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時髦的工作非和尚莫屬!地位超高、不用繳稅,每天還能認識有錢人…揭秘超搶手的職業內幕

2021-03-11 15:21

? 人氣

唐朝的和尚是個人人稱羨的職業!(圖/取自photoAC)

唐朝的和尚是個人人稱羨的職業!(圖/取自photoAC)

上一章談關於房子的內容時,我的大侄子正好跑進來。他問我寫了什麼,我說假如真的穿越回大唐,我就在那裡買房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侄子有些不屑說:「妳有閒功夫在這作夢,還不如出去賺錢呢!」我是一個靠寫字過日子的人,他要我出去賺錢,我還真不知道這個世界除了寫文章以外,還有什麼職業適合我。聽說現在搞網路平臺比較好賺錢,還有當直播主,好像一天的收入就能超過我好幾年的稿費,但是這些工作我都做不了。

於是大侄子說:「那妳真的不如穿越回唐朝,唐朝詩人也靠文字過生活,妳看李白,在唐玄宗身邊吃香喝辣,多好的職業。」

我想了想,大侄子的話不對。唐朝的確出了一批非常棒的詩人,但詩人這個職業在唐朝還真不是什麼搶手的好飯碗,大部分詩人其實都無法填飽肚子。唐朝真正時髦的工作,你們肯定想都想不到,這個工作在當時既能賺錢還有好名聲,重要的是,身邊總有一群美女圍著,和現在的情形完全不一樣。

這個職業就是「和尚」。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如果今天到西安,你會發現至今還保留許多隋、唐時期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有六派的祖庭都在西安,使西安到現在都保有「佛都」的美名。

其實佛教進入中國的時間很早,西元前二年,來自中亞大月氏國的使者伊存把一部《浮屠經》口授給長安博士弟子景盧,從這以後,佛教就開始在中國落地生根。

大慈恩寺位於今天的西安市城南,長安城裡最著名的佛寺,玄奘從印度(圖/時報出版提供)
大慈恩寺位於今天的西安市城南,長安城裡最著名的佛寺,玄奘從印度。(圖/時報出版提供)

但真正讓佛教興盛起來的卻是唐朝。

說起來,唐初的幾位皇帝對佛教並不感興趣。打從李淵開始,他就把道教始祖老子奉為自己的老祖先,因為都姓李嘛!自然而然推崇道教。直到太宗時期,對佛教也不怎麼感興趣。別看《西遊記》的他和唐僧手拉著手,又是拜把,又是敬天地,那都是吳承恩編出來的。真正的情形是李世民根本不支持玄奘西行,玄奘遞交幾次申請報告都沒有得到批准,只好偷偷溜出長安,喬裝改扮成難民出國。

玄奘從印度取回來的是唯識學的經論,讓太宗大開眼界,更讓大唐的太子李治成為玄奘的鐵粉。慈恩寺原先是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修建的,他一聽說玄奘回來後沒有地方譯經,立刻挪出來給玄奘使用。當時的慈恩寺有十幾座院落,一千八百多間房屋,比現在看到的西安大慈恩寺大上許多。

李治當皇帝後,更加支持玄奘的譯經工作,大力扶持佛教事業。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與他的皇后脫不了關係,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

武則天出家當過尼姑,這段歷史大家都知道。也許就是由於這段經歷,使她對佛教有一種特別的情懷。一坐上女皇的寶座,立即下詔規定佛教列於道教之上,和尚的地位高於道士,這是唐朝第一次明確提出對佛教的尊崇,從此確定了佛教在大唐的至高地位。

西安有不少皇家寺院遺址,像慈恩寺、薦福寺、青龍寺,都是當時皇家敕造的寺院。大唐的上層階級對佛的尊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唐玄宗的兒子李亨非常崇拜興善寺的一位僧人,經常到寺裡聽他講經說法,兩人的關係非常好。安史之亂爆發時,玄宗避難四川,李亨就是在這位僧人的點撥下,迅速稱帝穩定局面。他就是非常有名的開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法師。僧侶干預朝廷政事在後來的唐朝屢見不鮮,他們具有非常高的政治地位,很受朝廷重視。

這讓佛教一時在長安非常盛行,當時的高僧、名僧全都聚集在長安,說法、譯經、開道場,很多外國僧人也紛紛趕往長安。電影《妖貓傳》的日本和尚空海,就是不遠萬里來到長安的青龍寺學法,他在長安的時間不長,學的東西卻不少,回到日本後就創立真言宗。直到現在,日本的真言宗還把中國的青龍寺當作祖庭。

