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國二學生的面,老師拿起香蕉示範裝保險套!台灣學校最禁忌話題,荷蘭人這樣教

2017-11-09 09:00

? 人氣

或許要父母面對這件事並不容易,但是,孩子早晚都會有性行為,總有一天也會「轉大人」。因此對於性教育,不應該以拖待變,寧願趁早與孩子溝通,告知青少年時期將遭逢的身心變化,才能避免性行為產生無法挽回的錯誤。

國二時老師用香蕉示範怎麼用保險套,結果被全班嘲笑

記得我國一或國二時,某天生物老師走進教室,一開口就說今天要探討「性」這件事,全班男女同學馬上安靜下來,瞪大眼睛,一方面充滿好奇心,心想今天終於可以學習「那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覺得非常尷尬,畢竟性在國中生之間不是大家常會討論的話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師當然也感覺到同學的好奇與尷尬,在示範如何使用保險套的時候,雖然只是用香蕉示範,但出於緊張,他雙手抖得超厲害,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終於有一位同學問出了關鍵問題:「老師,你自己有使用經驗嗎?」

全班立刻哄堂大笑,老師紅著臉支支吾吾地說:「啊……這個問題嘛……」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就算大家覺得荷蘭社會非常開放,但「性」還是一個很尷尬的議題,性知識也不是大家與生俱來的。

尷尬歸尷尬,荷蘭人還是普遍認為這個題目是國一國二的必修課,青少年在青春期開始的時候,應該理解這個生命階段會發生什麼「轉大人」的變化。

不教孩子性教育、該怎麼保護自己,無法真正解決孩子將面對的問題

許多研究數據也支持性教育的必要性。根據2012年一份「25歲以下的性行為研究報告」(seksonder je 25e),許多荷蘭人「愛的初體驗」發生在青少年時期,這個調查訪問了8千多位12至25歲年輕人。研究顯示、有一半的受訪者在14歲左右已有過接吻經驗,15歲開始有身體的親密接觸,17歲就有初次性經驗。在有性經驗的受訪者中,初次性經驗的平均年齡落在16.1歲,顯示許多荷蘭年輕人的性生活在國中或高中就開始。

也許荷蘭人初次性經驗的平均年齡會嚇死一堆保守的台灣父母,不過台灣青少年真的比較「純潔」嗎?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06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台灣青少年的初次性經驗並沒有比荷蘭青少年晚多少。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訪問了一千多名13至25歲的年輕人,發現一半的受訪者在18歲前就有初次性經驗,有性經驗的台灣年輕人(並非所有年輕人),初次性經驗的平均年齡是16.8歲。由此可見,荷蘭人的性生活開始的比台灣年輕人早一點,但兩個國家初次性經驗的年齡並沒有差太多。

看到以上的數字,荷蘭父母並沒有採取鴕鳥心態,既然知道孩子早晚會有性行為,也對這些「大人」會做的事有興趣,寧願早一點透過性教育告訴他們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保護自己,也不願自欺欺人限制孩子交友或設門禁。這也是為什麼荷蘭父母普遍認同性教育的重要性,也是每個荷蘭人13、14歲一定要上性教育課程的原因。那麼課程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荷蘭性教育的內容:認識自己的身體、如何捍衛身體的自主權

在我看來,荷蘭性教育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課程先討論到青少年這個時期身體會經歷哪些變化,譬如身體的各處開始長出毛髮、聲音的改變、生殖器的變化與成長,以及為什麼臉上會長青春痘,對開始重視外貌的青少年來說,這真是最重要的知識。

除了幫每一位同學對自己的身體有基本的了解,性教育課程也告訴青少年:這些變化雖然每個人來的時間點不一樣,但不管早晚,都算是很正常的改變。隨著身體經歷那麼多變化,對自己身體感到好奇也是正常的,不須因此感覺到罪惡,探索自己身體在這個階段是很正常。

我還清楚記得生物課本上關於這堂課的內容,書上以文字說明身體的變化,再配上幾張圖案,提到男生在青少年期因為身體還比較不好控制生殖器的變化,生殖器一天可能無來由地勃起五到二十次,這段文字旁邊,搭配一個少年看向自己褲子裡面,心想:「喔不!為什麼一直會發生呢?」

性教育課程也會提到,在青春期階段,不只身體會經歷過很多變化,心理也會有一些改變,同學們可能會首次感受到愛上一個人的滋味,這種愛情萌芽的過程,會讓青少年產生前所未有的初戀感覺,當然也可能會有失戀的感覺。值得注意的是,老師通常也會花一點時間說明除了異性戀之外,也有一些人會愛上同樣性別的人,這些都是自然的感覺。

