統,禁忌》(原標題:清明節)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