百姓對佛教更加痴迷得不得了,白居易有首詩說:「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真的是把大唐人忙著修佛、念經的情形描繪得生動極了。當時佛教深入人心,全國各地出現「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現象,心心向善,人人念佛,甚至有不少屠夫都在佛教的感化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之相應的,大唐的佛教寺院也空前多起來。

西安護國興教寺裡的玄奘法師舍利塔(圖/時報出版提供)
西安護國興教寺裡的玄奘法師舍利塔。(圖/時報出版提供)

雖說都是佛教的寺院,但在唐朝時,根據規模的大小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叫法大不相同。

有一種是「民營寺院」,就是私人營造的寺院,名字叫法不一,有的叫「招提」,有的叫「蘭若」,還有的叫「精舍」,但無論是哪一種規模都不大;相對來說,還是官辦的寺院顯得宏偉壯麗,比如前面提到的大慈恩寺、薦福寺、青龍寺。唐朝時期,這些大型寺院還有一個名字叫「伽藍」,這個外來詞從梵語音譯而來,指和尚們共同居住的地方,當然就是寺院。

提到和尚,我又想多說幾句。有句話說:「不是所有騎白馬的都是王子。」我也補充一句:「不是所有剃光頭的都是和尚。」唐朝的一般出家人都叫「沙門」、「沙彌」或「比丘」。要是在唐朝隨隨便便叫出家人「和尚」,他一定以為你是要拜他為師。因為在唐朝,「和尚」是非常受崇敬的稱謂,好像現在的「教授」一樣,不是隨隨便便就受得起的。

和尚是個好職業

在唐朝當和尚(我用錯詞了,這裡指的是出家人)有不少好處,且聽我一條一條地說。 

唐朝的出家人不用繳稅,而且因為皇帝看重佛教,總是不斷賞給寺院土地,讓寺院的經濟發展有了足夠的資本,有一些寺院甚至發展出許多經濟活動,讓出家人有了非常不錯的收入,這大概是當時年輕人甘願做和尚的一個原因。

當然,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出家人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佛能帶人走向極樂世界」,做為佛在人間的代言人,出家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受到人們歡迎,是極受尊重的一份職業。而父母願意讓孩子出家,也是看好這個職業的前途,說不定能培養出像玄奘那樣的大師,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當時很多貴族子弟都投入和尚產業,最典型的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三車和尚。

三車和尚,就是窺基法師,他的叔父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窺基未出家前,是個名副其實的官宦公子。他的日子過得如何呢?當然與大唐其他的貴公子一樣,美女、美酒與沒完沒了的歌席酒宴,當時的他可從不曾想過會與佛教扯上關係。

但自從他遇到玄奘後,一切都改變了。玄奘慧眼識英雄,見到這個尉遲公子時,一眼就看出是位極有佛緣的人,並認定他便是自己事業的後繼之人。

尉遲家裡的人都為玄奘法師能挑上自家孩子而感到高興,恨不能大擺宴席以示慶賀,可是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尉遲公子,怎麼會心甘情願地過出家人的日子呢?於是便向玄奘提出了三個條件,出家可以,但第一不能斷了身邊的美人,第二不能斷了美酒,第三不能斷了美食。

他以為這些條件會被玄奘拒絕,不料玄奘微笑著答應了全部要求。所以窺基出家後,出門常三車相隨,一車裝經論,一車自乘,一車載美女和佳餚。久而久之,長安城裡的百姓便送他一個「三車和尚」的稱號。

玄奘挑選尉遲公子並非偶然,一定是深思熟慮,無論學識、家世都在他的衡量之內。好在這位尉遲公子沒有辜負玄奘的苦心,當了和尚的他很快就在老師的教導下開始做起譯經工作。後來,唯識宗的發揚光大全憑這位三車和尚。千萬記住,玄奘真正的得意弟子其實是這位出身高貴的窺基,而不是從石頭縫蹦出來的孫悟空。

玄奘還有一位弟子,在歷史上也比較出名,他的名字叫辯機。比起師兄三車和尚,這位小師弟雖然也跟著師父學經、譯經,但出名卻不是因為佛法,而是因為一段風流韻事。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一路西天取經,遇到的除了妖魔鬼怪,就是對他死纏爛打的美女。有時候覺得很奇怪,一個長得十分標致的美女,怎麼會喜歡一個和尚呢?

在這件事情上,吳承恩還真沒亂說,唐朝的和尚在美女界還真是很吃香呢!