荷蘭學校的性教育課程不只讓同學更了解自己身心的變化,性教育課程第二個重點就是希望同學了解性行為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好的結果,希望同學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第一個危險就是被傳染性病。荷蘭性教育的課程強調,不論男女都有責任保護自己也保護對方,因此防護措施是絕對必要的。課程也會討論到最常見的性病,以及性病的症狀,如何確認自己有沒有得性病,以及得了之後怎麼治療。保護自己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使用保險套,荷蘭課程會讓學生接觸到保險套,讓他們了解保險套的質感與使用方式。

除了性病,性教育的課程也教育我們不分男女都要意識到「懷孕」的可能性,課程中開誠布公地討論baby是哪裡來的、什麼樣的性行為與姿勢有可能會讓女生懷孕、避孕的各種方法,以及各種避孕法的優缺點……等等。當然,也會提到懷孕期間女生的身體會經歷什麼變化,胎兒在肚子裡的成長發育,為未來當媽媽做初步的準備。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年輕人學會保護自己,了解自己可以接受的極限,並懂得勇敢說「不」。課程中會說明,在許多情況中,你不想跟另外一個人發生性關係,但對方卻一直用各種方法逼迫你,此時教育的重點便是讓學生了解:任何性關係必須發生在兩情相悅之下,沒有人有權在你不想要的情況下觸碰你的身體,每個人永遠有權說「不要」;相對的,當對方拒絕你時,也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意願。

這些零零總總的內容,通常會在短短的幾個禮拜內教完,但這麼重要的學問怎麼可能在短短幾週內就全數教完呢?因此,除了學校之外,家庭教育在這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於孩子的性發展應保持開明態度

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大多比較重視性行為的認定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少提及「性」應該存在於什麼樣的關係中,家庭教育在這方面便扮演了關鍵角色。家庭的互動,也就是所謂的身教,對孩子對感情關係的認知有很大的影響力。父母在日常生活怎麼「愛」對方,自然會影響小孩子對「愛」的看法,也自然地讓孩子學習到「性」要發生在有「愛」的感情關係中。

此外,父母的溝通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對於性相關方面的看法,比方說,面對媒體不斷灌輸閱聽人「完美身體」的刻板印象,若父母不能從旁加入討論,孩子便可能誤以為電視上的身材才是美的,進而影響他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再加上,如果孩子看到成人影片,可能會誤會影片中的內容等同現實生活,父母應該適時導正說明。

透過家庭教育,父母的審美觀、對穿著的標準以及對孩子在外過夜的規定,都會影響到孩子對性的態度。

因為如此,學校的性教育也不斷強調,當同學有任何疑問,可以試著跟爸媽溝通。許多育兒專家也提到,父母對於孩子的性發展要盡量保持開明的態度,隨時接受與回答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及一般家長的態度都相當開明,但「性」本身仍然是個尷尬的議題。上述章節中提到的「25歲以下的性生活研究報告」也指出:雖然75%的受訪者發生性行為時會用保險套,但是40%的受訪者不曉得男生在射精前就可能會讓女生懷孕,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事後洗澡,就可以降低被傳染性病的機率。雖然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會跟性伴侶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與界線,但17%的女生及4%的男生還是表示自己曾經被強迫做過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

雖然這些數字顯示:性教育不能完全預防青少年的身心受到威脅,但我相信如果沒有良好的性教育,這些數字恐怕會更高。認識自己的身體跟保護自己,還是有賴學校與家庭提供足夠的知識開始,唯有具備足夠的知識力量,孩子才能更有自信,掌握身體跟心理的自主權。

荷蘭爸爸的教養規矩小提醒

.荷蘭父母認為,孩子早晚會對「性」有興趣,因此大部分的荷蘭人支持孩子12歲或14歲開始接受性教育。

.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包含幾個重點「認識自己身體與心理的變化」、「保護自己不會得性病或懷孕」以及「你永遠有權利拒絕人家,被拒絕就要尊重對方」。

.荷蘭中學生物課程一定會包括性教育,但這方面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父母的審美觀、對穿著的標準,都會影響道孩子對性的態度。

.父母對孩子的性發展要盡量保持開明態度,隨時接受與回答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

作者│韋岱思(Thijs Velema)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

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很享受觀察兒女長大的過程,把兒女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野人文化《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