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少父母陪伴,長大會難以走入親密關係?心理師:這種人通常都很獨立

2021-03-08 15:07

? 人氣

不安全矛盾型依戀,則是那種見到愛人要作要鬧,離開愛人要叫要跳,整日價不消停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生命最初的分離經驗,包括近親的死亡、父母的離異、不停地更換照料者,以及缺乏情感互動的、不負責任的養育等,在與孩子先天氣質的化學作用下,則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戀,有的偏回避型,有的偏矛盾型。這是一種關係中,對於自己是不是會被愛、是不是不會被拋棄的一種最原初的不確定感。而這種最初的依戀模式,在前幾年形成以後,則會相伴終生。

那麼談到依戀模式的建立,為什麼前兩年很重要呢?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發現,對於大約8個月以前的嬰兒來說,消失的物體就意味著不再存在,也就是說媽媽在身邊就是有的,媽媽不在身邊了也就沒有了,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客體恒定感。8~18個月之間,客體的概念在逐漸提高,但是客體恒定性的發展還不完善。直到18~24個月的時候,孩子能夠對看不到的位移進行心理表徵,並用這些心理推理去指導自己尋找消失的物體,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已經能夠充分地理解客體的恒定性了。

這個理論在關係層面上的意義就在於,對於一兩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媽媽」不在身邊或者經常更換,並不代表媽媽「死了」,或者不要自己了,而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他們所體驗到的就是一種斷裂的死亡感,以及被拋棄的恐懼感這個在Lynn的身上,有著非常明顯的表現。作為差不多出生後不久就不斷地更換照料者,且在總體缺乏互動的養育下直到七歲的Lynn來說,當她在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中體驗到對方一點點的沒有回應、不耐煩,或者聯繫不到,她的內心就會產生劇烈的崩塌感,被遺棄的、不被愛的,以及對方可能會死亡或者不復存在的「客體無常」感。這是她在自己原初生命裡的真實體驗,而這種體驗被固化以後,則成為了阻礙她成年以後走進親密的最大障礙。

你是真獨立還是「假性獨立」?

當嬰兒降臨人世、剪短臍帶的那一刻起,從身體上完成了和母親的分離,但心理上的分離還遠未開始。自我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對於嬰兒的分離-個體化過程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與研究,並劃分了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在嬰兒剛剛降生的前3~4個月的時間裡,處於正常的自閉和共生期,和母親建立起一種特定的共生關係。如果這種共生關係是恰當的、健康的,也就是說有一個穩定的、滿足的養育環境,那麼嬰兒就會獲得身心的平衡,並產生原始的分離,進而進入到分離-個體化階段。

而分離—個體化的階段,從嬰兒4、5個月開始直到2歲左右,在這一階段裡,孩子的身體自我開始分化與發展,並且開始學會走路、發展語言,探索世界,並克服分離的衝突。而2~3歲的年齡段,則是鞏固分離個體化,並且建立起情感客體恒定感的階段,也就是說,「好媽媽」已經內化到自己的心中,並給予自己足夠的力量和安全感,去探索外部世界。但如果,最早年的依戀失敗,也就是說孩子所賴以生存的物件(母親),並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親密體驗,讓孩子得到滋養,孩子在關係當中體會到的是傷害和不被看到,那麼,為了避免不被愛的痛苦,有一類孩子會發展出一種「假性獨立」,接近不安全依戀裡面的回避型依戀,以一種貌似獨立的姿態,來避免表達對依戀的需要以後可能會被拒絕和拋棄的傷害。

之所以說「假性獨立」,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建立令人滿意的親密關係。他們的「獨立」缺損了正常的發展階段,缺乏了健康的依戀下的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而是回避依戀傷害的「不得已而為之」。這種貌似的獨立,在成年以後,到了需要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早年的創傷,便被觸發。Lynn的體驗就非常典型,真正進入親密關係以後,那種被拋棄、被拒絕、不被愛、會成為別人累贅的感受,以一種壓倒性的情緒體驗淹沒了她,使得她不得不重新退回到「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的狀態。這種原初的依戀失敗是非常早期的,也根深蒂固地烙在了人格的最深處,可能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才有可能修復,但也可能,永遠,也無法修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你是真的獨立,還是無法走進親密?)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