前面說唐朝是佛教鼎盛發展的時期,上至皇親貴戚,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信佛。崇信佛教在當時是一種社會風氣,非常時尚的事,和現在的追星差不多。

那時的達官貴人都樂於與和尚交往,和他們談論佛經感覺是件很有品味的事。這讓和尚有了更多進出這些達官貴人府宅的機會,甚至可以接觸到他們的女眷。

眾所周知,唐朝的社會比較開放,對女性沒有太多禁忌。除了能在家接觸到和尚以外,那些王公貴族家庭的婦女,還會經常以到廟裡施捨、禮佛為名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讓她們有了更多與和尚接觸的機會。

唐朝的和尚非常有文化,一般都具有很高的修養,一旦遇到長得眉清目秀的,好像就很容易與這些貴婦們發生些什麼。辯機就是這樣一位既有學識又有長相的和尚,所以高陽公主一見就喜歡上他。

高陽是太宗的女兒,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結果兩人可能沒有看對眼。高陽遇到辯機後,便開始了一段偷偷摸摸的愛情之旅。

聽我這麼說,和尚這個職業又有「錢」途,又有社會地位,又有美女緣,就連富家子弟都在這一行,難道還不是個好職業嗎?

請問該怎麼入行呢?

和尚不是想當就能當

這世上但凡有什麼事情成為熱門,就不是那麼輕易可以到手了。工作也一樣,應聘的人多了,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淘汰。所以即使是和尚,在唐朝也不是你想當就能當。要是不相信,我舉個例子,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玄奘法師。

《西遊記》的玄奘從小被收留在寺院裡成長,但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玄奘的俗名叫陳禕,爸媽死得早,小小年紀就跟著哥哥在洛陽的淨土寺裡長大。也就是說,他哥本來就是出家人,整天和哥哥住在寺院,聽和尚們打坐、念經,所以早早就結下佛緣。陳禕唯一的理想,就是當一名出色的和尚。

十幾歲時,有一天,他聽說朝廷要在洛陽剃度二十七名和尚,就像以前的有志青年突然收到公務員招考的消息一樣興奮,一大早興致勃勃地趕去報名。到了那裡一看,前面已經有好幾百人在排隊,其中不乏對佛法有深入研究的人,他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報名處連名字都不給他說,就把他打發走了。

陳禕不甘心,他就是想要當和尚,於是趴在門縫朝裡張望,說什麼就是不肯走,被當時負責招考和尚的大理寺卿鄭善果看到了。

說起來,顏值高有時候還真的能發揮一定作用。陳禕長得好看,濃眉大眼,細皮嫩肉,一看就討人喜歡,所以鄭善果沒有趕走他,反而問他:「小孩兒,你在這裡做什麼?」

陳禕說他想要當和尚。

鄭善果看他年紀小,以為說好玩的,就問他為什麼要當和尚?陳禕當時說了一句非常有遠大抱負的話,一下就征服了鄭善果。他說:「我想繼承佛祖釋迦牟尼的事業,讓佛教教義發揚光大,留傳百世。」

一個小小的孩子口中能說出這種豪言壯語,鄭善果感到吃驚,心想這個年紀就想繼承釋迦牟尼的事業,我倒要考考你。於是問了陳禕很多關於佛法的問題,結果竟然都能對答如流。鄭善果簡直就像發現神童一樣高興,當場拍板破格錄取,取法名玄奘。

從陳禕到玄奘,這個故事至少讓我們看到兩點:第一,那時候爭著當和尚的人的確不少,都是排隊準備剃度;第二,要當和尚真的不容易。千萬別相信電視劇的那一套,什麼時候突然覺得看破紅塵,找個廟門走進去,剃了頭髮就算出家,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呀!

長安城有專門管理出家人所有事務的部門叫「祠部」,他們會根據每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與當地的實際情況,規劃每一年這個地區有多少有志青年可以落髮為僧。然後,再根據這個數量發放一定分額的度牒到這個地區。什麼是度牒呢?簡單說,就是國家發給出家人的從業證。沒有度牒,縱然剃了頭,穿上袈裟,也只是假和尚。

那麼,如何才能拿到度牒呢?

首先,要考察你的家世是否清白;然後,還要考察你的品格是否高尚,有無犯罪前科,有無不良嗜好;最後,還要通過文化考試。當然如果這些都不出眾,但你們家特別有錢,那也可以透過關係買一份度牒。一份度牒賣多少錢呢?這就沒有什麼定數了。最貴的時候,有個屠夫覺得自己一輩子殺豬、宰羊的罪孽深重,想要出家贖罪,花了三萬錢買了度牒;但晚唐時,江南某地為了斂財,也賣過二千錢一份的度牒,

這就要看你的運氣啦!

作者介紹|王一凡

地地道道的關中女子,喜歡用自己的文字書寫關中的歷史故事與傳奇。

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穿過塵霧》,2018年出版長篇小說《離離原上草》。

現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時尚大唐》(原標題:「和尚」是個好職業)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