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少父母陪伴,長大會難以走入親密關係?心理師:這種人通常都很獨立

2021-03-08 15:07

? 人氣

除此以外,哈洛的實驗裡面進一步發現,這些與真實的母猴分開餵養的小猴子,成年以後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以後都不能進行交配。後來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小猴子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猴媽媽,並且確保這些猴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和自己的同類生活在一起,這樣哺育大的猴子成年後基本正常了。也就是說,在養育的過程中,真實意義上的抱持、撫摸、互動、回應,對於一個小猴子正常的心理發育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雖然這個實驗所針對的是猴子,但是很多的心理學家認為,它對於人類的嬰兒也同樣適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奧地利心理學家勒內·斯皮茨在育嬰堂中研究了一出生就遭到遺棄的嬰兒,他們的生理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但是任何可持續的養育性互動都遭到了剝奪,這些嬰兒無一例外都變得抑鬱、孤僻、體弱多病,而如果母親在最初的三個月回到孩子的身邊,則這種退化就會開始反轉為什麼在生命最早年的體驗中,母親的持續在場,以及這種互動的依戀關係對於一個人內心的健康成長,以及成年以後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呢?

我們知道,母嬰關係,可以說是我們生命裡最早的親密關係體驗,那是一種肌膚零距離的觸碰,這種親密度,也就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能與之相媲美了而在這種最早的依戀關係裡,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嬰兒,自己所全身心依賴的這個物件(客體),是否能夠穩定地愛自己、不拋棄自己,不論自己表達什麼樣的需要都是能夠被看見、被回應並被抱持的,對於一個孩子是否能建立良好的自體表徵(我是好的、被愛的),良好的客體表徵(他是愛我的、一直在那兒的),關係中的信任感和滿意度,以及適應良好的互動模式,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在孩子最初的母嬰關係,尤其是最初兩年的母嬰關係裡,母親能夠做到持續的在場,也就是說作為孩子主要的照料者,穩定地在孩子身邊,並且能夠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與照顧,就相對更容易培養出一個有安全依戀的孩子來。依戀的概念,是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所創建,並由他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通過陌生情境試驗,界定出了親子關係中三種主要的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回避型依戀和不安全矛盾型依戀,並且這些不同的依戀類型,也會影響成年以後的依戀。

安全型依戀,是那種能夠自由表達與情境相符的情感,也就是分離會傷心、相聚會高興,但同時既能夠獨處,又能夠依戀的人。

不安全回避型依戀,是那種看見心儀的人很難表達喜悅與親近,心儀的人要離開了,也很難表達悲傷與不舍,看上去獨立自主、不需要他人,但這種“不需要”只是為了掩飾如果表達需要後,可能會被拋棄的恐懼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